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
发布时间:2010-06-01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区委书记 赵润民(8月离任) 魏稳柱(8月任职)

  副 书 记 魏稳柱(8月离任) 杨炳拓 张普选 周新民 张培营

  区纪检委书记 张普选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清才

  副 主 任 孟汝钧 陈英杰 张学舟 周荣川

  区   长 魏稳柱(9月离任) 杨炳拓(9月任代区长)

  副 区 长 安申生 徐月凤 王锁牢 雷立新 张斐 张锋 郑颖晖 张志斌 徐俊(9月任职)

  区政协主席 梁向东

  副 主 席 于凤侠 张苏良 牛焕萍 冯建平 李由

  【经济概况】2005年,临渭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和工业强区两大战略,毫不动摇地抓好以渭北产业园建设为重点的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以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三项重点工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年辖区生产总值完成54亿元,较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9.68亿元,第二产业完成22.15亿元,第三产业完成22.17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9%、15.9%和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9亿元,增长11.35%。区级财政收入完成5045万元,较年初预算超收54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171元和2160元,较上年增长8.16%和7.2%。

  【项目建设】扎实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紧紧围绕国家的投资方向和产业政策,坚持基础设施项目与产业项目并重,争取国家投资与招商引资并举,动员全区上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形成了全区上下以项目建设促进大投入,以招商引资促进大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年辖区固定资产投入完成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34.82%。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新建项目抓开工”的思路,全面落实区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责任制,强化协调服务,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区23个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年度投资计划3.77亿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退耕还林工程、农村人饮解困项目、农机市场建设、道路改造等12个项目按期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列入市级的6个重点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良好,陕西量子高科二期扩建项目国外进口的四台冻干机安装到位,现代中药生产线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恒盛诺德水处理剂生产线项目主车间建成,软包装彩印及激光打印磨粉系列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两个车间建成并投入生产,荣发国际家居汇展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招商引资】坚持小分队作战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实施上门招商,先后多次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进行招商活动,全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2个,总投资2.97亿元,其中6个项目开工建设。争取国家投资成效明显。围绕国家的投资方向,逐部门落实责任,及时加强与省市的沟通衔接,多渠道争取上级资金,全年共有教育危房改造、农村卫生、农村能源建设、基层司法所建设、基层派出所建设等111个争取国家投资项目获得批准,落实到账资金1.1亿元,争取扶贫专项贷款项目10个,落实资金2540万元。

  【渭北产业园建设】按照建设渭南新市区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适度超前、完善功能的原则,先后投入资金3500万元,完成了园区1.88公里道路建设工程、10KV工业专线工程、4.3公里给排水工程、路灯安装工程以及渭清路东侧、工业大道绿化工程,进一步增强了园区发展的承载能力。按照优惠的政策招商、优良的环境引商、优质的服务安商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了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园区管理办法,为入园提供全程优质“保姆式”服务,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果。到2005年底,园区正式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6.18亿元,其中路易食品有限公司、海普药业公司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

  【投资与发展环境】坚持把治理和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不断改善投资硬环境,大力优化投资软环境。罕固路、张觅路、凭韩路等总计36.54公里水毁路段全面修复,通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配合市政府实施的“两桥两路”、渭清路、乐天大街拓宽改造等建设项目即将建成,投资硬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不断加大投资软环境建设力度,深入推行治理投资与经济发展环境七项制度,坚持实行治理投资环境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干扰破坏投资环境案件查处制、定期检查和通报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入贯彻和实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减少办事程序,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先后组织查处干扰破坏投资环境案件11起,维护了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取缔了一些制假售假窝点,收缴和销毁了一大批假冒伪劣产品,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精心组织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

  【农村经济】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目标,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经济活力。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着力培育壮大和发展特色农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进一步增强了农民发展市场农业的积极性。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6.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粮食总产达到36.16万吨,油料作物面积5473公顷,总产10317吨,棉花面积10773公顷。果菜产业稳定发展,品质品种结构讲一步优化,商品率进一步提高,果业面积达到9340公顷,蔬菜面积发展到8240公顷。

  【畜牧产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畜牧产业发展进入规模扩张的新阶段。坚持把做大做强以奶牛为重点的畜牧产业作为重点来抓;强化政策引导和生产服务,全力推进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区奶牛存栏达到13062头,全年新增奶牛3077头,新建奶牛养殖小区5个、现代化挤奶站9个,全区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奶牛养殖小区和现代化挤奶站分别达到19个和21个。肉牛发展到10.27万头,较上年增长5%,肉、奶产量分别达到2.91万吨和2.96万吨,较上年增长12.94%和13.2%,全区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74亿元,同比增长12.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畜牧防疫服务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区畜牧防疫服务中心和8个乡镇畜牧防疫分中心全部投入运行,区、乡、村三级防疫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奶牛免疫率、建档率和挂标率均达到100%。率先推行奶牛保险财政直接补贴,奶牛养殖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面落实禽流感防控措施,防疫密度达到了全覆盖、无死角,有效预防了禽流感的侵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共完成整片造林2933公顷,补植绿化通道90公里,四旁植树240万株,育苗30公顷。信用村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区创建信用乡1个,信用村113个,发展信用户49546户,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取得较快进展,电子农务网迅速建成并启动运行,覆盖面逐步扩大,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及时快捷的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深入实施,一大批农业科学实用技术得到推广。放手发展各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全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42个,农民的组织化和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顺利通过市级验收,改造中低产田1333公顷,投资1495.11万元,建成优质小麦基地3万公顷。扎实组织实施水保治理,西部农村人钦解困等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水保治理9平方公里,防氟改水项目建成调蓄池9座,新建泵站1座,维修泵站9座,铺设主干道91.1公里,西部人钦解困工程新打机井22眼,铺设管道333.2公里,新建水塔3座,有效地缓解了项目区人畜饮水困难。

  【工业经济】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紧紧抓住渭北产业园建设、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扶持骨于工业企业发展三个重要环节,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和服务,促其做大做强,加快建设渭北产业园,加速引进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现代型、科技型企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6.47亿元,同比增长4.71%。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7.49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增加值2.36亿元,增长10.3%;工业品产销率达到91%,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企业改革稳步推进。紧紧围绕建立现代企业的目标,积极促进已改制企业的规范管理,加强对已改制企业的指导,促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现代化经营水平,增强了改制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活力,企业经营效益明显好转。坚持因企施策,采取整体出让、承债兼并和置换等方式,加快对未改制企业的改制,重点指导商贸系统的糖酒公司、药材公司,物资系统的金属材料公司和建筑材料公司,采取职工出现金股方式进行改制,取得了良好进展。充分利用国家的诉讼减债政策,积极帮助企业核销历史债务,全区共累计核销历史债务3.95亿元,其中当年核销历史债务5700万元,骨干工业企业的整体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按照“分类指导,因企施策”的原则,继续坚持实施区级领导、部门领导包联帮扶骨干企业制度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派驻政府特派员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引导和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有力地促进了青岛啤酒渭南公司、量子高科、华扬太阳能等骨干企业的快速发展,全区以食品饮料、医药化工、有色冶炼等特色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集群式发展态势。

  【财税工作】财源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抓支柱、培骨干、带群体”的思路,精心编制和组织实施年度财源建设计划。以附加值高、拉动力强、对财政贡献高的项目为重点,着力培育发展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抓好财源建设,财源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建立了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夯实了各乡镇办、各部门抓财源建设的责任,税源规模不断扩大。精心组织财政收入。按照新的市区财税体制,不断完善税收属地化征管制度,积极开展了税源调查工作,进一步强化了税收基础工作。加强薄弱环节管理,强化税务稽查,堵塞征管漏洞,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的不法行为,全面落实抓收入责任制,财税部门抓收入积极性明显提高,全区工商税收保持按月均衡入库。认真研究制定了《政府采购工作程序》等制度,政府采购实现了管购分离,采购范围不断扩大。全年共完成政府采购2220万元,节支350万元。按照“比例适当,集散有度,收支合理,使用得当”的原则,出台了新的非税收入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非税收入资金统管工作,加大预算资金调剂力度,实行有收入部门按比例调剂资金办法,实现了预算内外综合平衡。加大对国债资金、专项资金、国家投资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力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入开展。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千方百计加强资金调度,保证了干部教师工资的正常发放。基金会清欠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全年共清收各类基金会欠款510万元。

  【劳务输出】加强劳务输出的宣传引导,培养树立了一批劳务输出典型,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外出务工的热情。依托区、乡、村三级劳务输出机构,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引导和服务。按照“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依托区技工学校、就业训练集团等培训机构,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分期分批进行择业观念、竞争意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全区全年新增外出务工人员39143人,累计输出劳务人员13万人,其中常年在外人员达到9万人,年创收5亿余元。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规范运行,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坚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妥善解决了“人户分离”问题,全区享受低保的困难群众面覆盖到8083户21642人,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1682.9万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先后发放失业保险金116.9万元。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济等公益事业进展顺利,及时解决好老红军、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以及农村五保户、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先后筹集发放救灾救济款417.1万元,面粉10870袋,衣物21000件,棉被1582床,城乡困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12个扶贫重点村建设进展顺利,新建移民搬迁村5个。

  【社会事业】抗洪救灾取得重大胜利。面对历史罕见的“05.10”特大洪涝灾害,认真汲取“03.8”洪灾的经验教训,及时周密部署,迅速行动,果断决策,组织发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日夜坚守防洪大堤,坚持巡堤查险,及时启动各个防汛预案,抗洪工作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实现了“大堤不决口、城区不进水、受灾不死人”的目标,把灾害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组织对全区受灾群众进行认真排查摸底,并依据受灾情况和政策,对受灾群众实施了积极有效地救济安置。水毁堤坊修复、积水抽排等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西庆屯村整体搬迁项目的设计论证工作已完成。积极主动参与中心城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集中开展无主垃圾清理活动,累计清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的无主垃圾120余万立方米。投资400余万元硬化村(居)民巷道28条4万余平方米,补修道路20条4400平方米,建成改厕示范村2个。市场建设工作顺利实施,襟尤路钢材市场和民生街马路竹器市场已顺利搬迁,西南京路农贸市场已全面启动。积极配合市上实施整治主次干道乱建、占道经营和明火亮灶治理、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拆除违章建筑等工作,深入开展市民文明、卫生意识宣传主题教育活动,使城市文明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健全。人口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613户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列奖励扶助。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良好,13个危改项目已全面完工,32017平方米危漏校舍得到维修改造;30495名农村贫困学生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高考取得好成绩,全区专科以上上线人数达到8324人。国土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得到较好落实。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集中整顿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文化市场进一步净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城镇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城区计划免疫工作达到了全覆盖,农村基础卫生服务网络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全面启动。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形势稳定,新《信访条例》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有序开展,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得到有效控制,全区社会稳定。

  (张勇)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