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引领推动渭南电子信息制造业做大做强

时间:2021-04-12 09:59:15 来源:吉祥坊体育 统计局 点击量: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定发展,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

一、渭南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增长,企业户数由2015年的7户增加到2020年的11户,增长57.1%,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18.1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10.83亿元增加到15.47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4%,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

1.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较快

随着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全市617户规上工业中属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共11户,占规上工业的1.9%;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83.09亿元,其中11户电子信息企业完成总产值15.47亿元,占规上工业的0.8%,同比增长5.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

2.支柱行业引领明显

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企业仅覆盖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三个行业。其中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企业共8户,202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64亿元,占电子信息的55.9%,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是陕西长石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的主要产品印制电路板近年来生产稳定;其次是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有1户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0亿元,占到电子信息产业的25.2%;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2户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3亿元,占18.9%。

3.企业规模变化不大

全市电子信息企业共11户,与上年持平,从规模分布来看,最大的企业全年产值不到5亿元,有7户企业产值不足亿元,户均产值仅1.41亿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80亿元。

4.企业经营成果不佳

2020年,11户电子信息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3亿元,同比下降21.0%,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0.15万人,较上年减少了356人;企业负债率29.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0.7个百分点。虽然电子信息产业负债较低,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经营情况并不理想。

5.能源消费总量及占比较低

2020年,11户电子信息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47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了2.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能源消费量仅占到全市的规上工业的0.02%,与上年基本持平;万元产值能耗0.02吨标准煤,较上年减少了0.002吨标准煤,直接减少能源消耗300多吨标准煤。

二、存在的问题

1.规模较小,对全市拉动作用较弱

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6%,虽然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但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占比较小,仅拉动全市工业增长0.04个百分点,拉动作用微弱。

2.企业户数偏少,增长后劲不足

全市电子信息企业11户,占到全省该产业的3.7%,与西安、宝鸡、咸阳相比,分别少174户、12户和7户。从企业数量增工情况看,近两年来没有增加。从在建项目情况来看,2020年投资项目仅有7户,仅占到工业投资的0.9%;从投资规模来看,亿元以上项目3个,仅占规上工业的1.8%。电子信息产业增长后劲不足。

3.产业集中度不高,集聚效应不明显

11户电子信息企业分布在4个县市区,企业最多的是大荔县和高新区,各有4户企业,其次是澄城县有2户企业,韩城市有1户企业,其他县市区均没有电子信息工业企业。

4.传统产品为主,高附加值产品尚未显现

全市电子信息企业,仍以生产印制电路板为主,产值占到了电子信息产业的42.2%。2020年全市电子信息企业增加值率为27.7%,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少,计算机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大部分行业仍为空白。

5.科研经费投入强度徘徊在低水平

2019年,全市工业研发经费虽有12.11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企业0.64亿元,仅占到5.3%。从经费来源来看,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获得政府部门研发经费的扶持资金为1982.9万元,电子信息企业仅15万元,占0.8%。企业获取研究开发资金的途径不广,大部分都是企业自筹资金,导致企业研发强度不高(研发投入强度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标,R&D投入强度在3%--5%以上的企业才具有市场竞争力),2019年,全市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5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7个百分点,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依然徘徊在很低的水平上,导致绝大部分企业无力进行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战略研究以及新产品的研发。

三、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措施及建议

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目前虽然有7个在建项目,除有1个项目预计在2023年投入使用外,其余6个项目预计均在本年投产,预计新增工业总产值0.35亿元,仅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3%,对电子信息行业贡献不大,而在2023年投入使用的项目为环保项目不产生新的经济效益,当前再无新项目接续,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1.注重招商引资,优化产业布局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就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发展前景好的电子信息项目,积极对接国家和省上的产业政策,加大对项目的策划包装储备和服务,使其尽快落地。二是加大技改投资,着力提高经营水平。在现有企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加大投资来实现规模扩张,使该产业的布局更加合理,集聚度更强,促使产业升级和逐渐发挥引领作用。

2.加大研发力度,打造产业品牌

一是以“西安研发、渭南制造”和“西安制造、渭南配套”的发展思路,扶持和建立电子信息高科技企业落户渭南,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建立相应的培养、引进、使用和奖励机制,建设一支人员稳定、专精尖技术研发队伍,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二是打造新的产业品牌,增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建立长期的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保障机制,吸引大量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研发出新的高、精、尖品牌,并不断做大做强,形成产业品牌化支撑和规模化效应。

3.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发展保障

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政策支持。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融合的结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技术的推广使用等,来为企业及时提供信息支持和政策支持,把项目申报审批、税收优惠、费用减免、资金使用、市场拓展等支持政策落到实处,形成强有力的发展要素。二是提高办事效率,形成良性循环。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各级政府办事机构,必须缩短企业办理事务的时间,减少运行成本,解决好各类经济实体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和环境障碍,形成整齐互动机制,形成良性循环,有效释放市场活力,帮助和支持全市培育更多、更强的市场主体,实现产业的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梁勇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