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念好一二三四经 农村供水见真功
来源:吉祥坊体育 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2022-10-21 18:20 浏览次数:

澄城位于渭北高原东北部,全县辖9镇1办160个行政村15个社区,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是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挂牌督办县。如何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澄城县积极探索“1234”农村供水保障模式,即聚焦“一个目标”,立足“两个坚持”,强化“三级联动”,做到“四个到位”,全面筑牢乡村振兴的水资源基石。

聚焦“一个目标”,建立更高水平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脱贫攻坚期间,全县聚焦消除农村饮水短板,确保贫困村、贫困户饮水达标,加大用水普查和监测力度,集中攻坚“缺水”问题,饮水安全工程覆盖率、自来水普及率和入户率均达到100%,实现了家家户户“有水喝”。但是,与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投资标准底、单村供水多、水源不稳定、管网陈旧老化、水资源流失大等问题。建立更高水平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任务。近年来,该县水务局抢抓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挂牌督办县的历史机遇,明确规模化供水、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智能化运行的“四化”建设目标,构建“规模化供水主导、区域分散补充、城乡一体推进、质效同步提升”的新型农村供水格局,实施供水提档升级、管网延伸、户表改造、净水设备配置安装等改造项目,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水源稳、水量足、水质优、水价合理的“幸福水”,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质的飞跃。

立足“两个坚持”,统筹施策一体化布局城乡供水网络。

“两个坚持”即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一是因地制宜抓整合。组织专家实地勘测,对供水方案反复论证,将全县257处农村供水工程统筹整合为9处规模化供水工程和17处标准化供水工程。二是提标升级抓改造。精心策划包装和储备项目,积极争取中省水利发展资金和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通过提标升级、整合供水资源、区域管网连接,实现农村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建成覆盖全县所有村组的标准化供水工程。三是八水共治抓示范。以每一位农户饮用水的水质达标、水量充足、用水方便、用水有保障为“四个基础标准”,坚持水源、水质、水量、水管、水表、水价、水费等“八水齐抓”,加快实施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建设和维修养护示范工程,实现农村供水规模化、小型工程标准化。

强化“三级联动”,勠力同心构筑起农村饮水安全屏障。

“三级联动”即村组常态排查、镇办协调督查、部门统筹支持。为全面加强对安全饮水的管理,该县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农村安全饮水领导小组,设立县、镇、村三级供水管理队伍,严格落实农村供水“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及防返贫监测制度,建立三级供水问题排查整改微信群,实行动态监测和日报告制度,形成自上而下、覆盖全域、执行有力的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格局。一是村组排查“常态化”。在每个村设立饮水安全排查员,实行网格化管理,选派水务系统十个供水保障组专业力量进行指导,常态化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敲门入户”排查活动,建立信息反馈直通车,达到“有问题、即时报、不过夜”。二是镇办督查“重协调”。发挥镇办对农村安全饮水的指导协调作用,落实专人负责,及时梳理村组排查发现问题,强化现场勘察,制定科学可行的改进方案,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让群众反映的安全饮水问题“件件有回音、有着落”。三是部门支持“有力度”。县水务局积极承担对农村饮水的行业监管责任和运行管理责任,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及时回应镇村反映的安全饮水问题,组建骨干力量进行维修和改造,做到问题立行立改,确保问题动态清零。

做到“四个到位”,全面夯实县域内农村安全饮水基础。

“四个到位”即规划编制到位、财力保障到位、运行管护到位、应急处置到位。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编制《澄城县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规划五年提升行动方案》,按照“县北县中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和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县南重点实施村级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县北沿山一带实施小型标准化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的总体思路,明确四大重点工程建设方案、内容、目标和时间节点,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乡村振兴收官时,全县规模化供水工程供水人口达到80%以上,农村供水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良好的供水保障和基础。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多方位、多渠道筹集中省水利发展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资金,投资1.7亿元,更新改造174处饮水工程水源、调蓄设施、管网;为全县257处工程全部配齐次氯酸钠发生器和紫外线消毒器等消毒设备;为8处区域集中工程配套23套多介质过滤器、3套吸附式除氟设备、3套反渗透膜过滤设备等水处理设备;在冯原、王庄、安里区域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项目。三是加强运行管护。制定《澄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澄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使用管理规定》等文件,坚持用制度管事,确保安全饮水管理科学、规范、有序。以农村饮水安全长效机制建设为核心,推动农村安全饮水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指导镇办对全县257处农村饮水工程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运管合同或责任书,健全管护制度,严格核定水价,建立供水应急预案,落实管理人员和工作责任,不断提高运行管理能力和水平。对管护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升,开展业务大练兵,制定管护目标责任奖惩制度,全面提升管护人员能力水平。实施数字赋能工程,为2.6万户更换智能插卡水表,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自动化管理水平。四是及时响应报警。设立农村供水“110”报警平台,县水务部门成立10个供水保障组和技术服务小分队,确保在接到群众来电后能够第一时间深入现场指导镇、村进行应急处理,做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出村”,随时、随地保障供水安全正常。

截止目前,全县建成各类供水工程257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供水工程5处,千人以上供水工程69处,300-1000人供水工程115处,300人以下供水工程68处),供水人口达31.41万人,饮水安全工程覆盖率、自来水普及率和入户率均达到100%,有力地支撑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让全县老百姓喝上了安全水、健康水、幸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