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标逐月收窄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分析

时间:2020-11-13 09:42:42 来源:吉祥坊体育 统计局 点击量: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各项工作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稳工业、扩投资、促消费、添活力,主要经济指标降幅逐月收窄,全市经济呈现稳中趋好的运行态势。

根据市(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前三季度我市生产总值为1319.73亿元,同比下降1.0%,较上半年收窄2.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不含杨凌,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9.88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90.45亿元,下降1.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29.41亿元,下降1.6%。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健康稳定。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惠农政策,以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全面推动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市农业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秋粮实现丰收,预计全市秋粮产量较上年增长10%左右,为近五年最高;蔬菜面积、产量双增,前三季度全市蔬菜面积增长0.5%;产量增长3.1%;水果产量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水果总产量增长7.1%,其中:苹果增长1.3%、梨增长2.2%、葡萄增长9%、冬枣增长46.7%;畜产品总体稳定。肉产量10.5万吨,增长2.4%,蛋产量9.8万吨,下降2.8%,奶产量33万吨,增长9.3%。

(二)工业生产稳中向好。9月当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81.21亿元,增长2.5%,当月增速与上月持平,前三季度累计产值1452.27亿元,下降3.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较1-8月收窄了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2%,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4个百分点,较1-8月收窄1.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位次与上月持平。

六大主导行业“两增四降”。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六大主导行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370.3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4.4%,产值同比下降4.0%,降幅较1-8月收窄1.2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7%、有色冶金工业增长6.0%、化工工业下降1.1%、食品工业下降1.4%、能源工业下降12.5%、装备制造业下降20.6%。

工业用电量稳步增加。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90.09亿度,增长6.8%,增速较上半年提高4.9个百分点,较1-8月提升1.6个百分点。

四成以上主要产品产量不同程度增长。从全市统计的5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看,1-9月产量同比增长的仅21种,占42.0%,下降的29种,占58.0%。从产值占比较大的工业产品来看,钢材产量为797.62万吨,同比增长1.4%,农用化肥67.17万吨,同比增长27.4%,初级形态塑料52.29万吨,同比下降1.3%,水泥产量661.36万吨,同比增长6.7%。原煤产量732.69万吨,同比下降24.1%;焦炭产量623.87万吨,同比增长8.1%;发电量217.60亿度,同比下降3.6%。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转正。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6%,今年来首次转正,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较1-8月提高3.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位次较上月前移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7.1%,降幅较1-8月收窄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4%,增速较1-8月提高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2%,增速较1-8月提高4.4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稳步提高。1-9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1.2%,较上月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技改投资增长106.6%,较上月提高1.6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采矿业投资增长81.9%,拉动工业投资增长9.1个点;制造业投资增长1.5%,增速较上月提高2.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1.8%,增速较上月提高3.7个百分点。从项目看,工业在建项目517个,较上年同期增加8个,增长1.6%;本年新开工项目246个,较上年同期增加17个,增长7.4%。

民间投资快速增长。1-9月份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8.9%,增速较上月提高4.4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房地产民间投资增长76.5%,拉动全市民间投资增长22.8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上月提高1.8个百分点。从项目情况看,民间投资在建项目828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3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92个,同比增长26.7%。

房地产市场高位运行。今年以来,临渭区渭南万科城、中创大都荟、高新区恒大珺睿府、多彩康城、富力城、韩城市黄河芸香小镇等大型房地产项目进展顺利,全市房地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1-9月份,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263.16亿元,增长73.5%,拉动投资增长11.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上月提高1.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259.55万平方米,增长26.1%,增速较上月提高4.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26.11亿元,增长31.2%,增速较上月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122.07亿元,增长38.9%,增速较上月提高3.7个百分点。

(四)消费市场持续好转。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7.37亿元,下降15.1%,降幅较上半年收窄8.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9位,位次与上半年持平。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13.84亿元,下降14.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3.7个百分点,较1-8月收窄4.3个百分点。

从销售商品用途看,吃穿用类中,蔬菜类增长15.6%,干鲜果品类增长13.0%,粮油类增长9.6%,水产品类增长5.0%,肉禽蛋类下降3.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9.2%,日用品类下降17.0%,化妆品类下降28.4%;居住类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9.8%,家具类下降3.6%;交通电器设备类中,通讯器材类增长82.4%,汽车类下降15.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3.2%。

从网上零售看,1-9月份,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7%,较1-8月提高5.0个百分点。

(五)财政金融总体向好。1-9月份,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7.6亿元,下降16.1%,降幅较上半年收窄8.6个百分点,较1-8月收窄4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支出完成355.4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5.82亿元,下降6.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7.9个百分点,较1-8月扩大2个百分点;截止9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62.75亿元,较年初增加273.11亿元,增长10.5%,各项贷款余额1397.59亿元,较年初增加157.76亿元,增长12.7%。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停减产企业数量依然较多。全市608户规上企业9月当月停产企业61户,较上月减少7户;半停产企业47户,较上月增加2户;减产企业71户,较上月增加1户,这三类企业一共179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9.4%,对全市工业生产影响较大。二是大中型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全市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72户,1-9月共完成工业总产值801.0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2%,产值下降2.9%,仅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72户企业中,1-9月产值同比增长的仅33户,这些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74.40亿元,同比增长14.4%,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主要是新入库的两户中型企业陕西中化蓝天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华能陕西渭南热电有限公司分别于6月、7月份入库,由于无同期数拉动作用较强。同时,龙头企业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友发钢管有限公司增长,有力支撑了全市工业的稳定发展。而产值同比下降的39户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26.69亿元,下降20.4%,影响全市产值增速5.5个百分点,主要是龙头企业陕西龙门煤化工有限公司、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产值下降,仅这两户企业就下拉全市产值增速1.7个百分点。三是县市区发展不平衡。1-9月全市13个县市区产值呈现“五增八降”的局面,增长的是经开区(6.5%)、大荔县(5.8%)、合阳县(5.2%)、蒲城县(1.4%)和华州区(0.1%),其余8个县市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潼关县(-2.2%)、富平县(-2.9%)降幅小于全市平均水平。产值增速排后三位的是澄城县(-19.4%)、高新区(-14.0%)、华阴市(-12.9%),分别下拉全市产值增速0.3、1.7和0.4个百分点,合计下拉全市产值增速2.4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一是在库项目少。1-9月,全市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共2087个,较上年同期减少353个,下降14.5%。其中,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网报项目共690个,较上年同期减少58个,下降7.8%;计划投资500—5000万元项目1151个,较上年同期减少350个,下降23.3%;房地产项目246个,较上年同期增加55个,增长28.8%。二是零上报项目较多。1-9月全市当月投资零上报项目84个,较上月增加14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4个。华州区、临渭区、大荔县、富平县、韩城市、澄城县零上报项目分别为24、15、9、9、9、7个,总计73个,占全市零上报项目比重86.9%,对全市影响较大。

(三)消费升温缺乏动力。一是消费欠账难以填补。虽然今年全市陆续出台一系列稳外贸促消费政策,但因前期消费欠账较大,难以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二是停报企业多,缺乏新增递补。截止9月底,全市新增商贸入库企业仅11户,但因注销、停歇业、倒闭等原因不能正常上报报表的企业有70户,占在库贸易企业总数的8.9%,拉低了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速2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监测预警,做好联网直报工作。从当前的预测情况看,虽然大部分指标逐步回升,但总体回升较慢,所以各部门、各县市区要根据预期目标,找准问题、夯实责任、抓好落实,做好本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及指导工作,高度重视重点行业的数据上报质量,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工作。

(二)狠抓“五上”新增,挖掘发展潜力。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市区要把“五上”企业培育和申报入库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扎实开展规下、限下企业的摸底调查工作,建立“五上”企业培育库。对纳入培育库的企业,要加强分析研判、落实扶持责任、制定年度培育和持续发展计划,做到因企制宜、一企一策,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三)加强帮扶力度,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继续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用好用活各项优惠政策,努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解决企业亏损、退库较多的问题。尤其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要狠抓产业链建设,围绕现代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功能完备、配套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

(四)抢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检视差距,查找和协调解决问题,争取按节点计划完成实物工程量,按计划完成投资额。紧盯中央和省投资重点,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争取更多中央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五)创新消费模式,加快消费升温。抓住四季度“双十一”“双十二”、圣诞等消费热点,积极组织促消费活动,激发市场消费潜力,掀起消费新高潮。加快线上消费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积极利用网络消费、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加大“名特优”产品宣传推广力度,大力扩张新型消费发展空间。

(六)加大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对接中央、省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机遇,围绕全市产业链建设、老旧小区改造、5G网络、物联网等方面,高站位谋划一批招商引资项目,精心策划,做好招商宣传,强化要素保障,积极搭建优质的招商和项目服务平台,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加快项目入库续接。此外,还要做好投资结构优化的提前谋划工作,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工业技改等项目的引进落地,为下阶段高质量发展增添发展后劲。

责任编辑:梁勇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