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扬帆四十年 经济发展谱新篇

----1978年以来渭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时间:2018-08-07 08:34:06 来源:吉祥坊体育 统计局 点击量:

40年前,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而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着渭南拉开了大规模建设发展的帷幕。

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征程已经整整走过了40年。抚今追昔,回眸40年的沧桑巨变和光辉历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渭南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团结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建设经济强市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关中“一线两带”、陕西东大门建设等历史机遇,克难攻坚,顽强拼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突破了封闭、僵化、单一的发展模式,特别是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奋力追赶超越,积极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和“三地一中心”建设,经济发展新活力不断释放,综合实力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跨越,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整个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从1978年到2017年,全市GDP由10.88亿元增加到1656.62亿元,是1978年的152倍,翻了七番多,年均增长10.5%。人均GDP由261元增加到30808元,是1978年的118倍,翻了六番多,年均增长10%(绝对值按当年价、增长率按可比价计算)。农业发展形势大好,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工业经济突飞猛进,个体私营势头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城镇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后劲增强。全市呈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政治稳定、平安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总量跨越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渭南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市经济总量实现了四个突破,翻了七番,完成了历史性跨越,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1995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了生产总值由十亿元到百亿元的第一个跨越。197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88亿元,1995年完成107.03亿元,是1978年的9.8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由4.71亿元到33.73亿元,是1978年的7.2倍;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由3.76亿元到36.84亿元,是1978年的9.8倍;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由2.41亿元到36.46亿元,是1978年的15.1倍。从当时的产业状况看,一产占据了主导地位,二产正在起步阶段,三产较为落后,一产内部能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产业匮乏,基本是靠粮食种植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使经济濒于崩溃边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了拨乱反正,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经济开始复苏,这一步的跨越显得是那样的不容易。改革开放的航船,让我们承风破浪,一往无前,经过全市上下的一致努力,二、三产业逐步壮大,建国以来到1978年29年的发展水平,被改革开放以来10多年大大地追赶超越。

1995~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五百亿元大关,实现了生产总值由一百亿元到五百亿元的第二次跨越。199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7.03亿元,2008年完成563.09亿元,是1995年的5.3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由33.73亿元到96.23亿元,是1995年的2.9倍;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由36.84亿元到256.22亿元,是1995年的7倍;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由36.46亿元到210.61亿元,是1995年的5.8倍。从1995年到2008年,这一次跨越,我市用了十三年的时间,这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活力,发展后劲逐步增强,带来又好又快的发展业绩。

2008~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了生产总值由百亿元到千亿元的第三次跨越。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63.09亿元,2011年完成1028.97亿元,是2008年的1.8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由96.23亿元到160.47亿元,是2008年的1.7倍;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由256.22亿元到545.19亿元,是2008年的2.1倍;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由210.61亿元到323.32亿元,是2008年的1.5倍。我市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实现了生产总值的第三次跨越。这一次跨越,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决策有力,前期厚实基础的建立,使二产升级,三产迅速发展,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向高水平迈进。

截止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已完成1656.62亿元,突破了一千五百亿元大关,实现了生产总值的第四次跨越。由此可见,我市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正向又好又快目标迈进。

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实现四次跨越翻七番的同时,三次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二、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43.3:34.6:22.1调整为2017年的13.9:47:39.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占据主导,第三产业稳步上升,我市靠天吃饭的历史格局已经退出舞台,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步入正轨,第三产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时期,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产业化步伐逐步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连年出台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农民收入、农村形势、农业生产均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6.8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30.5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43.3%下降到2017年的13.9%,削减到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充分反映了我市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的变革。

粮食产量大幅增长。201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11.54万吨,是1978年116.81万吨的1.8倍。这一成绩的取得,恩惠于我国农村改革的全面推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9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农村各地迅速推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已成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同农户的结合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农村形势越来越好。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1978年以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户经营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并实行以种粮直补、畜牧补贴、农机补贴、退耕还林等为主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冲破了长期以来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格局,加快了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传统的“粮、棉、油”三大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粮、果、棉、油、猪、牛、羊、鸡、鱼”等为主的十大产业,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公司加农户、农户连基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经营模式,2017年全市油料产量7.38万吨,是1978年0.46万吨的16倍;水果产量达345.36万吨,是1978年8.14万吨的42.4倍;蔬菜产量达282.19万吨,是1994年29.16万吨的9.7倍。肉类产量达21.67万吨,是1980年3.58万吨的6.1倍。农林牧渔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全市530多万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为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全市工业注入了新的血液,特别是1997年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全市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达632.67亿元,工业占全市生产总值38.2%,比1978年提高9.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达73户,比1978年的19户增加54户,其中年产值上50亿元的有陕西龙门钢铁、陕西龙门煤化工、陕西黄河矿业、蒲城清洁能源化工4户企业,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35户,产值5-10亿元的企业40户。

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中,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应运而生,不断壮大,推动非公有工业迅猛发展,打破了以国有和集体工业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工业新格局,促进了全市工业的快速发展。从行业看,基本形成了能源工业、化工工业、有色冶金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六大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从轻重看,重工业发展迅速,轻重工业比由1978年的39.3:60.7发展为2017年的20.6:79.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2017年,原煤、发电量、钼精矿、化肥、生铁的产量分别达1577.41万吨、304.18亿度、4.54万吨、83.72万吨和693.21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3.8倍、17.03倍、15.1倍、21.3倍和456倍。水泥、焦炭、机制纸的产量分别达766.15万吨、714.49万吨和6.08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40倍、50.3倍、8.7倍。2017年黄金产量达到13352千克,是1980年的215.4倍。我市是全国最大的钼精粉生产和出口基地,黄金产量居全国第三,发电量、钢产量和化肥产量均居全省前列,我市正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迈进。

四、第三产业活力增强,消费市场发展繁荣

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深入,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市场领域进一步拓展,市场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纵横发展,逐步推进市场繁荣,消费潜力大量释放。特别是我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投资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资源型重大产业发展的链动效应等方面的作用,为第三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交通运输、商贸、房地产、网络通讯、住宿餐饮、金融等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承载能力增强,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17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47.71亿元,是1978年的268倍,年均增长11%。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衣、食、住、行提高到新的水平,手机、电脑、轿车等高消费品进入百姓家庭,时尚消费也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1978年以来,全市城乡市场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消费品市场走出了国营独家经营的封闭模式,商业市场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1995年以来,渭南国贸大厦、光明大酒店、恒基购物中心、渭南贸易广场、方圆大厦、阳光购物广场、智能大厦、荣发建材市场等先后在中心城区建成并营运,万达、苏宁、国美、华润等国内商业巨头落户渭南,市场规模快速扩张。随着市场由单一经济成分向多种经济成分的转变,经营方式也从以百货商店、供销社、集市贸易为主转变为以专营、专卖、连锁经营为主体辅之以各类专业市场等多种方式并存的格局,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告别了计划经济时期商品短缺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51.85亿元,是1978年4.43亿元的147倍。

五、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条件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围绕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国家投资政策,准确把握我市投资重点,多渠道争取,逐年加大投入,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有效地促进了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交通、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旧貌变新颜。建设成效明显,“瓶颈”制约逐步缓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状况大为改善。投资规模继续扩大,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后,给全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使固定资产进入了快速扩展期,投资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1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31.22亿元,是1978年3.52亿元的776倍。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金融业的稳步发展能够有力地支持经济快速发展。197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3亿元,1995年突破百亿,达119.46亿元,2011年突破500亿元,达544.34亿元,2017年达1071.09亿元,突破千亿元,较1978年增加1065.8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666.25亿元,占全部贷款的62.2%。

交通设施日益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运输能力不断增强,有力地支撑了各产业的发展。郑西、大西2条高铁在渭南交汇,陇海、西南等6条铁路与连霍、京昆、沪陕3条高速公路和9条国道省道纵横贯穿。境内二级公路网化全面完成,公路密度、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各市之首,公路设施迈上新台阶。2017年全市公路里程达19369.6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6217.73公里。运输条件的改善,对繁荣城乡经济、促进物资交流起到了很大作用。2017年客运周转量28.21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336.39亿吨公里,分别是1978年的14941倍和665倍。

邮电通信迅猛发展。40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社会结构迅速变化,人们的社会属性大大增加,流动性不断增强,工作生活节奏空前加快,由最初的步进制、纵横制、磁石、程控电话,到了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可视会议电话,再到宽带进入家庭,全市邮电通信业服务种类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市邮政中心工程、市电信枢纽楼工程和电信GSM扩容工程等项目的投入使用,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基本覆盖全市各个乡镇及村庄。渭南的通讯事业突飞猛进,201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64.96万部,无线移动电话用户508.66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02.8万户,全年邮电业务收入34.97亿元。通讯规模容量和技术水准以及服务水平都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城市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1978年以来,我市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1995年渭南撤地设市以来,中心城市建设投资力度加大,步入发展快车道。新建和改建火车站站舍、湭河南北广场、渭南北站、中心城市“四纵四横”道路提升改造,渭东新城、西海、东湖、湭河等水系建设进展顺利。渭清路综合管廊、黄河水引入渭南北水厂、市中心区西部排水、西入口改造、天然气利用和集中供热等一大批市政重点工程,城市总体向“北跨、东扩、西融、南优”发展,构建“一群一区三轴一带”的市域空间结构、“一城三区三走廊”的城市空间结构。2017年底建成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1994年建市初期的20多万人增加到54.72万人,城市基础设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市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功能更加完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六、对外贸易活跃,旅游业发展喜人

对外开放日趋活跃。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三资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外贸自主权不断扩大,生产企业跻身国际市场的积极性提高,出口商品品种不断增加,出口总额快速增长。全市供应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198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0.21亿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旅游形势喜人。1978年以来,依托山、水、圣、陵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景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形成了以华山、少华山和洽川为主的自然景观旅游,以韩城历史文化名城、蒲城唐桥陵、史圣司马迁、字圣仓颉等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以渭华起义为主的红色旅游和遍布各地的休闲、观光、农家乐旅游。2017年全市成功创建5个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7个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截止目前,全市共有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12个,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12个。全省乡村旅游现场会2次在渭南召开,“大荔模式”成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8大模式之一,成为渭南旅游的新名片,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2017年,全市接待中外游客5330万人次,是1994年的60倍,实现旅游收入426亿元,是1994年的350多倍,旅游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七、教科文体卫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稳步前进

1978年以来,全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成就斐然。

科学技术发展迅猛。40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科技下乡、科技之春活动轰轰烈烈,城乡科技应用广泛普及,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壮大,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17年,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6家,全年专利申请量达1378件,2017年全年,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为603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25件。

教育事业日新月异。基础教育设施建设获得较大进展,中小学基本实现了教学用房楼房化,办学条件大为改观,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适龄儿童全部能按照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100%入学,2017年末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6.8%。2017年底全市有小学450所,在校学生29.23万人。普通中学252所,其中有5所高中被正式命名为省级标准化高中。高等教育发展加快,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渭南师范专科学校由以前的专科学院升格为本科学院,更名为渭南师范学院。

医疗卫生条件有较大改善。健全了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2017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4356个、床位29345张、卫生技术人员34784人,分别是1978年的7.8倍、5.4倍和4.9倍。特别是近年来,市县两级全部建立了疾病控制中心,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进一步完善,医疗网点星罗棋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2017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03.34万人,参合率达99.4%。

文体广电事业蓬勃发展。中心城市建成了市体育馆、市广电中心等一批重点文体项目,文体广电设施进一步改善。群众文艺活动喜闻乐见,竞技体育项目百尺竿头。2017年末全市一元剧场文化惠民演出2479场,电视综合覆盖率97.59%,广播综合覆盖率96.11%,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100%。2017年全市建成各类体育惠民工程2397个,镇办社区达到100%,行政村达到77.8%,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252万人次。组织举办国际级以上赛事14项、省市级赛事22项、共2900余场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城镇化率明显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加之撤乡并镇政策的实施,全市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9.7%上升到2017年的46.32%,上升了36.62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释放投资和消费潜能,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1978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05亿元,1988年2.34亿元,实现翻番,2006年突破10亿元,达到12.02亿元,2012年突破50亿元,2017年达到73.54亿元,是1978年的70倍。财力的增加对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缩小城乡差距、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类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全市财政支出由1978年的1.5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07.65亿元,增长255倍。

民生投入不断加大。财政收入的增长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各方面发展。全市坚持把民生工程作为扩投资、保增长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扩大民生保障范围,财政支持民生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全市财政支出407.65亿元,其中民生支出344.1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4.4%,而1978年该比例不足50%。

社保体系全面推进。40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中、省相关政策,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和救助事业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17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45.6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4.9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1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7.6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6.6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61.26万人。2017年,全市共有养老床位20581张,各类养老机构88个。年末纳入城市低保7905户、1.62万人,纳入农村低保3.06万户、8.84万人。

八、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大为改善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委、市政府始终致力于百姓的就业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人民就业,缓解就业矛盾。2017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2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1%。积极加强各种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2017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49万人。

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财富快速增长。2017年全市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5076元,是1978年的96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9808元、10260元。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明显增加,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30.03亿元,是1978年的2546倍,占全部存款的72.6%;城乡居民拥有的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2017年城镇达2682元,占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乡村为238元,占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

人民生活大为改善。随着收入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饮食由温饱型转向健康型,衣着由裹体御寒转向时尚美观,住行由经济型转向舒适型等等,消费也不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也与日俱增。消费水平明显提高,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776元,是1981年的54.5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570元,是1986年的32.5倍。消费结构明显优化,以居住、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为热点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加,食品消费支出占比下降,2017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7%,较1981年下降24.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3%,较1986年下降23.6个百分点。消费领域不断拓展,居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彩电、冰箱、空调、电话等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手机、电脑、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17年末,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计算机和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54部、78台和38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实施房改政策,推行商品房以来,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大大增加,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7.63平方米,比1981年增加32.2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1.27平方米,比1986年增加27.26平方米。

习近平主席在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时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回顾既往,成就巨大、殊为不易;展望未来,前程似锦、更加辉煌。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和中省市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各种机遇,充分利用各种优势,着力推动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渭南人民一定能够再创新的辉煌,让我们一起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新渭南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梁勇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热词搜索:扬帆新篇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