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管理
发布时间:2010-06-12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吉祥坊体育 盐务管理局
  党组书记、局长   安 助
  副局长       牛新成  苏文虎
   【概况】吉祥坊体育 盐务管理局和盐业公司是1998年12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1999年3月开始组建,内设盐政管理机构、业务经营机构、质量检测机构和财务核算机构。按照“强化专营、完善体制、净化市场、提高效益”的工作思路,以食盐专营为目的,以经营管理为中心,以夯实盐业发展基础为出发点,以全面整顿盐业市场和解决盐业现实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盐政执法的职能作用,打击私盐,净化市场,积极落实盐品调拨计划,努力保障碘盐供应,逐步理顺盐业管理经营体制,不断强化食盐专营地位。全年共购进盐品2.69万吨,较2000年增加2708吨,增长11.1%;销售盐品2.91万吨,同比增长1.73%;回笼盐款1625.2万元,上交各种税利166.7万元,较2000年增长97.7%,人均上交税利2.15万元。
  【体制改革】根据省政府〔1997〕15号文件《关于改革和完善盐业管理经营体制的通知》和市政府〔1998〕88号文件《印发关于改革和完善盐业管理经营体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于2000年11月着手实施了市本级盐业管理经营体制改革。在改革中寻找出路,谋求发展。一是按照“精干、务实、高效”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定岗、定员,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二是进行了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建立并实施了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制度和结合量化考核的浮动工资制度。三是合理分流和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四是积极指导、推进县级盐业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建立起了“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合署办公”的市本级盐业管理经营载体,内设机构和人员职责明确,政企基本分开,建立了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干部管理机制和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利益激励机制,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充满活力的盐业管理经营体制。各县(市、区)均成立了直属地方政府领导的县级盐业行政管理机构和国有独资的食盐专营企业,真正实现了“职能专一、人员精干、政令畅通”的全市盐业管理经营体系,解决或缓解了划转过程中带来的职工队伍臃肿、离退休包袱沉重、企业负债率较高等问题。
  【盐政管理】贯彻“治盐先治内,治内必从严”的方针,以食盐专营、保证供应为基本目标,以打击私盐、净化市场为主要任务,以队伍建设、规范执法为基础保障,以加强盐政宣传、市场稽查为主要手段,不断加大盐政执法力度,对内加强监督检查,对外抓好市场管理,坚持追私打假,取缔非法经营,全面清理整顿盐业市场,维护食盐专营地位。一是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不断营造食盐专营宣传的社会氛围。全市共出动宣传车辆70台次,设立咨询点25个,制作宣传版面36块,刷写大型标语126条,散发宣传资料68000余份;共播出电视广告45期,播放案例5起,扩大了盐业的社会影响,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是整顿盐政执法队伍,加大市场稽查力度。从3月份开始,在全市盐业系统部署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清理整顿盐业市场、打击非法加工经营食盐的专项活动。对执法队伍进行了清理整顿,对行业内部违规经营问题进行了重点查处,对各县(市、区)盐品分装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对区域内食盐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先后清退不合格稽查人员8人,查处内部违规经营案件1起,组织市场检查1200次,查处涉盐违法案件65起,端掉私盐窝点11个,收缴私盐和各类违规盐品348.5吨,有力地维护了正常的食盐经营秩序,净化了盐业市场。三是狠抓了食盐质量的管理工作。市盐务管理局先后3次组织全市质检人员进行了新的抽样标准检测培训,补充设备,健全制度,规范了操作程序,提高了盐品质量的检测水平。
  【食盐专营】认真落实食盐专营政策,保证合格碘盐供应,努力化解经营“沉疴”,扩大销售,提高效益。一是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盐品库存结构。由年初的1.43万吨降至年底的1.1万吨,基本达到正常的库存标准,有力地促进了调拨计划和销售任务的完成。二是改革结算办法,积极改善盐款回笼状况。全年新款资金回笼率达100%,清收陈欠款106.28万元,清还银行流动资金200万元,基本达到了旧账减少、新账不欠的目标要求。三是下伸营销网络,促进复膜袋盐销售。全市建立营销网络245个,确保每个乡镇有一个专营点。坚持优质服务、电话预约、送货上门,全年共销售复膜小袋盐9000吨,确保人民群众食用合格碘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李奇峰)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