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赛事,是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和原生动力
发布时间: 2020-08-04来源: 中国体育报浏览次数: 611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提振体育产业、助力体育消费的政策,进一步确立了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体育界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号角,通过政策引导,整合资源、激发活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社会力量共同兴办体育产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举办赛事是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和原生动力,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尤为引人关注,也被视作为办赛主办方松绑,激活社会活力的有力之举。 2015年,中国田协率先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取消赛事审批。这一改革举措充分调动了社会对马拉松赛事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吸引了各方资本进入马拉松市场,一批赛事运营公司应运而生,进一步推动了该项目的市场化和专业化运营。与此同时,伴随着马拉松赛事的商业办赛模式日趋成熟,中国田协近年来也在不断修订完善马拉松赛事分类管理体系、组织标准体系和注册、认证体系建设等,努力使协会成为加强行业自律、保障马拉松赛事健康有序发展的坚实后盾,并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模式。据了解,中国田协下一步还将培育多元化马拉松运动产业市场主体,打造“马拉松+产业”发展新形态,大力推动马拉松与科技、旅游、健康、休闲、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

体旅融合 点燃发展新引擎

体育赛事创造了蕴含着众多商机的商业市场,在近几年里,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一种营销的媒介和手段,在世界格局下许多大品牌和企业竞相加入。随着体育产业事业在我国的不断活跃,官方和非官方,赛事级别各种各样的体育赛事逐渐增多,对国民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各级政府也在积极组织、筹办各类体育赛事。然而,作为一个逐渐崭露头角的潜力事业,体育赛事增多将导致体育赛事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如何体育赛事本身推广和销售出去将成为摆在组织领导者面前新的难题。一直以来也有人将体育赛事狭义地理解为体育竞赛,体育赛事营销也更多的是指狭义的营销推广赛事本身"随着企业对赛事媒体功能认识程度的增深,体育赛事营销的内涵不断丰富,企业借助赛事实现自身目标。 4月初,海南发布《海南省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0-2025)》(下称《规划》),指出,未来5年,要以“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为任务目标和定位,整合海南体育旅游资源,坚持“两型四化”发展理念,构建以环岛体育旅游圈为引领、五大体育旅游版块为特色、五个体育旅游示范城市为核心、七个体育旅游先行区为示范的“一圈、五区、五极、七核”的空间结构,统筹推进海南省体育旅游有序发展。

带动就业 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信很多人在各种新闻上都能看到这些“热词”,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人民生活的高度重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 如今,体育产业也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在环青海湖赛的带动影响下,沿线许多贫困地区的道路修通了,基础设施完善了,通过赛事的影响力,带来了大批游客。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长城助学基金、“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等项目与活动,均受益于体彩公益金的鼎力支持。2018年,广东率先实现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全覆盖;截至去年年底,“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活动仅在湖南就已累计为14个市州的245所学校捐赠各类体育器材;到目前,“中国体育彩票·新长城助学基金”已在全国资助了2471名特困大学生。

多措并举 推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作为我国重点培育的体育产业排头兵,对营造体育产业资源汇集的良好环境,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扩大消费需求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近年来,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和服务体育产业工作的重要抓手,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去年4月,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已达171个,其中示范基地45个,示范单位73个,示范项目53个,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涉及用品制造、场馆服务、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等各类业态。在发展体育产业、推动全民健身、助力体育扶贫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是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标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专项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示范基地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1226.06亿元,占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7%。在产业集聚方面,2017年,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体育企业数量达29279家,并涌现出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骨干体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