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大荔县洛滨中学 作者:孙瑛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7日 15:01:58 点击数:次 字体:

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是开启和展示学生智慧的核心场所。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微单元,只有每节课、每节自习,让学生有真实的获得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不断走向成功,在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超越自我。学校的校园生活一定是昂扬的、向上的,学生更是自信的。这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定最为坚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校开启了“一课一检一评价”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一学期结束了,在课改的推动下,我的教研能力、教学设计、课堂评价;学生的自我预习、自我达标均有了相应程度的提高。为了今后的教育教研方面有更大提高,现将我的课改体会与大家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课标确定方向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因而在每节课之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结合本册教材、本单元、本节课的达标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精心确定目标,来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因为一节课堂就四十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相应内容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胆删减。教学设计包含的内容是对教学活动的预先分析和决策,是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至关重要。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优化教学程序,以便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设计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教学目标的设置、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用、教学的监控与评价等,这些方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学设计又要围绕教学活动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媒体的使用、学习内容的传递顺序这些因素进行巧妙艺术的设计。所以在备课设计中确定的教学目标切忌含糊笼统,要便于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目标的确定中:

1、找准教材知识点,确定知识技能目标。

2、找准学生认知点,确定方法过程目标,过程要备学生学习的经过,方法要备学生学习采用的手段。

3、找准教材的道德教育点,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一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三个目标互为关联,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二、检测承载真实

目标确定后,结合手头相关资料(《练习册》、《绩优学案》)课前印制检测题,或运用多媒体,制作检测课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采用学生自我批阅、同桌互换批阅、小组长批阅的方式,快速完成、当堂批阅、当堂统计、当堂反馈。最终准确、全面、快速地掌握学生学习知识情况的反馈系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再是目标达成的群体模糊,而是清晰的教学个体。二次设计,目标更精准。检测的过程就是有效练习的过程,检测同时也会促使我们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知识点让给学生归纳,问题让给学生讨论,总结让给学生提炼,成果让给学生享受。这样的课堂一定具有效率,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著名语文专家吕叔湘说:“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此外,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因此,在课堂检测中,教师不应单纯地“传道受业解惑”,而应“授之以渔”,做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者。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但是每每出现拓展形检测题时,总会发现此时的课堂仿佛成了少部分学生表演的舞台,而大部分学生露出“尴尬”的表情。我们不能排除学生先天的差异,但如果因此“惰于思考”则是不足取的。“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尽力设置精妙的扩展形题型的基础上,教师应将重点放在激发学生作答兴趣上。

在课堂检测时,教师应给学生留恰当的时间。如果时间紧张,不仅会造成学生检测效率的低下,而且会助长学生形成敷衍了事、马马虎虎的不良习惯;反之,则会造成其拖拉散漫的现象。一般来说,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并有将题目检查一遍的时间。在初始阶段,看试题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按1比2或者1比3的比例分配时间,即5分钟的作业量给其10至15分钟时间,慢慢地,随着学生良好做题习惯的养成,适当地减少时间比例。

三、评价促进达标

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也是我们立足课堂实现立德育人目标的过程。评价使我们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度融合,互为促进,以智养德,以德育智会浸润在我们的课堂。学生一定会在这样的课堂里生命充盈、精神高贵、人格健全。

当堂阅卷后要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并做到当堂反馈,反馈的过程也是评价的过程。既要对当堂达标的同学给予肯定和激励,也要深究少数未达标同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漏洞和问题,及时补救,及时指导,给予更多关心和关注,让学生在评价鞭策中二次达标。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激发兴趣,增强信心。学生的目标达成结果,是检验课堂是否高效的唯一标准。学生目标达成结果的清晰呈现,必然会强化我们的教师对自己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反思与评价带给我们的必须是智慧的传承,缺憾的修正,创新的突破。但在评价中我们也应注意:教师的评价要有导向性。教师的评价要有适时性。教师的评价要注重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讲究方式方法,以增强评价的教育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观察者。与此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引入学生参与评价,这样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是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潜力发展,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同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是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创设条件。所以,当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主人后,教师不再拥有评价的“专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评价,都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堂评价,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评价意见及时反馈,因势利导,有效地把课堂上“不懂”、“不会”的问题逐一解决,提高教学效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相信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坚持践行“一课一检一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断提升。朝着理想的目标,坚定迈进,坚持做到课时达标,周清过关,再造新洛滨,再创新质量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郝士挺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