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坊体育 城乡发展一体化情况
发布时间:2014-01-02 发布部门:市地志办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近年来,吉祥坊体育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统筹发展、建设陕西东大门为总揽,按照“三化”同步、“三区”(城区、园区、景区)突破的总思路,以富民增收为核心,以城镇化为带动,以“131”示范工程(华山太华湖统筹城乡生态旅游示范区、30个省市级重点示范镇、1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多业化、农村社区化,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明显变化,吉祥坊手机 普遍加强,农民收入大幅提升。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1808元和6602元,增长16.2%和18.5%;农村居民累计进城落户50.6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6.5%,较上年提升3.3个百分点。
一、做法和成效
  1.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按照“城乡一体、全域渭南”的思路,编制完成《吉祥坊体育 建设陕西东大门规划》,确定“一核五极两带”的空间布局和“一个中心、三个层次、两纵两横”的城镇发展体系,明确建设“关天战略门户、生态田园新城、东西合作高地、现代农业基地、国际旅游胜地”的目标。制定了中心城市建设和加强全市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两个《意见》,启动新一轮市县镇村四级规划体系修编工作,统筹安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吉祥坊手机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规融合”。2012年,渭北统筹城乡示范带总体规划、10个县城规划、建置镇规划修编工作基本完成,30个省市级重点示范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实现全覆盖。
  2.坚持园区引领,富民增收。一是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打造西部现代农业先行区为方向,突出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深入实施农民增收六大工程,2012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农民增收实现“五连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16家,市级农业园区达到83个,实现产值68亿元。围绕建设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开展以生产总量规模化、生产方式集约化、生产经营产业化为主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县镇村创建,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22%,连续6年增速20%以上。全市果业和设施农业分别达到5.95万公顷、17万公顷,产值分别达到78亿元、58亿元。二是以工业园区为引领,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全市15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面积发展到8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890户,吸纳10万多人就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4%,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增长极。2012年,实现县域生产总值967.67亿元,较上年增长15.7%,县均规模96.77亿元。实施人人技能培训工程,提升劳务输出质量。2012年,全市122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以上。三是以农民工创业园为引领,以创业促进就业。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全市建成10家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农民工创业示范园32个,为近4万名创业人员发放担保贷款20.06亿元,带动就业12万余人,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四是以景区为龙头,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力弘扬“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人文渭南”的品牌,构建“南山、东水、北人文、西航空”秦东旅游四大板块,推进文化旅游生态大融合,营造大水大绿大景区。
  3.坚持城镇带动,一体建设。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衔接互动。一是推动中心城市组团发展。确立“一城三区五大组团”的发展格局,按照“建高楼、腾空间、增绿地、造景观”,加快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2012年,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42.5平方公里,人口42万人。二是推动县城、重点示范镇集聚发展。推进县城设施标准化建设,完善供气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吉祥坊手机 ,增强县城承载能力;优先扶持4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和30个市级重点示范镇发展,加快产业和人口聚集,打造庄里、龙门等一批人口在5万至8万人、经济总量超10亿元经济强镇、旅游名镇,形成“镇有常住民、民有不动产、草根经济兴、富民又强镇”的发展格局。2012年,华山太华湖统筹城乡生态旅游示范区启动文化产业园等四大项目,完成投资5亿元。30个省市级重点示范镇启动建设项目286个、商住小区36个,完成投资25亿元。三是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旅游城镇化、服务社区化、居住集中化、生活市民化”的要求,启动建设100个适度规模新型农村社区,撤村并居,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地市民化。四是积极引导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鼓励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优惠政策,按照“基础在户籍、核心在住房、关键在社保、重点在培训、根本在就业”的思路,把农民进城与户籍改革、城镇扩容、整村迁转、民生工程相结合,同步实施住房、创业、就业、保障四大工程,引导鼓励农民进城落户。2012年,17.86万农民进城,在全省领先。
  4.坚持民生为本,增进福祉。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加快大县高中进城、小县初中进城和示范幼儿园建设步伐,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漏校舍1600所,“蛋奶工程”受益学生35.4万名;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实现100%全覆盖,药品“三统一”实现公立医院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25%,新农合基金到位率100%;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国家级试点全覆盖,参保人数突破306万人;统筹城乡居民住房。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7890套,改造农村危房1.56万户,建成18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不断加大移民和扶贫开发力度。全市两年来累计有31.8万贫困人口脱贫,秦岭北麓和渭北山区避灾扶贫移民搬迁2.8万人。
  5.坚持生态优先,美化环境。一是做好“绿”的文章,着力打造“绿色渭南”。在全省率先实施秦东大地园林化建设,大栽杨柳槐,广种经济林,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率。二是做好“水”文章,着力打造“关中水乡”。科学编制《关中水乡建设规划》,抓好渭河综合整治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太华湖、卤阳湖等湖泊水面,推动县城建湖面、村镇建池塘,打造个性生态水景。三是做好“洁”的文章,着力打造“清洁渭南”。围绕“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能源、清洁田园”的目标,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市县财政和社会投入1.8亿元,“五有一保障”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机制初步建立,95%的镇成立了环卫所,58%的村建立保洁员队伍,生活垃圾实现“户清扫、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观。
  6.坚持改革破题,增强活力。一是推行简政放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全市下放县(市、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587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73项,全面启动领导干部带头招商等改革试点。二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23家,农村金融自助服务设施覆盖到75%的行政村,探索形成“政府+银行+企业+农户”“企业信用共同体”及“专业村+金融机构”等金融支农模式。三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和土地流转扎实推进,流转土地4.82公顷。集体林地确权改革顺利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有序进展。四是创新服务“三农”方式。“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农副双流通”的“荔民模式”覆盖到全市60%的乡镇,开始在全省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190家,带动农户33.7万户。“秦东党旗格外红、干群关系格外亲”主题活动深入推进,乡镇“五小工程”全面完成,乡村活力明显增强。坚持示范户引路、现场会推动、服务队指导。树立示范户4.33万个,召开现场会1560余场(次),成立服务队486支。
二、矛盾问题
  虽然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有力、开局良好,但城乡二元结构依然突出,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主要表现:“三个滞后”“三个落差”“三个制约”“三个不力”:
  “三个滞后”:一是思想认识滞后。二是城镇化水平滞后。2012年全市城镇化率为36.5%,居全省第9,低于全国、全省水平。同时,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3.2个百分点,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三是配套改革滞后。农村产权改革进展慢,资源变资本难。现代农业园区面积、土地流转面积仅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6%和8.31%,均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户籍制度改革缓慢,农民真正变为市民难;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缓慢,农村依然反映贷款难、担保难。2012年全市各类涉农贷款余额306亿,占贷款余额的49%,其中涉农贷款60%以上属涉农企业贷款,仅有21.5%的份额留给农民,农业农村发展资金依然不足。
  “三个落差”:一是城乡基础设施落差大。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全市一半的自然村巷道没有硬化,17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5.9万户农村危房需要改造,燃气气化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等差距大。二是城乡基本吉祥坊手机 落差大。三是城乡社会保障水平落差大。农村人均医保支出、低保标准、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等明显低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全市91.6万人处在全国贫困线下,141万人处在全省贫困线下,分别占农业总人口的28%和44%。
  “三个制约”:一是土地制约。全市每年城镇、园区及各类项目用地需求在4000公顷以上,实际用地指标仅有600公顷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成为城镇化的最大制约。二是资金制约。虽然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仍未形成一个较合理的融资发展机制,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突出。目前财政投入“杯水车薪”,社会投资也十分有限。一些区位偏远的建制镇,社会资本不愿介入,主要依赖上级项目和补助,基础设施和吉祥坊手机 设施条件差。三是人才制约。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职业技能型农民普遍缺乏;县、镇两级城乡规划、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管理队伍薄弱。
  “三个不力”。主要表现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一是经费投入落实不力。二是设施配套落实不力。三是保障机制落实不力。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城乡一体化的组织领导。建议省委、省政府专门下发文件,要求从省到市到县尽快设立高规格、有权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组织领导工作机构,解决好城乡一体化发展谁来牵头抓总、怎么统筹推进等关键问题。对人员、编制和经费(专项扶持资金和以奖代补资金的比例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二是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既要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更要强化城乡建设的执法监管,抓好规划的“真落实”,特别要加强对村镇各类违规违法建设行为的执法监查力度。
  三是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来抓。建议市县两级成立土地产权交易中心,加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试点,允许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有偿流转,整合项目资金,按照“设施城镇化、服务社区化、居住集中化、生活市民化”的标准,逐年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社区。
  四是建立完善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建立“三农”投入机制。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涨幅高于年度财政同比增长比例。鼓励规范城市资本和工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建立维护农民权益机制。改革征地制度,维护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权益。充分保障农民在城乡一体化具体政策制定和制度设计中拥有更多知情权、话语权和参与权,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的规划、产业、土地、重点镇、新型社区、居民收入、扶贫开发、农村公共资源配置等实行量化考核,设定具体指标标准,纳入省对市、市对县的目标考核,强化督促检查力度。
  五是加大对陕西东大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在产业布局上更多向渭南倾斜,支持县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在基础设施项目和资金安排上更多支持渭南。将更多的县(市、区)和镇列入到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范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上更多向渭南松绑,适度增加渭南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加快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审批,增加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试点范围和规模;在避灾扶贫生态移民上增加对渭南的投入。建议参照陕南、陕北移民标准,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渭南秦岭北麓和渭北山区扶贫移民搬迁项目给予补助。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