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倍增城市比较分析及对渭南工业发展的启发

时间:2021-09-28 10:29:26 来源:吉祥坊体育 统计局 点击量: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渭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省决策部署要求的有力举措,更是破解“个短板、一个不明晰、一个不明显”发展困局、谋划推动“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为了给渭南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笔者通过系统梳理各地市历年数据,围绕2005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000亿元到4000亿元倍增的七个地级市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归纳他们在工业倍增发展中的亮点及成功经验以供借鉴

一、七城市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00亿元到4000亿元的变化情况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先后有不少城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了由2000亿元到4000亿元的倍增。自2005年以来,襄阳、九江、淮安、镇江、惠州、湖州、芜湖七个城市历时26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倍增,且规上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速在12%38%之间(见表1)。

1 七个城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倍增的基本情况

指标

名称

2000亿元时

4000亿元时

间隔

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年份

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年份

襄阳-湖北

2252.13

2010

4462.50

2013

3

25.6

九江-江西

2141.47

2011

4560.16

2014

3

28.7

淮安-江苏

2439.11

2010

4638.11

2013

3

23.9

镇江-江苏

2144.71

2007

4190.42

2010

3

25.0

惠州-广东

2217.96

2007

4765.03

2011

4

21.1

湖州-浙江

2026.65

2008

4201.4

2014

6

12.9

芜湖-安徽

2251.01

2010

4250.02

2012

2

37.4

(一)七城市实现工业倍增前后的经济发展变化情况

工业倍增期间,襄阳、九江、淮安、镇江、惠州、湖州、芜湖七个城市的工业发展支撑GDP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工业为GDP增长提供了强劲的支撑。从表2来看,工业倍增后,一方面,七城市的GDP总量均呈现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工业增加值增长且GDP的贡献率持续保持在高位。镇江、惠州、芜湖三个城市的工业增加值占比始终超过50%除淮安外其他城市的占比也不低于40%。芜湖倍增前后工业增加值占比均居七城市首位,强劲的工业增长不仅加快其实现工业倍增,而且拉动着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2 七城市工业倍增期间GDP及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指标

名称

2000亿元时

4000亿元时

GDP (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

工业增加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占比(%

GDP (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

工业增加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占比(%

襄阳

1538.27

15.2:51.9:32.9

733.18

47.7

2814.00

13.7:57.3:29.0

1470.50

52.3

九江

1256.41

8.6:58.6:32.8

618.55

49.2

1779.96

7.4:55.3:37.3

831.11

46.7

淮安

1388.07

14.1:46.6:39.3

537.00

38.7

2155.86

12.6:45.6:41.8

819.60

38.0

镇江

1258.55

4.1:59.1:36.8

670.00

53.2

1987.64

4.1:56.4:39.5

1039.78

52.3

惠州

1117.91

7.0:57.2:35.8

599.84

53.7

2093.08

5.6:58.4:36.0

1147.79

54.8

湖州

1022.88

8.3:56.9:34.8

524.57

51.3

1956.00

6.1:51.1:42.8

901.76

46.1

芜湖

1108.59

6.8:63.5:29.7

760.99

68.6

1873.63

6.3:65.9:27.8

1117.44

59.6

注:此表中的“工业增加值”指全口径工业增加值。

二是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在实现工业倍增的过程中,第二产业占比未必增长。九江、淮安、镇江、湖州四个城市的第二产业占比下降,第三产业地位逐步提升,这说明工业加速增长也会促进服务业发展,产业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升级,有利于最终形成工业和服务业互为支撑、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社会的发展脊梁仍然是第二产业,工业仍为主导性的支撑力量,经济发展仍要把发展工业放在首要位置,工业倍增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七城市实现工业倍增前后的工业发展变化情况

工业倍增期间,襄阳、九江、淮安、镇江、惠州、湖州、芜湖七个城市的企业规模效应显著,工业投资加快增长,主导产业更新迭代,非公经济快速发展,高新技术附加值增大,企业创新投入逐步增强。

一是企业规模效应显著工业倍增期间,七城市企业规模持续扩大,大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表3所示,在倍增前后,九江和镇江规上工业企业的纳统口径一致,其企业个数分别增加359个和914个;襄阳、淮安、惠州、湖州和芜湖五个城市企业的纳统条件提高,但襄阳、惠州和芜湖的规上企业个数仍增加,大规模企业为扩大工业总量提供有力支撑。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2007-2010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2011年起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 七城市实现倍增前后的工业对比

指标名称

2000亿元时

4000亿元时

规上工业企业个数(个)

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规上工业企业个数(个)

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襄阳-湖北

1592

2252.13

681.37

1708

4462.50

1372.70

九江-江西

762

2141.47

480.97

1121

4560.16

945.53

淮安-江苏

2399

2439.11

541.45

2226

4638.11

1133.89

镇江-江苏

2211

2144.71

565.65

3125

4190.42

1029.05

惠州-广东

1387

2217.96

502.52

1428

4765.03

1013.54

湖州-浙江

3264

2026.65

2719

4201.4

742.23

芜湖-安徽

1786

2251.01

609.74

1793

4250.02

1071.99

二是工业投资加快增长从表4不难看出,工业投资占比越大、增长越快,更有利于实现工业倍增。工业倍增前,九江、镇江两个城市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60%,大量的工业投资促使两市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了工业倍增。淮安倍增前工业投资占比最低,仅占44%,倍增期间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年均增速为25.7%,居七城市第三位,倍增时工业投资占比提高到55.35%,居第三位,由于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所以淮安仅用3年时间实现了工业倍增。相比之下,湖州倍增前工业投资占比55.45%,居七城市第四位,倍增期间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3.4%,居第六位,倍增时工业投资占比下降为45.83%,工业投资增长缓慢,占比下降,导致湖州耗时6年才实现工业倍增。襄阳、芜湖倍增时工业投资占比虽有下降,但仍在50%以上,特别是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90%以上,加之倍增期间工业投资年均增速在20%以上,两市均在3年内实现了工业倍增。

4 七城市工业倍增前后的投资对比

指标

名称

2000亿元时

4000亿元时

工业投资年均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工业投资(亿元)

工业投资占固投(%

制造业投资(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工业投资(亿元)

工业投资占固投(%

制造业投资(亿元)

襄阳

770.27

434.00

56.34

404.00

1998.57

1043.70

52.22

990.28

34.0

九江

1006.54

728.87

72.41

675.45

1812.52

1248.52

68.88

1163.25

19.7

淮安

921.01

405.20

44.00

380.69

1453.05

804.24

55.35

25.7

镇江

588.02

375.03

63.78

1031.43

777.28

75.36

585.57

27.5

惠州

486.91

234.10

48.08

1025.21

316.33

30.86

7.8

湖州

482.65

267.61

55.45

243.42

1242.92

569.61

45.83

505.97

13.4

芜湖

1047.34

559.27

53.40

516.11

1700.79

859.78

50.55

804.77

24.0

三是主导产业变化升级。淮安实现工业倍增前后工业产值位列前十名的行业呈现两种现象:一方面是行业替换,普通机械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退出,新增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两个行业;另一方面是行业优化,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四个传统行业的产值占比下降,分别减少0.77%2.01%1.13%0.1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及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四个行业的产值占比提高,分别增加0.27%6.32%0.48%0.35%5)。

湖州实现工业倍增前后工业产值位列前十名的行业中,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退出,新增家具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两个行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五个传统行业的产值占比下降,分别减少4.04%0.58%2.73%0.10%0.5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三个行业的产值占比提高,分别增加2.08%1.34%1.08%6)。

很显然,主导产业的升级助推工业实现倍增。

5 淮安工业倍增前后规上工业产值位列前十名的行业情况

2000亿元时(2010年)

4000亿元时(2013年)

行业名称

工业总产值(亿元)

占全市工业(%

行业名称

工业总产值(亿元)

占全市工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249.89

10.2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568.99

12.27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04.85

8.40

农副食品加工业

439.88

9.4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65

8.27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88.56

8.3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97.69

8.11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330.95

7.14

普通机械制造业

157.67

6.46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96.33

6.39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

145.06

5.95

纺织服装、服饰业

223.03

4.81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38.55

5.68

纺织业

218.48

4.71

纺织业

118.37

4.85

通用设备制造业

212.15

4.57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05.70

4.33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6.91

4.4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6.54

3.9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99.78

4.31

6 湖州工业倍增前后规上工业产值位列前十名的行业情况

2000亿元时(2008年)

4000亿元时(2014年)

行业名称

工业总产值(亿元)

占全市工业(%

行业名称

工业总产值(亿元)

占全市工业(%

纺织业

349.06

17.2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618.16

14.7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55.90

12.63

纺织业

553.67

13.1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76.85

8.73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42.43

8.15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62.92

8.0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06.05

7.2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49.51

7.38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249.48

5.9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17.24

5.78

通用设备制造业

229.84

5.4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93.27

4.6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22.90

5.31

通用设备制造业

89.04

4.39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18.53

5.20

金属制品业

88.95

4.39

家具制造业

186.22

4.4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77.49

3.82

化学纤维制造业

165.30

3.93

四是非公经济地位更稳固。工业倍增期间,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略有下降,一部分公有制经济通过一系列途径转变为非公有制经济,使非公有制经济份额逐步上升。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时,襄阳、九江、淮安、镇江、湖州、芜湖等城市的工业经济中,国有及集体以外的其他经济类型比重都处于94%以上。其中,淮安在3年间其他经济类型比重增加了1.86个百分点;九江实现倍增时其他经济类型比重升至98.8%;芜湖实现倍增时,私营工业产值1683.48亿元,外资工业产值540.41亿元,两项合计占当年芜湖工业总产值的52.33%,非公产值占比由94.21%提高到94.58%(见表7)。

7 七城市工业倍增前后的经济成分变化情况

指标名称

2000亿元时

4000亿元时

国有:集体:其他类型

年份

国有:集体:其他类型

年份

2010

1.59:0.27:98.14

2013

2011

1.00:0.20:98.80

2014

4.8:1.66:93.47

2010

4.17:0.50:95.33

2013

2007

3.59:2.37:94.04

2010

2007

2011

2.64:0.85:96.51

2008

3.83:0.36:95.81

2014

5.65:0.14:94.21

2010

5.30:0.12:94.58

2012

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从表8可以看出,七城市倍增期间,其高新技术产业均得到较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或产值占比有所提升。襄阳、九江两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由35.36%20.62%提高到36.00%25.66%,两市均耗时3年实现倍增。淮安、镇江两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有较大的提升,淮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倍增前增长了135.8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倍增前提高了4.71个百分点,耗时3年实现倍增;镇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了180.91%,占比提高了12.25个百分点,用时3年实现工业倍增。惠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虽较倍增前增长了93.46%,但占比回落了5.14个百分点,导致其用时4年才实现工业倍增。

8 七城市工业倍增前后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指标

名称

2000亿元时

4000亿元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增加值占规上增加值比重(%)

产值占规上产值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增加值占规上增加值比重(%)

产值占规上产值比重(%)

襄阳

240.9

796.47

35.36

35.37

494.2

1720.57

36.00

38.56

九江

99.19

20.62

242.61

25.66

淮安

479.17

19.65

1130.00

24.36

镇江

161.08

600.08

28.48

27.98

1685.68

40.23

惠州

1147.00

51.71

2219.00

46.57

湖州

483.80

23.87

芜湖

六是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快速增长。湖州2014年的规上工业企业R&D内部支出经费为47.29亿元,比2008年增长257.87%;芜湖2012年的R&D内部支出经费为32.64亿元,比2010年增长56.91%。在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时,淮安、镇江、惠州、湖州、芜湖等城市的R&D经费投入强度均超过0.50%,变化最大的是湖州,其投入强度由2008年的0.66%提高到2014年的1.15%(见表9)。

9 七城市工业倍增前后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相关情况

指标

名称

2000亿元时

4000亿元时

全部工业企业R&D项目数(个)

规上工业企业R&D内部支出经费(亿元)

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全部工业企业R&D项目数(个)

规上工业企业R&D内部支出经费(亿元)

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1949.61

4141.04

2189.09

387

6.80

4731.09

0.14

2393.13

304

32.30

4731.24

0.68

2038.80

34.14

4009.31

0.85

2218.00

31.46

4776.80

0.66

671

13.22

1996.43

0.66

2691

47.29

4102.83

1.15

386

20.80

2196.36

0.95

838

32.64

4181.61

0.78

二、渭南与七城市经济及工业发展情况的对比

现从统计数据的角度,将渭南2020年的经济及工业发展情况与七个城市倍增前的情况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寻找渭南发展的差距和短板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对比

从生产总值来看,渭南2020年是1866.27亿元,远超倍增前七个城市的GDP,但年份差异较大,优势并不明显。从增加值总量来看,渭南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偏小。2020年,渭南第二产业增加值是651.54亿元,仅比倍增前七城市中增加值最小的湖州(528.37亿元)多69.17亿元,但比增加值最大的襄阳(798.20亿元)少146.69亿元。从产业结构来看,渭南第二产业占比较低。2020年,渭南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均高于七个城市倍增前占比,第二产业占比小于七个城市,仅为34.9%,而七城市在倍增前第二产业占比最高的是芜湖(63.5%),比渭南高28.6个百分点,最低的是淮安(46.6%),比渭南高11.7个百分点(见表10)。

10 渭南与倍增前七城市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情况

指标名称

年份

生产总值(亿元)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亿元)

第二产业(亿元)

第三产业(亿元)

2020

1866.27

20.0:34.9:45.1

373.69

651.54

841.04

2010

1538.27

15.2:51.9:32.9

234.7

798.2

505.4

2011

1256.41

8.6:58.6:32.8

107.69

735.94

412.78

2010

1388.07

14.1:46.6:39.3

195.97

647.10

545.00

2007

1258.55

4.1:59.1:36.8

51.17

744.47

462.92

2007

1117.91

7.0:57.2:35.8

78.21

639.62

400.08

2008

1022.88

8.3:56.9:34.8

84.83

582.37

355.68

2010

1108.59

6.8:63.5:29.7

49.21

722.59

336.80

通过分析发现,渭南第二产业与七个城市的差距较大,为实现经济稳步增长,必须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结合渭南实际情况,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是做强第二产业的必由之路,而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有利于推动渭南“十四五”期间工业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二)工业发展情况的对比

将渭南现阶段与襄阳、九江、淮安、镇江、惠州、湖州、芜湖工业倍增前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渭南工业发展存在以下几方面短板:

一是工业经济体量偏小。渭南2020年的全口径工业增加值为561.3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0.1%。与表2中七个城市倍增前的情形相比,渭南的工业增加值总量低于襄阳、九江、镇江、惠州、芜湖五个城市,仅于淮安(537.00亿元)、湖州(524.57亿元)两个城市,但工业增加值占比却明显低于七个城市,比襄阳、九江、淮安、镇江、惠州、湖州、芜湖分别低17.619.18.623.123.621.238.5个百分点。2020年,渭南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83.09亿元,比七个城市在倍增前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均少,且距2000亿元仍差16.91亿元,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倍增计划如期实现。此外,渭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0.4%,低于七城市倍增期间的年均增速,比倍增用时最短的芜湖(37.4%)低27.0个百分点,比倍增用时最长的湖州(12.9%)低2.5个百分点,工业产值增长较慢(见表11)。

11 渭南2020年工业发展基本特征

指标名称

单位

总量

同比增速(%

规上工业企业单位数

617

规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1983.09

-1.9

其中:轻工业

亿元

366.29

-16.4

重工业

亿元

1616.80

2.1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5.5

工业投资

亿元

-6.9

二是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少。2020年,渭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617户,虽较2015年增加了173户,但比表3中七个城市在工业倍增前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都少。七个城市中,倍增前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最少的九江(762户),仍比渭南多145户。

三是工业投资力度不强。2020年,渭南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4.9%低于七个城市倍增前的工业投资的占比。七城市中倍增前工业投资占比最高的是九江(72.4%),高于渭南47.5个百分点;占比最低的是淮安(44.0%),仍高于渭南19.1个百分点。

四是工业结构有待优化。2020年,渭南规上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占比为18.5:81.5,尽管重工业产值占比较2015年降低了5.4个百分点,但占比仍高达80%以上,重工业的格局基本未变。如表12所示,规上工业产值前十名的行业中,除了农副食品加工业,其他均为重工业,“重化工”特征明显,产值前十名行业的总产值为1625.68亿元,占渭南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2%

五是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12中,2020年,渭南规上工业产值位列前两名的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29.66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5.86亿元),工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合计为35.08%。淮安上述两个行业的占比在工业倍增前后均低于渭南(见表5),2010年占比为16.67%,比渭南少18.41个百分点,2013年实现倍增后占比较2010年减少了3.14个百分点,实现倍增后占比降低与该市大力发展新型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息息相关。

渭南规上工业产值位列前三名的行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4.3%,表6中湖州在工业倍增前这三个行业的占比合计为19.1%,倍增后占比增加了0.2个百分点,传统行业占比增加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实现工业倍增计划速度较缓耗时6年时间)。

12 渭南2020年规上工业产值位列前十名的行业

行业名称

工业总产值(亿元)

占规上工业比重(%

同比增速(%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29.66

21.67

13.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65.86

13.41

-2.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83.21

9.24

4.6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72.30

8.69

-8.7

农副食品加工业

154.47

7.79

-6.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7.66

6.44

9.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94.57

4.77

-24.2

专用设备制造业

87.61

4.42

35.2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62.24

3.14

3.6

通用设备制造业

48.10

2.43

1.1

是科技创新能力弱。2019年,渭南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12.11亿元,同比增长20.31%。对比表9,渭南的经费支出比湖州倍增前(13.22亿元)少1.11亿元,比芜湖倍增前(20.80亿元)少8.69亿元。渭南R&D经费支出规模较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渭南2019R&D经费投入强度为0.54%,比湖州倍增前的投入强度(0.66%)低0.12个百分点,比芜湖倍增前的投入强度(0.95%)低0.41个百分点。渭南研发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低,影响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导致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13 渭南2019年规上工业R&D的相关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总量

同比增速(%

R&D经费内部支出

亿元

12.11

20.31

R&D经费内部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

%

0.54

0.01

三、思考

(一)七城市工业倍增期间的主要做法

襄阳:围绕打造工业强市,强力实施“三个百亿”和“双千双百”工程;深入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和全民创业工程,促进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设立15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重组扩张、搬迁改造、新上项目,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优势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积极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积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九江:落实小微企业帮扶政策,积极组织银政企对接,有效开展“银园保”合作;着力打造千亿级传统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非金属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电器、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打造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科技经费不低于市本级财政支出的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指主攻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100个创新型企业、实施100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1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办好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组建10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继续开展“百博挂百企”活动(指高校100名博士与本市100家民营企业的联系对接活动),加强与知名大学、大院、大所的对接合作。

淮安:以工业科技进步为核心,围绕主导产业中的关键技术,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和科技平台建设,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运用先进制造业与自动控制、工程生物等高新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在装备改造、工艺创新、产品升级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强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前瞻性技术研究和跟踪,加快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惠州: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基金支持、创业投资、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加快省级以上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科技园等孵化器建设;深入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技术,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建设,加快创建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突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壮大石化产业、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湖州: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两个百项投资计划;扎实开展“四减两提高”专项行动,建立工业企业单位资源产出效益评价制度;制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销量收入五年翻两番的“双倍增计划”、特色优势产业销量收入五年翻一番的“倍增计划”;在纺织、建材等行业大力推行新工艺、新经营模式;探索建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示范基地;探索建立专利权质押贷款制度,开展“太湖之星”科技型企业信托贷款工作;出台创新驱动发展“22条”,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政产企学合作,不断深化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等大院名校的合作,组建成立市本级首家科技银行;制定优化企业人才服务“10条”,引进领军人才;大力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升创新能力,在创新发展中培大育强、扶小促优。
芜湖:全面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工程试点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风险投资机构推动领军人才创新创业、“产业振兴千名人才计划”、扶持光电产业发展等政策,市财政安排7.5亿元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二)对渭南工业发展的启发

发展大工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石。渭南应坚持把发展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重要地位,继续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发展工业不动摇,形成抓大工业、大抓工业的氛围,以重大产业集群为依托,大力推进工业集约高效发展。一是突出产业集群发展引领。要着力实施主导产业培育工程、骨干企业成长工程和353”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突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做大总量。二是着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着力发展产业链条长、税收贡献大的企业,主攻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以新产业、新项目推动总量扩张。三是发挥好龙头企业的效应作用。要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主力军作用。四是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对有望纳规企业重点扶持。

强化要素支撑是工业发展的保障。渭南应继续加强资金和创新要素保障,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加快规划重点项目落地,确保项目策划超前、布局合理、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加快建设城市创新体系,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要统筹安排工业领域有关专项资金,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实行动态管理,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要紧盯投资结构,做好产业招商,特别是强化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行业等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项目投资。三是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持增加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加大财政性研发资金投入,构建多元化的科技研发金融服务机制,提升产业链基础创新能力。

提升工业运行质量是工业发展的抓手。渭南应谋划一批高质量工业项目,在确保实现能耗“双控”目标前提下,抓好土地空间调配整合,以优质的园区发展环境提升项目吸引力,推动传统工业不断创造新的增量。一是要瞄准高新产业,精准高效选商招商,围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培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经济结构。二是要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支持企业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进行改造提升,开展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升运行质量和产出效益。

构建新型工业发展平台是工业发展的推手。渭南应充分利用陕西科技教育大省的优势,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新型工业发展平台。一是构建人才发展高地。要以人才强市战略为引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积极培养本土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不拘一格引进掌握关键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壮大各类人才队伍,形成自主创新的人才优势。二是搭好科技创新平台。要加强与知名大学、院所的对接合作,推进院士工作站、科技园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人才对工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三是打造更优环境。继续优化人才服务体系,推进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完善人才落户、住房、税收等优惠政策,创造和优化更具活力的发展环境,统筹解决好工业发展最根本、最核心的动能问题,吸引更多人才扎根渭南、献身渭南。

责任编辑:综合科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