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年鉴》编辑部

电话:(0913)2109562

传真:(0913)2109554

邮编:714000

地址: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5号办公楼3层20

工业经济概述
发布时间:2013-01-04 发布部门:市地志办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吉祥坊体育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业局)

主    任(局长)    杨社盈

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    王三平

副 主 (副局长)    张 心 王建璋 党荣昌 李同政柴社强

   【“十一五”工业经济概况】“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项目建设、环境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促进了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市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工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一是工业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340亿元,总产值103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5.17亿元,总产值938.24亿元,分别是五年前的2.7倍、2.9倍,规模以上工业占GDP比重由五年前的36.15%提高到38.07%,净增1.92个百分点。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大支持。二是工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0户,较五年前增加275户,工业各行业都取得了较快发展,其中煤炭、电力、冶金、小麦粉、果汁、医药、建材等行业规模较“十五”期间大幅度增长,钢材产能1100万吨,增加400万吨;煤炭产能2000万吨,增加700万吨;焦碳产能750万吨,增加300万吨;电力装机752.5万千瓦,增加372万千瓦;水泥产能900万吨,增加300万吨;果汁产能23.5万吨,增加10万吨;小麦粉产量增加100万吨,钼精矿产量增加3000吨。三是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9.54亿元,较2005年增长2.05倍,净增618.46亿元,实现税金30.19亿元,较2005年增长53.63%,净增10.54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持续保持在200%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四是骨干企业总体实力日益增强。2010年底,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5户,其中过5亿元的38户、过10亿元的16户,分别较五年前增加61户、31户、13户。涌现出了龙钢集团、金堆城钼业公司、三大矿务局(韩城、蒲白、澄合)、三大电厂(蒲电、韩二电、秦电)、三大化工(陕化、渭化、陕焦化)、八鱼油脂、陕富面业、尧柏水泥等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其中,陕西龙门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实现产值116.77亿元,成为全市首家产值突破百亿元企业;金堆城钼业公司2008年4月17日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市首家上市企业,2010年实现产值112.34亿元,成为全市第二家产值突破百亿元企业。五是主要行业支撑作用明显。2010年,全市八大工业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15.46亿元,同比增长34.6%,完成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7.57%。其中冶金、能源、食品、装备制造、化工五大行业累计实现产值870.89亿元,占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92.82%,对全市经济增长起着明显的拉动作用。六是项目建设带动强劲。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项目入渭建设。先后完成工业类重点建设项目150多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09亿元,韩二电4×60万KW机组、蒲电三期2×66万KW、渭化“双醋”、韩城200万吨水泥、陕化6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金堆城钼业公司南露天矿开采、中联重科、紫兆环保、拓日太阳能等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经投入运营。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有力地拉动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七是园区建设迅速发展。各县市区的工业园区得到迅猛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拥有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吉祥坊体育 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等13个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06.9平方公里,园区内道路、电力、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已入驻企业700多户,其中已投产企业500多户,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9.68%,渭南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渭南经开区列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的发展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八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于着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重点对冶金、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对煤炭行业实施了整合升级政策,对建材行业实施了关小上大、限劣扶优措施,对食品、医药、高新技术产业等大力扶持,初步形成了冶金、能源、食品、装备制造、化工、建材、纺织、医药等八大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也正在兴起,总体上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集体工业比重明显下降,股份制、民有等非国有工业快速增长。2010年底,国有、集体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18%、0.17%,较2005年底分别下降30.09、1.38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比重由50.04%提高到79.16%,增长29.12个百分点,中省企业比重下降17.18个百分点,本市企业比重增长17.18个百分点,所有制结构渐趋合理。九是国企改革成效显著。根据渭南国企实际,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国有资本退出、国有职工妥善安置”和“举债改革”的思路。自2005年以来,先后对华山冶金车辆厂等9户企业实施了政策性破产;对市热电厂等10户企业实施依法破产;对新黄工集团公司等6户企业实施了改制重组;对市重工物资站等3户企业实施了关闭;西北林机厂正在积极寻找战略重组方;韩城氮肥厂、蒲城氮肥厂、富平氮肥厂和华复工贸公司已下划相关县市并实施了依法破产;黄工集团陕西拖拉机有限责任公司已下划富平县管理。通过实施改革改制,累计安置职工1.5万余人,共计剥离企业银行债务21.4亿元,争取中省资金15.3亿元,解决历史拖欠职工工资1.1亿元、职工“三金”6.4亿元,为职工发放安置费、补偿金2亿多元,接收省属企业的中小学54所,接收安置教职工4250名,解决了企业伤残职工、职工遗属的待遇问题,企业的生活区、社区以及老工人、军转干部、离退休干部等在落实好有关待遇的前提下,已陆续移交相关县市区实施属地化管理。十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市委、市政府从解放思想入手,着力转变观念,通过务虚会、研讨会、求真务实会、专题会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对“工业化”历史阶段的认识、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要性的认识,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创造了良好氛围。同时,坚持把改善和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采取了得力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经济运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新型工业大市的宏伟目标,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全力以赴做好调结构、上水平、促增长、保民生的各项工作,有力地保证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38.24亿元,同比增长34.79%,工业增加值305.17亿元,增长23.1%,增速在全省排第四名,实现销售产值894.7亿元,产销率95.36%。累计发电量282.89亿度,增长9.01%,企业累计用电量87.41亿度,增长25.1%。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29.3亿元,增长36.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4.36%。主要情况和特点:一是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工业生产增速保持在31.2%以上,最快达到46.9%,12月底增速34.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其中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742.73亿元,同比增长35.82%,完成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9.16%;国有企业完成产值133.05亿元,增长26.27%;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产值42亿元,增长68.74%;集体企业完成产值1.64亿元,增长13.25%;股份合作制企业完成产值5.41亿元,增长5.1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产值13.41亿元,增长8.34%。二是重工业生产情况好于轻工业。1—12月,从生产情况看,重工业完成产值804.09亿元,同比增长35.96%,轻工业完成产值134.15亿元,同比增长28.17%,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7.79个百分点。从销售情况看,轻工业实现产销率97.77%,重工业实现产销率94.96%,轻工业产销率高于重工业2.8个百分点。三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建材等行业持续快速增长。1—12月,全市八大工业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15.46亿元,同比增长34.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7.57%。其中装备制造行业完成产值61.74亿元,增长82.9%;纺织服装行业完成产值10.57亿元,增长62%;建材行业完成产值28.63亿元,增长58.8%;有色冶金行业完成产值346.48亿元,增长38.4%;能源行业完成产值306.32亿元,增长29.1%;化工行业完成产值61.09亿元,增长25.6%;食品行业完成产值95.25亿元,增长20.2%;医药制造行业完成产值5.37亿元,同比减少15.3%。四是各县(市、区)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11个县(市、区)和渭南高新区均持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态势,其中澄城县完成产值36.06亿元,增长62.46%;蒲城县完成产值79.38亿元,增长46.83%;高新区完成产值74.78亿元,增长46.04%;华县完成产值129.2亿元,增长45.69%;潼关县完成产值26.87亿元,增长37.54%;大荔县完成产值19.69亿元,增长34.19%;白水县完成产值18.98亿元,增长30.84%;华阴市完成产值43.73亿元,增长30.3%;合阳县完成产值17.04亿元,增长29.36%;韩城市完成产值350.18亿元,增长29.2%。富平县完成产值58.5亿元,增长25.83%;临渭区完成产值77.28亿元,增长24.83%;从完成全年任务情况看,蒲城县完成全年任务的128.04%、潼关县完成116.85%、高新区完成115.04%、白水县完成111.67%、华县完成110.43%、韩城市完成109.43%、大荔县完成109.41%、华阴市完成109.32%、合阳县完成106.49%、富平县完成104.46%,分别较计划进度超产,其余县(市、区)不同程度欠产。五是骨干企业产值保持快速增长。产值前30户企业中29户增长,1户下降,其中陕西尧柏水泥蒲城公司增长89.3%,韩城市新丰焦化公司增长81.08%,陕焦化工公司增长69.43%,金钼集团渭南金波工业公司增长69.16%,陕富面业渭南公司增长69%,海燕焦化公司增长66.93%,华阴蒲峪金矿增长60.55%,金钼集团增长59.79%,蒲白矿务局增长57.28%,陕西中联重科土方机械有限公司(原新黄工)增长56.86%,潼关中金冶炼公司增长55%,韩城市黑猫炭黑有限责任公司增长52.68%,蒲二电增长47.13%,黄河矿业增长35.06%,澄合矿务局增长28.23%,龙钢集团增长26.2%,华电蒲电增长22.09%。陕西渭河重化工公司下降5.4%。六是重点工业产品产量七成多增长。全市重点监测的30种工业产品中,22种增长,占73.3%,8种下降,占26.7%。其中增幅较大的产品有电解铝增长279.71%,机制纸及纸板增长98.13%,电子元件增长67.32%,白酒增长55.79%,印刷机增长37.50%,金属轧制设备增长34.41%,布增长29.11%,塑料制品增长27.03%,乳制品增长25.98%,纱增长24.46%,饲料增长21.93%;下降的产品有硫酸下降48.79%,食用植物油下降26.56%,啤酒下降13.07%,生铁下降9.55%,硫铁矿下降5.09%,洗煤下降2.36%,钼精矿下降1.87%,中成药下降1.67%。七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加,亏损减少,实现利润大幅增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9.54亿元,增长35.82%;亏损企业亏损额14.76亿元,同比减亏13.43%;盈利企业盈利额49.99亿元,同比增盈87.99%;实现利税总额65.42亿元,同比增长75.67%,其中税金总额30.19亿元,增长8.99%,利润总额35.23亿元,增长269.28%,净增25.69亿元。

  【监测协调】2010年,针对后金融危机影响对经济运行带来的不确定性,全力以赴落实“调结构、上水平、促增长、保民生”一系列具体措施,将应对后金融危机与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相结合,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调节工作质量。一是提早动手,认真安排部署。年初,认真组织筹备召开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对全市2009年度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回顾,安排部署了2010年度工业经济发展各项工作任务。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层层抓好落实。及时制定印发了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调控目标任务,分别与各县市区和渭南高新区签订了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责任书,并根据调控进度和逐月进度对照检查,督促落实。三是不断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继续发挥工业保增长协调指挥中心职能和作用,坚持市级领导包联县(市、区)和重点企业,积极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加大对30户重点企业的监测、指导和服务力度,认真编发工业经济运行简报和工业保增长简报,有效促进了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四是认真监测分析,着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贯彻中、省各项宏观政策的同时,协调市统计局,每月衔接有关数据指标,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按时认真编发《工业生产月报》,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和综合协调,并重点对一季度、上半年及前三季度的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适时系统分析,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工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五是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协调力度。积极联系协调各电煤生产、运输、管理等单位,采取加强考核、调整任务、组织煤源、重视监管等措施,多方组织协调当地电煤运输,加大电力供应协调,确保了供应正常,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的任务。同时不断加强运力、资金等企业生产要素综合协调力度,帮助企业争取铁路运力,争取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帮助企业争取陕西省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起到了金融业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

  【国企改革】一是国企改革改制年度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华山金矿、杏林钢厂、乡企公司等3户企业依法破产工作已完成法律程序,市化工实业公司、针织厂、渭通农科股份公司等3户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重组后的市化、渭通公司等企业经营情况良好。11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集中视察了全市国企改革工作,听取了市工信局关于国企改革工作的情况汇报,对全市国企改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二是破产企业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企业办社会职能的移交工作基本完成,移交小区、社区7个,军转干部391名,离休干部189名。破产企业伤残职工、长临工养老统筹、接续职工社保关系、退休人员医保等有关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顺利推进了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进程。对下属单位二轻供销处、二轻工业学校、美术装潢彩印厂的历史遗留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置,保持了行业和谐稳定。三是企业信访稳定形势逐步好转。以加快解决破产企业职工遗留问题为突破口,积极衔接协调财政、劳动、养老等部门,积极主动妥善解决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同时,认真落实稳定责任制,积极开展下访活动,安排专人与职工进行对话,极大地消除了不稳定因素,没有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先后接待群众来访328批次、3648人次;处理各种信访件286件。

  【招商引资】采取有效得力措施,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以破产企业重组为重点,成立招商小分队赴沿海发达地区叩门招商,积极招引有实力的境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参与重组,先后赴深圳、北京、江苏、河南等地招商引资,邀请深圳科健集团、陕西煤业集团、河南神火集团、北京意威公司、上海意尔公司等大批投资客商来渭考察和洽谈工作,对与全市产业发展弥合度高的企业进行了重点联络。2010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3亿元。

  【技术创新】突出技术创新,努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一是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工作内容,坚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努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协调市财政局,努力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相关技术创新扶持资金500多万元,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资金投入,完成新产品开发项目6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2项,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二是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鼓励企业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成立技术中心,招聘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壮大企业技术创新队伍,实现技术突破,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三是坚持以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积极引导企业发挥技术中心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品。同时协助企业搞好技术进步工作。四是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撑,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手段,突出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重点领域,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竟争力,使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安全生产责任,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是安全生产控制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国资委监管的直属企业和28处铁路无人看守监护道口事故死亡人数0人。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0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0起。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逐级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企业厂长(经理)为安全责任第一人,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做到重大安全生产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重大事故危险源进行有效监控,对事故隐患加大整改力度,足额提取企业安全费用,按规定落实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及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力度,使安全生产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三是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年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5次以上,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来临之前,均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等有关工作,下发通知,各领导负责所包联企业,排查事故隐患,限期进行整改,彻底消除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根据安委会有关通知精神,开展了4次以上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四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各直属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员工分别进行了1~2次安全教育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市道口办配合西安铁路局有关部门和渭南车务段,对道口监护员工进行了两期培训。坚持企业管理人员、工人、道口监护员“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结合市上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制作展板10余块,在市政府门前广场、中心广场、部分道口附近进行了展览宣传。通过散发传单、赠送宣传品等形式,在蒲城县、华阴等有关县(市、区)开展了两次铁路安全和综合治理宣传活动。(范月丽)

陕西省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主办

陕西省吉祥坊体育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临渭区东风街74号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109722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或18991680348@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我要投稿][监督员登录]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