热词: 再生育 准生证 婚育证明 医疗 计划生育
官方微信
扫一扫,一键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专题健康教育健康生活

老人饮食做到十个“宜”

发布日期:2019-05-16 00:00:00

科学饮食,是晚年健康的基石。老人饮食讲究10个“宜”,下面为老年朋友详细介绍。

食物宜杂。

人体需要从不同食物中获取营养,建议老人每日选择谷薯类、蔬果类、鱼肉蛋类、奶豆类及油脂类等多种食物,注意荤素、粗细、色泽、口味、干稀搭配。

质量宜高。

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以蛋白质补充为例,常见的牛奶、鸡蛋、豆腐、鸡鸭鱼肉等都能为老人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肉类选择上,建议多吃鱼虾,尽量采用清蒸或白灼的方法。

蔬果宜鲜。

颜色鲜艳的蔬果往往含抗氧化物质,能调节免疫力、预防慢性病。紫色的富含花青素,如茄子;绿色的富含叶绿素、叶黄素,如菠菜;黄色的富含β-胡萝卜素,如柑桔;红色的富含番茄红素,如西红柿。

饮水宜勤。

老人对口渴的敏感度下降,因此要养成自觉喝水的习惯。每日饮食要适量搭配稀粥、汤、豆浆、牛奶等,另外单独补充900~1200毫升水和淡茶。

数量宜少。

老人基础代谢率降低,我国生理学会建议61~70岁人士的总能量摄入可较青壮年减低20%,71岁以上可减低30%。摄入食物量虽然减少,但品种不能少。

饭菜宜香。

年纪大了,嗅觉和味觉会变迟钝,导致食欲降低。因此,老人的饮食制作要更精致,注重色、香、味、形调配。此外,安静舒适的就餐环境以及结伴吃饭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用餐兴趣。

质地宜软。

由于老人消化液、消化酶及胃酸分泌减少,会影响食物消化吸收,所以老人的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采用蒸、煮、炖、烩、炒等烹调方法。

温度宜热。

老人对寒冷抵抗力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会影响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腹泻。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过程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的,因此温热的饮食最适合上年纪的人。

速度宜缓。

细嚼慢咽有利于保证食物粉碎效果和胃部健康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有利于消化吸收。此外,要尽量“食不语”,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口味宜淡。

年纪大了,不免出现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的升高,需控油;老人的葡萄糖耐量会下降,需减糖;有高血压风险的老人很多,需减盐。此外,还要避免吃腌制食品、罐头、快餐、各种熟食等。

最后提醒,如果老人因各种原因长时间进食量减少,请在专业营养师指导下适量选择肠内营养制剂作为膳食补充。

因此,平常多动一动,不但能让身体筋骨灵活,也能让血管不致老化。如:游泳、慢跑、体操都是很好的运动。

3、保持乐观情绪

有过体位性低血压者,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生活当中出现的喜事、悲事、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健康还重要了。遇事要理性的分析,不要冲动。

4、避免疲劳

注意避免劳累和疲劳,每天要保证自己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有午休的时间,也不要经常的熬夜,熬夜会导致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下降的。

最后一次吃降压药的时间放在临睡前或仅在临睡前服一次降压药,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很危险的。

高血压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哪些呢?

缓慢起床

早晨醒来,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然后慢慢坐起,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的波动。

温水洗漱

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以30-35摄氏度的温水洗脸、漱口最为适宜。

晨饮一杯水

早上起床漱口后饮白开水一杯,既有冲洗胃肠的作用,又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通畅血液循环,促进代谢,降低血压。

适当晨练

不宜剧烈运动,宜散步或打太极拳,以增强血管的舒缩能力,缓解全身中小动脉的紧张,有利于降压。

早餐清淡

一杯牛奶或豆浆,1个鸡蛋,适量的面包或馒头,加上清淡小菜即可。不可过饱,也不可不吃早餐。

晚餐宜少

晚餐宜吃易消化的食物,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会使夜间血液粘稠,导致血栓形成。

娱乐有节

睡前看电视不要超过2小时,不要看内容刺激节目。下棋等娱乐活动要限制时间,要控制情绪,不可过于认真、激动。

安全洗澡

洗澡水不宜过热,不要浸泡时间过长。

睡前洗脚

上床前用温水洗脚,然后按摩双脚及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打印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