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关于加强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思考

作者:郑秀玲 党小寅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7日 16:01:47 点击数:次 字体: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在办学条件改善、基础能力建设、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许多学校在办学吸引力、办学质量、品牌理念等内涵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而要很好地解决这些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凸显职业教育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满足新型人才市场需求,我认为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全力打造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中等职业教育,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一、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优化整合专业设置。学校形象靠品牌,树立品牌靠特色,特色办学靠专业,这是职业学校走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品牌专业的建设关乎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树立精品意识,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结合学校现有师资、设备和学生实际,适应新兴的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准确定位专业发展方向,果断停办无市场或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就业前景良好的品牌专业,尤其是在专业建设中要注意做到“三结合”,一是专业要与地方特色产业结合,紧密结合区域产业格局,与区域内的主导和优势产业相适应;二是专业要与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要依据现有实训基地,保证特色专业教学、实训、实习自成系统,解决好三者之间的针对性和连贯性;三是专业发展要与双师型教学团队相结合,为提升专业品牌提供根本保障。

二、内涵建设的根基在于强化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学校竞争力的具体体现,而人才培养依靠课程建设,这也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基础,为此学校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市场调查论证,结合企业需求情况,把市场信息及时传输到教学实践中,制定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学内容“四对接”,即与生产实际对接、与行业标准规范对接、与职业岗位对接、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建立起适应市场变化的动态教学调整机制,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内容,系统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内涵发展的关键是切实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教师队伍是决定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因素,中职学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要有一支师德良好、师能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内涵建设的基础是加强实训基地能力建设。良好的实训硬件资源,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技能训练,同时也可以为企事业职工培训、技能鉴定及职业教育开展技能培训精准扶贫提供服务,形成“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此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引企入校、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不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五、内涵建设的保障是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日常管理。中职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重点”的教育原则,制定和完善学校学生日常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学生管理,规范学生行为,有效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中职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推进分类管理工作,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学校应该立足生源现实,制定合理科学的教育发展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职普融通、分类推进试点,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培养升学有能力,就业有技术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应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始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养成教育、实践教育,不断拓宽德育途径,努力实现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学习生活、顶岗实习的结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郝士挺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