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坊体育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简析

时间:2019-02-18 16:43:12 来源:吉祥坊体育 统计局 点击量:

2018年,吉祥坊体育 紧紧围绕陕西关中地区煤炭削减任务,对高耗能企业限产和错峰生产,以及继续加强煤改电、煤改气等措施的实施,全年煤炭消减87.66万吨,并且临渭区、潼关县、合阳县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全取缔煤品使用,全年煤炭消费量为零。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661.6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68%,较一季度增长0.23个百分点,较二季度下降3.07个百分点,较三季度增长1.57个百分点,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基本平稳。

一、分品种能源产品消费及生产情况: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总量2968.93万吨,较上年下降2.87%,其中韩城市煤炭消费量1222.87万吨,占全市的41.19%,较上年下降5.17%;蒲城县煤炭消费量813.56万吨,占全市的27.40%,较上年下降2.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消费3218.46万吨,较上年下降5.26%;电力消费量110.50亿度,较上年下降1.65%,洗精煤消费量926.88万吨,较上年下降2.7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1378.00万吨,同比增长7.71%;焦炭691.69万吨,同比下降3.19%;发电量301.19亿度,同比下降1.14%;粗钢产量777.58,较上年增长8.5%;钢材产量704.97万吨较上年增长20.4%;水泥熟料443.57万吨,同比增长0.1%;水泥产量726.62万吨,较上年增长13.30%。

分县市区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和上年比呈现五升七降。澄城县、白水县、临渭区综合能耗占比较小,下降依次为45.99%、25.48%、24.08%,共计影响全市综合能耗下降0.97个百分点。华州区和蒲城县综合能耗分别下降为5.81、1.71个百分点,影响全市综合能耗下降0.46和0.51个百分点,对全市能耗下降贡献最大。富平县和韩城市综合能耗较上年分别增长19.21%和1.67%,拉动全市综合能耗增长0.79和0.66个百分点。

六大高耗能行业五降一升。综合能源消费量1575.17万吨标准煤,占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4.80%,较上年增长0.52个百分点,影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0.49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全市的0.24%,较上年下降45.3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全市的31.79%,较上年下降4.37%,影响能耗下降1.44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全市的3.33%,较上年下降8.4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能耗占比较大,消费577.75万吨标准煤,占全市的34.77%,较上年下降2.29%,炼焦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较上年下降1.7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全市的19.87%,较上年增长20.27%,拉动全市工业能耗上升3.33个百分点。

1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有19家,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504.76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0.56%,较上年增长1.6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1.47个百分点。其中,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龙门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华能陕西秦岭发电有限公司、陕西华电蒲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6户企业超过百万吨标准煤,50万吨以上3户,这9户企业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1.40百分点;万吨以上10万吨以下企业32户,综合能耗119.38万吨,占全市规上工业的7.18%,较上年下降10.77个百分点;万吨以下企业517户,综合能耗37.47万吨,较上年下降36.60%。

二、存在问题

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耗消费为330.16万吨标准煤,占全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的19.87%,较上年增长20.2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综合能耗增长3.33个百分点,成为我市能耗影响最大的行业。

⒉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上升,但供热和炼焦效率回落。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加工转换总效率77.0%,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投入2673.26万吨标准煤,产出2057.93万吨标准煤。供热效率87.8%,较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天然气液化效率89.1%,较上年末上升1.9个百分点,炼焦效率92.6%,较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1、持续不懈地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全面分析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分析和监测预警。着力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工业行动工作,加强节能降耗目标体系建设和完善考核体系,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鼓励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加快节能技术改造,推动节能重大项目研发,促进企业营运效率的提高。

2、大力推进煤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严格控制传统煤化工生产总量,引导煤化工企业向高效集约低碳发展,发挥煤化工对油气等化石能源的替代作用,对替代油气能源类煤化工产品应加大扶持力度;对基础性煤化工行业,确保总量的稳定和总量控制,加快产业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有市场需求的现代煤化工企业,继续推进现有煤化工企业持续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煤电化热一体化、集约化、循环化利用生产工艺。

  ⒊加快推进企业燃煤替代工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进企业“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扩大高效清洁的天然气等能源品种的使用比例。

责任编辑:梁勇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