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工作
发布时间:2010-06-03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中共吉祥坊体育 委政法委员会

  书 记 乔晓陆

  副书记 史保全 张秋梅 程忠义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一是层层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强化“属地管理”原则和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意识,特别是通过严格责任追究的办法促进了维护稳定责任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的落实。二是认真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以乡镇党委、政府牵头,基层公安、法庭、司法、民政、计生、土地、妇联等部门参与的乡镇司法调解中心体系。全市共调处民间纠纷23298起,调处成功率97%以上。坚持和完善了市、县、乡三级排查调处工作报告制度。全市共排查出影响社会稳定突出问题事件881起,调处791起,调处率为89.8%。三是集中处理涉法上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共摸底排查涉法上访案件159件,其中进京访39件、赴省访28件、在市县访92件,现已全部办结。息诉案件共111件,占总排查数的70%。接省上交办和排查涉法涉诉案件80件,其中进京56件、赴省20件、来市4件。对排查出的案件,迅速落实办案单位、办案领导、办案人员、办结时限。共办结案件77件,办结率为96%,息诉罢访率为54%。四是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制定了《吉祥坊体育 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预案》(渭市办字〔2004〕82号),落实领导、落实工作措施,形成了能够快速反应的机制。全市共发生群体性事件360起,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这些事件都得到了妥善处置。五是突出重点,全力做好8023部队退役人员及复员干部的稳定工作。全市共有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1325名,复员干部34名。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解决原8023部队退役军人致残致病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渭市政办发〔2004〕148号),决定给这部分人员在指定医院进行全面体检,体检费400元/人,由市、县两级财政负责解决,对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给予临时社会救济。六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把打击邪教的斗争纳入基层组织建设、“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中。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即没有发生“法轮功”人员进京外出滋事、没有发生在本地聚集闹事、没有发生电视插播事件。完成了年度教育转化任务,保证了全市社会大局稳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创建“安全渭南”活动在全市全面推开。开展了以创建“安全渭南”为主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和“移动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电视知识大赛。市综治委确定了全市基层创建“安全渭南”活动的典型后,各县(市、区)层层建立了领导包抓责任制,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使创建活动不断推进。9月上旬,召开了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对创建“安全渭南”和进一步加强治安防范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并组织市级政法各部门主要领导赴江苏学习考察创建活动的做法和经验。二是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特别是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建立了治安分析、预警机制,对影响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及时进行打击整治。适时组织了预防和打击盗窃机动车辆犯罪、命案侦破、夏季社会治安整治等专项行动,加强对重点地区和社会面的控制,破获了一批重大案件,遏制了刑事案件大幅上升的势头。全市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448件,粉碎犯罪团伙315个,严重暴力犯罪发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33%,破获刑事案件同比上升16.5%,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三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形成。初步建立了农村、城市和有关职能部门三大防控网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形成。以街面防控、社区防控、单位内部防控为主体的城市防控网络初具规模。全市11个县(市、区)都成立了专职巡警大队,在易发案地段和时段加强昼夜巡逻,提高了处理和防范能力。社区警务建设在全市全面铺开,专业巡逻、街面巡逻与社区巡逻相互衔接,有效遏制了可防性案件上升的势头。初步建立了“110”、“112”、“119”三台合一,诸警联动的治安防范处警机制。以乡镇综治办牵头,派出所为主,村“两委会”(治保会、调委会)为依托,治安中心户长为骨干的农村治安防控网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治安中心户长已达49519名,提高了农村治安防控能力。推行民警驻村、巡访、包片等制度。全市形成了治安警管村组(社区),交警管线(国道、省道),巡警管面的专业防范体系。以综治委成员单位为主的职能部门治安防控网络得到进一步加强。四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进一步加大。深入开展“警校共建平安校园”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和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警校共建平安校园的实施意见》(渭市综办发〔2004〕12号),并于9月27日在白水县联合召开了全市“警校共建平安校园”现场会,有力推进了“警校共建平安校园”活动的开展。全市1300所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和当地派出所建立了警校共建关系,加强了校园及周边治安防范工作,违法、违规学生比例较以前大幅度下降。同时,市县两级综治部门组织公安、教育、文化、工商等部门,还对学校周边文化娱乐场所和饮食摊点、交通秩序等进行了集中整治,取缔违规网吧80家,收缴违禁书刊和音像制品2万余册(张),净化了学校周边环境。为积极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市综治办组织人员对全市2001年至2003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剖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不断探索教育、管理未成年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五是表彰先进,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市委、市政府对在2004年度综合治理工作中涌现出的韩城市、白水县2个县市,临渭区杜桥街道办事处等15个乡镇办,翟永生等15名综合治理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市综治委还对临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等17个单位,临渭区信义乡陈南村等12个村(居委会),临渭区解放街道办事处西南京路社区等12个安全社区,国营陕西沙苑企业公司油脂厂等9个先进企业,大荔中学等13个平安校园,王新华等17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先进个人,曹存才等16名矛盾纠纷优秀调解员进行了表彰。

  【创造良好法制环境】积极为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一是把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检察机关共受理案件线索159件,初查159件,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49件、171人,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3件、41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626.91万元。积极开展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118个单位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防工作网络。在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韩城二期发电厂等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在金融、交通等56个市直部门、单位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系点,聘请了工作联络员,有效遏制了职务犯罪的发生。二是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12件,打击处理经济犯罪嫌疑人140名,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631.77万元,同比提高10.85%、3.7%和56.39%。三是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联系工作。司法系统为企业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83件,担任法律顾问675处,律师参与企业非诉讼法律事务案件568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服务。

  【政法队伍建设】一是认真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面完成了政法队伍集中教育整顿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端正执法思想、增强群众观念、清理纯洁队伍、提高整体素质”为主题的政法队伍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和对违规进入政法机关人员的清理、清退工作。清理、清退了不适合做政法工作的人员224人,辞退协勤警239名,纯洁了政法队伍。二是狠抓了领导班子建设。解决了一些政法部门领导班子结构性问题,配齐了缺职,提拔使用领导干部56人。三是深入开展了执法为民教育活动。普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办法,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的意见。先后发出征求意见表9868份,召开座谈会158场次,征求意见63类、709条。先后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100余种,出台便民、利民服务措施900余条,在各个重要环节上规范了执法行为,改进了工作作风。11月组建了“全市政法系统执法为民先进事迹报告团”,在11个县(市、区)进行巡回报告。四是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以提高干警素质为主线,把干警的教育培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以骨干培训为重点,举办县(市、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乡镇政法书记、维稳干部培训班2期,培训123人,共培训干警3638人次。全市政法系统干警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干警总数的77.5%,执法水平、执法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五是以人为本,狠抓了从优待警政策的落实。普遍加大了对伤亡干警、特困干警家庭进行帮扶工作的力度。县、市建立政法干警因公伤亡抚恤制度,普遍建立并落实了干警体检、年休假制度。一些部门还“强制”民警休假,组织优秀干警到外地疗养。从优待警政策的落实,大大激发了广大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六是大力表彰在“双争”(争创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吉祥坊体育 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和临渭区法院李振英分别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04年度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韩城市人民检察院等4个单位和蒲城县龙阳法庭副庭长党君宁等6名同志分别被省委政法委授予2004年度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

  (高剑平)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