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工作•新闻宣传工作•创卫宣传教育工作•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对外宣传工作•文艺工作•调查研究和信息工作
发布时间:2010-05-07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理论教育工作】一、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定了《2008年理论学习安排意见》,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充分认识世界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等内容,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编发《中心组学习与实践》11期,服务市委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以市县中心组为主体,组织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发表理论学习交流体会以及重点理论和评论文章300多篇(条)。二、加强理论学习、培训和研讨。组建了全市理论宣讲人才库,征订下发了《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等学习材料。对全市科级干部进行了党的十七大精神轮训,组织各类干部培训班170批、11000多人次,选派1300多名干部到兄弟地市进行培训。继续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党委书记讲党课”竞赛活动。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活动,2篇论文获奖。三、做好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普及工作。编发了十七大精神知识问答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在全市广泛开展以“四进四讲”为主题的理论进基层活动,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大力宣讲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党的惠民政策和中省及市委的决策部署,共宣讲3980多场次,直接受众120万人次。四、深入推进新一轮思想大解放。邀请中省著名专家学者,举办专题大型报告会5次。组织开展了以“继续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发展”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活动,开展了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举办了座谈会。集中开展了“解放思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讨论活动。

  【新闻宣传工作】一、认真做好十七大精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报道和改革开放30周年的成就宣传。宣传报道全市各级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有力举措和实际行动,充分反映全市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生动实践。聚焦农村改革发展,集中宣传中央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精心策划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宣传,市级媒体开设了“新老照片见证巨变辉煌30年”、“我眼中的30年”、“群众身边看变化”等栏目,全面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取得的巨大变化和进步。二、围绕中心,广泛开展主题宣传。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加快新型工业化”、“十大民生工程”和“一村一品建设”等工作为重点,在市级各媒体分别开设“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抓落实、促发展、兴渭南”、“创新与活力”、“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等专栏专题,大力宣传全市在加快项目建设、解决民生问题和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和做法。三、以“学习郭孝义,建设新渭南”为主题,加大典型宣传。继续深入学习宣传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郭孝义先进事迹,组织现代眉户剧《清风碑》在全市进行了巡回演出,协调配合西安五洲影视公司拍摄了反映郭孝义先进事迹的电影。《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0余家中央级媒体组成联合采访团,对郭孝义事迹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大力宣传报道了华阴市太华办纪委书记、优秀共产党员蔡忠义的先进事迹,市委作出了向蔡忠义学习的决定。四、切实加强新闻管理,准确引导新闻宣传。坚持季度报道提示和新闻通气会制度,下发季度报道提示4期,召开新闻通气会8次。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认真筹划,宣传报道全市干部群众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的精神风貌。制定《宣传渭南新闻奖评奖办法》(渭宣发〔2008〕14号),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发稿27篇(条);《陕西日报》发稿163篇,陕西电视台265条,陕西广播电台180条。

  【创卫宣传教育工作】在市级媒体增设了“创卫曝光台”、“健康教育”等14个创卫专栏,共编发创卫稿件780多篇;在城区主要街道和路口,设立大型公益广告32块,墙体300多处。策划组织了“对话创国卫”市长、市民面对面活动。深入开展“六个一”市民健康教育活动,即:每个社区建立一个健康教育宣传室,单位、社区建设一个标准化健康教育专栏,刷写一条创卫宣传标语,建立一支创卫宣传小分队,每年搞一次创卫知识竞赛,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了“创国卫知识电视大赛”,编印了《创国卫市民必读》,发放健康教育手册5万多份。在全市职工中开展了“创卫生城市、做文明职工”演讲比赛,100多个单位参加了比赛。

  【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道德模范巡回报告”活动,组织全市“十大道德模范”深入全市机关、学校、军营、企业、街道社区巡回报告。积极参加了中国文明网“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澄城县伤残军休干部张清海作为陕西及西北五省惟一上榜人选,入选中国文明网“助人为乐”好人榜。二、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广泛普及文明礼仪知识。组织全市干部群众6.8万人次参加了全国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礼仪知识竞赛;举办了全市礼仪知识电视大赛,参加了全省礼仪知识电视大赛决赛并荣获二等奖。三、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了公路沿线不规范标语专项清理活动,加大了国省道沿线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有效解决了国省道沿线“脏乱差”问题。广泛开展文明绿色公路、文明绿色村镇创建活动,建成市以上文明绿色村镇36个(国家级7个、省级5个、市级24个),文明路300公里。“千村万户共建文明绿色家园”活动持续推进。继续在30个窗口行业部门开展了“创佳评差”竞赛活动和“文明示范窗口”评选活动。扎实做好西部助学工程,推荐资助了13名贫困大学生、12名贫困高中生,发放资助金22.5万元。四、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未成年人办的10件实事全部落实。启动了全市未成年人“文明上网、预防犯罪”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各县(市、区)60所中小学校、14个社区、11个广场巡回展览,并举办法制知识讲座60多场。开展了青少年“迎奥运、促和谐”读书活动和“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确定了道德实践活动联系点14个。举办了第三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对外宣传工作】一、认真做好吉祥坊体育 对外宣传规划认定工作。聘请专家学者,修订完善了《渭南品牌形象建设规划》,确定了渭南“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人文渭南”形象定位。二、坚持“以文带宣、以宣弘文”理念,加强文化外宣。借助渭南首届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项目恳谈会、国际《诗经》研讨会、国际陶艺协会会员大会和第四届中国西部文博会等节庆活动,大力宣传全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三、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实施经贸宣传。以第十二届西洽会、2008中国苹果年会暨陕西苹果节、城市建设项目恳谈会以及百亿元大招商活动为契机,邀请境外和中省媒体80多家,发稿200多篇,大力宣传全市加快发展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经济日报》、《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对全市新型工业化、投资环境、旅游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连续报道。四、加强和规范了新闻发布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新闻发布的意见》(渭外宣发〔2008〕1号),组织市级各有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16次。推进“采访线工程”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积极应对了英国《泰晤士报》、法国《费加罗报》等境外媒体对三门峡库区移民的采访报道。

  【文艺工作】一、成功举办了首届文化旅游节。邀请中省文化旅游界专家学者35人,省内外知名嘉宾320多人,中省30多家媒体、50多位记者,大力推介渭南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展示吉祥坊体育 丰富的文化资源,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4个,签约资金总额达18.48亿元。二、大力推动文化精品生产。以参加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和申报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为契机,大力推动精品生产,涌现出舞台剧本、影视剧本、长篇小说、歌曲等16项文艺作品。迷胡现代戏剧本《拥抱阳光》获得省委宣传部资助支持,秦腔现代戏《桥弯弯月圆圆》荣获第五届陕西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广泛开展节日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和乡村文化,先后举办了春节和七一晚会、摄影展、书画展、文艺演出等活动。组织开展了全市民间文化艺术节和“五二三走进军营”采风慰问活动。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变“三下乡”为常下乡。

  【调查研究和信息工作】一、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精心组织开展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创新宣传思想工作”专题调研活动,形成八十多篇优秀调研成果。《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力--澄城县开展解放思想、全民创业活动的调查》在《陕西宣传工作》上刊发,《社会公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分析报告》获陕西省党校系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二、积极筹划做好网络管理工作。对全市网站建设情况和相关行业如何开展网络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撰写了《关于我市网站发展情况及加强网络管理工作的调查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确立华山网为新闻门户网站,建立了一支覆盖全市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先后发布各类新闻稿件、图片二千多篇。三、认真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围绕中省重大决策、“两会”和四川汶川大地震、奥运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等,做好社会舆情和网上舆情的研判分析和报送,报送各类信息70多篇。(杨永红)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