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拼搏的三十五年

——渭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时间:2015-06-25 16:43:03 来源:吉祥坊体育 统计局 点击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点。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刷着渭南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也拉开了渭南大规模建设发展的帷幕。全市人民积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突破了封闭、僵化、单一的发展模式,走上了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健康发展轨道。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建设经济强市为目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关中“一线两带”建设和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的历史机遇,克难攻坚,顽强拼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开创了渭南史无前例的新篇章。

一、经济总量连年跨越,经济运行逐期增效

1978年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渭南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0.8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212.45亿元,年均增长10.6%。其中,从1978年的10.88亿元发展到100亿元用了17年,发展到200亿元用了7年,发展到300亿元用了3年,发展到400亿元用了2年,2007-2009年,每年约增加100亿元,2010年后,每年增加200亿元左右,2011年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全省第六个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市。人均GDP1978261元,1991年突破千元,达到1018元,1995年突破2000元,达2110元,2004年突破5000,5173元,2008年突破万元关,达到10378元,2012年突破2万元,达到22820元,是1978年的87倍,年均增长10.0%。按2012年平均汇率1美元兑换6.31元人民币计算,2012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16美元,突破了3500美元大关,标志着渭南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带动财政收入快速增加,1978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19882.34亿元,实现翻番,2006年突破10亿元,达到12.02亿元,2012年突破50亿元,达到55.06亿元,较1978年增长51倍,年均增长12.3%。财力的增加对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减小城乡差距、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类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全市财政支出由1978年的1.5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42.41亿元,增长151倍,年均增长15.9%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发展、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节能降耗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全市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节能技改力度,能源消费结构趋向合理,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2012年全市单位GDP能耗1.656吨标准煤/万元,较2005年减少1.664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能耗与全国、全省的差距也逐年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5年的2.1吨标准煤/万元缩小到2012年的0.892吨标准煤/万元,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05年的1.9吨标准煤/万元缩小到2012年的0.836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由2006年的2.3%提高到2012年的3.61%,提高了1.3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从单纯比速度改变为比质量比效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有所下降,2012年全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71,较2006年减少了0.09,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三次产业格局逆转。三十五年来,全市人民在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初步形成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一、二、三次产业结构1978年为43.3:34.6:22.1,一产占比最多,超过40%,经过调整,2012年为14.855.230.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了2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7.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一二三”优化为现在的“二三一”新格局。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户经营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取消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并实行以种粮直补、畜牧补贴、农机补贴、退耕还林等为主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冲破了长期以来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格局,加快了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传统的“粮、棉、油”三大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粮、果、棉、油、猪、牛、羊、鸡、鱼”等为主的十大产业,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公司加农户、农户连基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经营模式,2012年全市粮食产量224.34万吨,比1978年增长92.1%,2006年以来,连续7年保持在200万吨以上;油料产量6.98万吨,增长14倍;水果产量282.03万吨,增长34倍;蔬菜产量214.29万吨,较1994年增长6倍;肉类产量20.62万吨,较1980年增长5倍。农林牧渔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全市530多万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为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工业主导作用突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全市工业注入了新的血液,特别是1997年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打破了以国有和集体工业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工业新格局,促进了全市工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达98家,比1978年增加79家,其中年产值上50亿元的有金堆城钼业公司和陕西龙门钢铁公司2家,产值10-50亿元的企业29家,产值5-10亿元的企业20家。原煤、发电量、钼精矿、化肥产量分别达3045万吨、322亿度、4万吨和47万吨,分别较1978年增长6倍、17倍、12倍和11倍;水泥、焦炭、机制纸产量分别达810万吨、812万吨和10万吨,分别较1978年增长42倍、47倍和13倍;钢材由1979年的61吨增加到2012年的581万吨;黄金由1980年的62千克增加到2012年的9431千克。工业在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48.8%,比1978年提高20.2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1978年前渭南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占比偏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服务业发展跨入快车道,并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197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41亿元,2012363.13亿元,年均增长11.3%,高于GDP年均增速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也由1978年的22.1%提高到2012年的30%,提高了7.9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条件改善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金融业的稳步发展能够有力地支持经济快速发展。197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3亿元,1995年突破百亿,达119.46亿元,2011年突破500亿元,达544.34亿元,2012年达622.52亿元,较1978年增加617.22亿元,年均增长15%

投资规模快速扩张。1978年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我市投资力度逐步加大,西部大开发和陕西东大门建设又给全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固定资产进入了快速扩展期,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投资率不断提高,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1978年全市投资规模仅3.52亿元,2005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04.56亿元,2009年突破500亿元,达到509.39亿元,2012年突破千亿元,达1172.21亿元,是1978年的333倍,年均增长16.8%

交通设施日益完善。“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自古以来就是民生要义、经济命脉、社会基石,维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承载着社会的发展重托。“大交通支撑大发展,大交通拉动大增长”。三十五年来,全市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运输能力不断增强,运输效率不断提高,有力地支撑了各项产业的发展。郑西、大西2条高铁在渭南并站交汇,陇海、西南等6条铁路与连霍、京昆、沪陕3条高速公路和9条国道省道纵横贯穿。境内二级公路网化全面完成,实现了县县通铁路、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各市之首,公路设施迈上新台阶。2012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793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4752公里。运输条件的改善,对繁荣城乡经济、促进物资交流起到了很大作用。2012年客运周转量77.35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357.16亿吨公里,分别是1978年的41倍、707倍,年均增长11.6%21.3%

邮电通信迅猛发展。三十五年来,全市邮电通信业服务种类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方式的网络体系,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市邮政中心工程、市电信枢纽楼工程和电信GSM扩容工程等项目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基本覆盖全市各个乡镇及村庄。邮政从传统步入现代,电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固定电话已普及,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宽带业务从无到有,手机已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奢侈品变为现在的生活必需品,互联网也走进普通百姓家,不出家门便可知天下事。

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城镇化进程加快,特别是1995年撤地设市以来,中心城市建设投资力度加大,步入发展快车道,城市基础设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市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功能更加完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新建和改建朝阳大街、东风大街中段、乐天大街、华山大街、胜利大街及滨河大道、民生街、解放路、前进路、金水路、仓程路、渭清路等道路,新修和改造了市中心广场、火车站、沋河南北广场、东风广场、沋河公园和朝阳公园,建成了市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3座,市中心区西部排水、西入口改造、天然气利用和集中供热等一大批市政重点工程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基本形成了“五横六纵一环”城市道路框架,加快了构建“一带两廊”、“三河一圈”的山水园林城市的步伐。2012年底城区人口达42万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7平方米,城镇居民生活天然气用户7.81万户,天然气入户率65.1%。商业市场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1995年以来,中心城市的渭南国贸大厦、光明大酒店、恒基购物中心、渭南贸易广场、方元大厦、阳光购物广场、智能大厦、荣发建材市场等先后建成并营运,苏宁、国美、华润等国内商业巨头落户渭南,商品贸易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日益增强

民生投入不断加大。财政收入的增长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各方面发展。全市坚持把民生工程作为扩投资、保增长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扩大民生保障范围,财政支持民生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全市财政支出242.41亿元,其中用于农、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支出173.5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1.6%

科技发展成果丰硕。三十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壮大科技队伍,科技下乡、科技之春活动轰轰烈烈,全市科技事业取得丰硕的成果。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8.29亿元,比2000年增长20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7%,上升0.5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全年专利申请量达1049件,其中发明专利515件,实用新型专利339件,外观设计专利195件;专利授权量385件。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基础教育设施建设获得较大进展,中小学基本实现了教学用房楼房化,办学条件大为改观,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两基”水平明显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80年的98.4%提高到2012年的99.8%2012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8%,小学辍学率11.4%,初中辍学率8.2%。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从无到有,2012年末全市有全日制高等院校1所,在校学生1.7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4所,在校学生5.5万人。全市36所高中被正式命名为省级标准化高中,2012年高考文理两科类各批次上线人数继续处于全省前列。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踏着改革开放的强劲节奏,三十五年来,全市不断加大医疗卫生基础建设,增强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活力,卫生事业从单纯的救治走向加强预防、注重保健,从单一的医疗卫生服务走向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全方位健康服务。全市坚持以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建立健全了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特别是近年来,市县两级全部建立了疾病控制中心,形成一个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进一步完善,医疗网点星罗棋布。2012年全市各级各类卫生机构3882个,较1978年增长近6倍;床位1.8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13万人,床位和人员均是1978年的3倍多。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市12个县市区全面建立,2012年全市有405.24万人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3%

文体广电突破性发展。改革开放不仅带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也推动了文体广电的繁荣和发展。全市按照贴近大众、服务大众的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大力推进文体广电设施建设,文体广电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公共文体广电服务体系。2012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从业人员629人,文化馆12个,文化站149个,艺术表演场馆12个,公共图书馆11个,藏书75万册(件)。不断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民健身运动轰轰烈烈,人民群众体质明显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市广播综合覆盖率98.9%,电视综合覆盖率99%,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100%

社保体系全面推进。三十五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中、省相关政策,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和救助事业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12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0.0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7.6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32.99万人;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72.69万人;7.7万人纳入城市低保,27.38万人纳入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率达100%

五、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大为改善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委、市政府始终致力于百姓的就业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人民就业,缓解就业矛盾。2012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9.24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36.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基本稳定在3%左右,2012年为2.7%。积极加强各种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2012122.05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创造经济收入106.45亿元。

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财富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9510元,比1978年增长68倍,年均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08元,比1981年增长57倍,年均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02元,比1978年增长54倍,年均增长12.5%。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明显增加,201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6.43亿元,比1978年末增长1368倍,年均增长23.7%,占全部存款的65%;城乡居民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2012年城镇达539元,占城镇人均总收入的2.4%,乡村为239元,占乡村人均总收入的2.6%

人民生活大为改善。随着收入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饮食由温饱型转向健康型,衣着由裹体御寒转向时尚美观,住行由经济型转向舒适型等等,消费也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也与日俱增。消费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3亿元,比1978年增长73倍,年均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738元,比1981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12.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94元,比1986年增长20倍,年均增长12.4%。消费结构明显优化,以居住、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为热点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加,食品消费支出占比下降,2012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比1981年下降19.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5%,比1986年下降17.4个百分点,按国际一般标准,我市城乡居民生活已跨过小康,迈入富裕行列(国际上一般认为: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消费领域不断拓展,居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彩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汽车、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12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06.94部、78.25台和16.88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实施房改政策、推行商品房以来,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大大增加,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6.74平方米,比1981年增加31.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比1986年增加21.99平方米。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渭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了500万人口的温饱,实现了小康。一笔笔鲜活的统计数据,引证了三十五年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见证了三十五年拼搏奋进的非凡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全市人民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拼搏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按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渭南正以3D打印等高新技术引领全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打造一个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新渭南。

责任编辑:统计_综合科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热词搜索:改革拼搏的三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