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学布局促群众体育全面发展
乘筹备全运东风 掀全民健身热潮
发布时间: 2018-11-19来源: 陕西日报浏览次数: 416

ae0b671b1b4b4134ade0d672af13ef47.png

“全民健身日”活动丰富多彩。图为八月八日,“全民健身日”陕西分会场暨西安市全民健身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举行。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的脚步离陕西越来越近,我省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达到“全运惠民”的目标,我省体育系统乘筹备全运会的东风,科学布局群众体育事业发展。
  今年,全省各级体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要求,多措并举,着力完善场馆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服务三大体系,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个体育部门及一些市、县,发现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加快普及与推广,全民健身新热潮涌动三秦大地。
  今年,从3万人通过摇号获得参加西安国际马拉松赛资格引起全国高度关注,到陕南的环秦岭自行车赛吸引世界顶级选手前来参赛;从在大荔县举行的世界名校龙舟赛,到2018世界篮球峰会和2018国际篮联三人篮球U23世界杯比赛的举办,一系列活动无一不吸引人的眼球。如果再到全省各市、县(区)走一走就会看到,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健身人群涌动,健身热情高涨。当然,这也得益于群众身边健身设施的完善以及优美的健身环境。
  在陕西,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给力,体育锻炼使人健康的理念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从未像今天这样被重视。这一切的一切,得益于党和政府对群众体育工作的强力推进及引导。
  着眼群众需求
  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据了解,近两年,针对“体育人口”的差距,我省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用品牌赛事活动吸引人,用赛事体系创新吸引人,用科学技术手段吸引人,用健身健康明星吸引人,全力打造十大品牌赛事活动,用新理念、新举措,策划、包装、宣传、运营赛事活动,做到人人皆知、全民参与。我省各市、县(区)政府部门突出地域、文化、民俗等特色,努力打造“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群众跟着赛事去旅游的理念已蔚然成风。

cfeeeed050c1c9c4ef360acab10f3edd_img_406_556_381_288.jpg

“体育+旅游”风生水起。图为7月22日我省在黄陵国家森林公园举行的世界华人姓氏跑活动。


  赛事活动更加经常化。赛事活动对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地方经济消费、宣传区域特色亮点等作用日益明显。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在渭南成功举办,直接参加人数达1.2万人,受众300多万人,带动当地消费8.5亿元,创下了规模、受众、效益、影响4个方面之最。今年的西安、杨凌、大荔马拉松赛,环秦岭、沿渭河、沿黄河自行车赛等10多项大众赛事活动独具特色、精彩热烈,综合拉动效应明显。“我要上全运”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火热开展,全民全运氛围日益浓厚。省运会行业组比赛等赛事活动参与人数越来越多,为我省筹办十四运会营造了浓厚氛围。同时,省体育部门开展的“陕西体育健康行”活动,为万名群众指导健身技能、进行体质测定;不断完善的健康陕西人一网、一端、一号和全民健身播报的功能,为全省群众健身提供了更便捷的体育服务。
  健身服务更加多元化。全省各级体育部门加大了体育吉祥坊手机 供给,推动全省94个大中小型公共体育场馆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建立市级体质监测中心4个、县级国民体质监测站51个,创建省级体育社团45家,培训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6万多名;成立了全民健身与健康研究院,举办了医生开具运动处方试点培训班;鼓励社会资本扩大全民健身服务供给,一大批体育综合体和健身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服务全省脱贫攻坚大局。省体育部门先后筹集2.3亿元,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健身指导服务,充分发挥了体育在精准扶贫中的独特作用。
  强化县级政府全民健身服务职能。我省制定了《加强县级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示范县创建活动,创建命名10个县(区)为首批全民健身示范县,为全省全民健身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今年,共有15个县(区)开展申报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县创建工作,1个市4个县(区)开展申报国家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区)创建工作。

cfeeeed050c1c9c4ef360acab10f3edd_img_406_850_381_273.jpg

省、市联合打造的柞水县营盘体育休闲特色小镇,健身设施完善。图为8月10日,游客在柞水县营盘体育休闲特色小镇篮球场进行篮球比赛。


  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到全民健身工作当中。省体育局通过激励、表彰等举措,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健身组织等作用,促进了全民健身群众性、科学化的发展。在第十三届全运会期间,我省有76个单位、66名个人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部分代表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场馆设施更加便利化。为推进十四运会场馆建设,按照“西安为主,全省布局”的思路,我省启动实施了25个新建和16个改造场馆项目,目前总体进展顺利。依据省政府出台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我省大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省体育部门结合我省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特点,在关中、陕南、陕北分布实施了一批健身长廊和步道,建成健身步道(含登山、城市步道、自行车道)8834公里。800里秦川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长廊的建成投用,惠及沿线群众数百万,提升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31平方米。
  统筹推进城乡体育设施均衡发展。我省累计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园区)37个、体育公园52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214个、各类体育场地1593个、安装器材1.71万件(套),省、市、县(区)三级体育场馆设施体系日趋完善。我省体育部门组织实施的“两江(汉江、丹江)、两河(渭河、延河)、两道(陕北革命老区红色健身步道、秦岭户外健身步道)”全运惠民六大重点工程,在大江、大河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建设全民健身设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目前,全运惠民六大重点工程全部完成规划和立项工作,大部分工程已启动建设。同时,我省投入1875万元建设村级农村体育健身工程625个,重点改善了贫困村相对落后的体育设施。
  今年,我省体育部门与原省卫计委、原省旅游发展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对接,签署了合作协议,助推陕西群众体育事业发展。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我省体医融合工作,发挥体育运动在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康复治疗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一批既懂疾病防治、也懂科学健身和运动康复的复合型人才,陕西省第一期培训医生开具运动处方试点工作培训班在西安举办,对全省120余名县(区)及以下医疗单位具有助理医师资格以上的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接下来,省体育局还将举办四期同样的培训活动,并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直机关工委开展“科学健身进机关”活动。
  体育产业不断向好发展
  伴随着十四运会的筹办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我省体育产业也逐渐迎来了一个机遇叠加、不断向好的发展时期。
  政策措施日趋完善。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编制了《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及冰雪运动、航空运动、水上运动、山地户外运动等专项发展规划,建立了由全省23个厅局组成的健身休闲产业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体育产业研发中心、体育产业联盟,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2017年,我省安排3000万元支持体育企业50家,带动社会投资近10亿元。
  发展平台持续拓展。我省成功举办两届体育博览会,现场达成意向交易金额319亿元;大力实施“体育+”战略,先后与原省旅游发展委、西北大学、北京华体集团、中国银行等多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吉祥坊体育 大荔县同州湖景区被评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项目被评为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首届西安国际马拉松赛获评“感动陕西·2017旅游影响力”十大活动之一。
  产业基础更加厚实。我省先后建设了宝鸡金台、商洛营盘、渭南沙苑、榆林赵家峁、铜川照金、延安南泥湾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开发了一大批体育产业项目,渭南卤阳湖航空体验示范项目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体育彩票销售4年增长近2倍,截至今年10月底,销售额达73.02亿元,提前完成68亿元年度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可迈上80亿元新台阶。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按照“常态化、国际化、专业化、商业化”要求,我省体育部门正着力打造一批精品体育赛事;通过备案登记、星级评定、资金奖补、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一批优质体育俱乐部;加快推进3个国家级小镇建设,优选培育10个省级特色小镇,建设一批特色运动休闲小镇;着力打造一批现代城市体育综合体及先进体育制造企业,加快推动体育制造业发展。同时,我省把体育彩票作为全省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多措并举推动其持续跨越发展,为全省体育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资金保障。
  据了解,我省体育部门积极探索设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促进体育产业机构调整,加速体育产业经营主体成长;指导建立体育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机制,积极争取信贷,支持优势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股权置换等方式融资;研究制定促进居民健身消费政策,通过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全民健身消费,壮大体育产业市场。
“六大工程”建设正当时
  目前,我省体育系统以筹办十四运会为契机,按照“1155”体育发展战略,加紧实施体质监测、体育惠民、科学健身、赛事促进、协会引领、三级联创“六大工程”。
  据了解,当前我省正积极建设全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同步推进市、县(区)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中心标准化建设,采取与体检中心、医院、健身房、场馆“四结合”的方式,分两年实现全省监测中心全覆盖;为全省各市配备国民体质监测专用车,着力打造省、市、县(区)三级监测体系;整合各级国民体质监测资源,建立包含体质档案、运动处方、饮食营养等多项基础性功能数据平台;定期举办专题培训,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不断提高监测服务水平,并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施建设的惠民工程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省体育部门目前正统筹推进城市慢行系统、体育公园建设和城市社区、农村人口集中点体育设施配送工作,全面提升我省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和保障水平;突出抓好市、县(区)两级“四个一”工程,即市级建设一场两馆、一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县(区)级建设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站、一片室外运动场地;重点加快“两江、两河、两道”建设,努力把健身步道建设成为三秦人民全民健身的最大乐园。
  目前,我省各级体育部门联合城市规划、住建等部门,对现有城市道路进行改造提升,推广普及城市慢行系统,推进有条件的公园、广场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同时开展城市社区和农村人口集中点体育设施“两提升”行动,实现全民健身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省体育部门正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办法,重点推动学校、企业体育场馆错时开放。全省体育部门管理的公共体育场馆已全面开放,并延长时间、优化服务,为周边群众健身创造条件。

964ff87f081b41c786e749d82ba0dc4a.png

跳绳运动在我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花样跳绳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为9月12日,我省青少年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花样跳绳


  在实施科学健身工程方面,全省各级体育部门借助互联网吉祥坊手机 平台功能,努力实现场馆、步道、健身设施、国民体质监测、社会体育指导员、赛事活动、科学健身等一体化服务。各级体育部门依托科技创新,在新建的公共体育设施中全面运用智能化技术;对具备条件的原有体育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增添便捷性、趣味性和吸引力。
  省体育局认真落实与卫生部门的战略合作协议,结合国家体育总局社区医生培训试点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医生、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互补培训,让医生具备开具运动处方的能力,让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简单的疾病预防能力。同时,我省大力推广广播体操和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科学健身。
  省级体育部门按照特色鲜明、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群众认可的原则,精心选项,放手让基层自主策划、自主组织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做活基层赛事。
  大量发展协会、积极推动组建各类体育协会,是我省实施协会引领工程的重点。省体育部门持续加大对协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赛事举办、人员培训、健身服务等方面,更多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各体育项目协会去承担,帮助协会真正发挥作用、不断发展壮大。
  实施“三级联创”工程。今年,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在全国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区)创建工作,推动群众体育工作整体提升。去年,省体育局结合实际出台了我省“三级联创”的实施办法,保障全省创建工作有序推进。目前,我省正积极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区)创建工作,对创建成功的单位从体育设施、赛事活动、后备人才、体育产业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陕西,乘筹备十四运会的东风,全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全运惠民”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