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煤炭产业脱困升级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16-12-12 16:31:24 来源:吉祥坊体育 统计局 点击量:

煤炭产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涉及的一个主要行业,而煤炭是我市的一种优势资源,煤炭产业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我市的经济发展、职工就业和社会稳定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节能降耗及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逐步减弱,供给能力持续过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企业效益普遍下滑,企业负担加重。“十三五”期间,我市煤炭产业计划去产能1222万吨,影响在职职工人数(2015年末)2.33万人的重新就业和安置问题。本文着眼于推进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希望全市煤炭产业能够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并能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相结合,实现扭亏脱困升级和健康发展。

一、全市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市的煤炭品种主要属含硫量高、发热值较低的贫瘦煤,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初期,煤炭产业在经历过辉煌期后,2013年整体日趋下滑。尤其今年以来,受“去产能”政策的影响,煤炭产量持续下落,煤炭企业经营效益不断下降,整个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削弱。

1、产能大幅缩减。煤炭产业在经历了“十一五”、“十二五”初期的快速发展,至“十二五”中期形势急转直下,需求萎缩,市场疲软,经济效益下滑,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产量大幅缩减,呈现出由“热”到“冷”的发展状态。“十二五”期间,全市地方煤矿关闭煤矿12处,淘汰落后产能72万吨/年,截止2015年底,全市境内有各类煤矿67处,总设计生产能力3670万吨/年,仅实现产能65.22%。今年以来全市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全市引导退出煤炭产能538万吨,计划安置职工人数8871人。

表1:


图1:

2、原煤产量明显下滑。2010年至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持续快速增长,2012年底原煤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为3045.32万吨,比上年同期同口径增长22.42%。2013年原煤产量开始减少,但同口径相比仍然增长6.96%,增速同比回落了15.46个百分点。2014年原煤产量开始下降,当年同口径相比下降了9.33%,整个煤炭行业如同遭遇“寒冬期”。尤其是今年,随着煤炭行业“去产能”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深入推进,部分煤矿相继关停,致使原煤产量大幅下滑;今年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1200.9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577.32万吨,同比下降32.47%,原煤产量下滑至历年来最低点,下降幅度较大,严重制约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

表2:

图2:

3、产值及比重登顶后持续下跌。2005年至2013年间,煤炭行业产值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和2012年原煤产值同比分别增长42.2%和37.22%(见表2),2013年全市规上工业煤炭行业产值完成176.22亿元,达到历史最高值(见图2),同比增长9.85%,但比上年同期增速回落,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达历史最高,为10.2%。此后,随着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力度进一步加大,关闭了一批高耗能、重污染企业,煤炭需求快速下降,价格回落,2014年至今,煤炭产值持续下跌。2014年全部规上工业煤炭产值完成129.74亿元,同比下降7.01%,占比6.89%,同比减少了3.31个百分点;2015年煤炭产值114.56亿元,同比下降11.52%,占比5.8%,同比减少了1.09个百分点;今年1-9月份完成产值50.48亿元,同比下降38.06%,占比3.44%,煤炭产值增速呈断崖式下跌,贡献率明显减弱,制约了全市能源工业乃至整个工业经济的稳步增长。

4、影响全市工业增速持续下滑。“十二五”初期,我市规上工业原煤产值增长迅猛,2011年和2012年原煤产值分别拉动全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3.99个和3.51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10.69%和15.23%(见表2);至中期的2013年,原煤产值同比持续增长,然而增速同比减缓了27.3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拉动作用减弱,拉动增长1.02个百分点,但对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依然较大为13.08%。2014年以来,产值同比速度持续下降,且降幅逐年扩大,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速的拉动率和贡献率也由正转负,2014年和2015年原煤产值同比速度分别下降7.01%和11.52%,影响全部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分别下落0.58个和0.82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7.14%和-19.01%。2016年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的下拉影响进而加剧,1-9月煤炭行业增速同比减缓了2.3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9%。

5、企业利润由盈转亏。2013年前,原煤生产企业一直盈利,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原煤生产企业利润总额实现22.81亿元,2012年实现9.89亿元,2013年实现15.08亿元,那个时期的煤炭行业属全市利税大户。2014年以来,随着经济下行,煤炭需求萎缩,价格持续下跌,跌幅不断扩大,企业亏损加大,2014年全市原煤生产企业亏损11.31亿元,2015年亏损7.7亿元,同比下降181.05%。自今年8月份以来,随着原煤价格上涨,煤炭行业逐渐复苏,盈利状况有所改观,1-9月份原煤生产企业亏损额同比减少了67.98%。

6、在岗职工人数及人均收入双下降。统计数据显示,煤炭产业在岗职工人数减少,2015年,煤炭产业期末在岗职工人数为36122人,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159人,同比下降12.5%;2016年3季度末,全市煤炭开采企业在岗职工人数为27742人,比上年同期减少了9410人,同比下降25.33%。 “十二五”期间,煤炭开采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最高为2013年的65587元,2015年下降到52133元,人均减少13454元,降幅为20.51%。2016年以来,煤炭生产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普遍降低。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表3:

1、煤炭生产与消费需求严重不平衡。我市境内的用煤大户主要有发电、洗煤、焦化、煤化工和建材等行业,全市工业的原煤消费比重一直在65%左右,各种煤品消费比重一直在85%以上,近两年随着煤化工企业的升级发展,原煤及各种煤品消费比重有所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市规上工业对原煤的消费量除2014年(关中地区削减煤炭使用量、减少雾霾保护空气质量略有减少)外,其余年份都在逐年增加,原煤消费量同比速度呈不规则“W”态势(见表3和图3)。2015年原煤消费量3484.66万吨,同比增长了8.8%;今年1-9月份原煤消费量2687.83万吨,同比增长7.51%。从表1和表3对比来看,我市的原煤消费量超过生产量。全市对原煤消费量最大的是发电和煤化工行业,而华电蒲城、大唐韩城第二、华能陕西秦岭三大发电有限公司发电用煤中四成以上是用陕北和山西等地的煤;煤化工企业用作原料的煤对质量要求比较高,主要从陕北等地输送,其它对煤质要求稍高的用煤行业也使用外地煤而不用我市的原煤。综上所述,我市一方面煤炭消费需求较大,而另一方面煤炭生产量与质量又远远跟不上,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两者之间极不平衡。

图4:

表4:

2、煤炭产业的投资急剧下降。从图4和表4可以看到,“十二五”期间,对煤炭产业的年投资完成额同比速度尤如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最高时的2012年增速达24.5%,最低时的2015年同比速度下降了19.3%,高低速度相差了43.8个百分点。2014年前,对煤炭产业的年投资完成额逐年持续增加,2014年投资额最高时完成了70.27亿元,比2010年增加投资额20.17亿元,累计增长40.26%,年均增速达8.8%。2015年对煤炭产业的投资急剧下降,全年完成投资额56.74亿元,同比下降19.3%;2016年1-9月份仅完成投资额11.39亿元,同比下降67.2%。升级改建和技术改造资金匮乏,煤炭产业更是遭遇“雪上加霜”。2012年以来,煤炭产业每年完成投资额的比重持续减少,2015年所占比重2.9%,比2012年减少了3.65个百分点;2016年1-9月份完成的投资额所占比重更低至0.76%。

3、原煤生产企业负债逐年加剧。“十二五”以来,原煤生产企业资产负债额逐年攀升,统计资料显示,至2015年底,23家规模以上原煤生产企业负债合计288.8亿元;2016年1-9月负债合计251.82亿元。规模以上原煤生产企业的负债额同比增速以“十二五”中期为拐点(见图5),2013年前负债额逐年攀升,2014年负债额增速持续回落,同比增速呈“︿”型态势,2014年负债合计增长22.07%,同比回落了21.61个百分点;2015年负债合计增长12.2%,同比回落了9.87个百分点;2016年1-9月份负债合计同比速度下降2.98%(见表5)。由图5可见,原煤生产企业负债率自“十二五”以来直线上升,表明企业负债逐年加剧;2015年底负债率达88.77%,比2011年负债率增加了29.3个百分点;2016年1-9月份负债率为84.42%,仍然居高不下。

图5:

表5:

4、煤炭企业负担日益加重。据调查,部分矿区存在资金短缺、社保费用拖欠、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生产运行时停时断等现实困难。截止今年7月底,澄合矿务局累计拖欠职工工资及各项社保费用达8.18亿元,蒲白矿务局在2014年至2016年三年煤矿困难时期,拖欠职工养老、住房、医疗三项费用约7亿元。这些老矿区由于关闭矿井较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压力较大,而且煤矿职工技能单一,转岗安置难度较大,职工情绪不够稳定,也给这些地方安定造成了一定压力。

5、地方煤矿资源浪费严重。截止2015年底,我市境内共有各类煤矿67处,除三大国有矿业公司(韩城矿业公司、澄合矿业公司、蒲白矿业公司)下属9处煤矿外,另有地方煤矿58处。这些地方煤矿规模普遍较小,煤炭资源储量有限,后备资源不足,机械化水平低,劳动效率低下,安全保障能力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竣。近年来由于市场滑坡,资金回笼困难,导致安全投入不足,部分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未得到根本改善,建设矿井也因资金困难不能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另外,技术人员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采、掘、机、运、通、地质和测量、安全管理等重要岗位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现有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煤矿一线工人多为农民工,综合素质低,流动性大,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制约煤矿长期发展。

三、推进全市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于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倒逼与政府支持相结合,化解产能与转型升级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促使我市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抓实抓好:

1、合理规划全市煤炭产能。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其他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探索实行煤炭行业“存去挂钩”,除工艺先进、生产效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安全保障能力强、环境保护水平高、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低的先进产能外,对其他保留产能探索实行“存去挂钩”,通过重新确定产能、实行限量生产等多种手段压减部分现有产能。通过合理规划全市煤炭产能,促进煤炭供需基本平衡,加快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

2、推进煤炭企业改革重组。稳妥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煤炭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培育一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进一步提高安全、环保、能耗、工艺等办矿标准和生产水平。严格限制劣质煤使用,完善煤炭产业发展规划,停止核准高硫高灰煤项目,依法依规引导已核准的项目暂缓建设、正在建设的项目压缩规模、已投产的项目限制产量。落实商品煤质量管理有关规定,加大对使用劣质散煤情况的检查力度。

3、促进煤炭行业调整转型。鼓励发展煤电一体化,引导大型火电企业与煤炭企业之间参股。加快研究制定商品煤系列标准和煤炭清洁利用标准。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按照《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鼓励利用废弃的煤矿工业广场及其周边地区,发展光伏发电和现代农业。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按照煤层气开发服务于煤炭开发的原则,采取合作或调整煤层气矿业权范围等方式,优先保证煤炭开发需要,并有效利用煤层气资源。开展低浓度瓦斯采集、提纯和利用技术攻关,提高煤矿瓦斯利用率。

4、运用好奖补政策做好职工安置。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按规定统筹对地方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中的人员分流安置给予奖补,引导地方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把职工安置作为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采取协商薪酬、灵活工时、培训转岗等方式,稳定现有工作岗位,对采取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的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通过失业保险基金发放稳岗补贴。通过加大专项建设基金投入等方式,引导职工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实行内部退养。依法依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做好再就业帮扶。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

5、加大金融支持和盘活土地资源。金融机构对经营遇到困难但经过深化改革、加强内部管理仍能恢复市场竞争力的骨干煤炭企业,要保持合理融资力度,不搞“一刀切”。支持退出煤矿用好存量土地,促进矿区更新改造和土地再开发利用。煤炭产能退出后的划拨用地,可以依法转让或由地方政府收回。地方政府收回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后的出让收入,可按规定通过预算安排用于支付产能退出企业职工安置费用。对用地手续完备的腾让土地,可转产为生产性服务业等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使用土地。





责任编辑:王其其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