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
发布时间:2013-01-09 发布部门:市地志办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子夏(约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和或卜先生。春秋末年晋国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孔子的学生,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还是“孔门十哲”之一,比孔子小44岁。从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子夏开始在西河(今合阳、韩城一带)讲学,从学者有三百多人,还被魏文侯延请为师。关于子夏在今韩城市境设教的遗迹,《水经注》卷四中说:“细水东流,注于崌谷。侧溪山南有石室,西面有两石室,北面有二石室,皆因阿结牖,连扃接闼,所谓石室相距也。东厢石上,犹传杵臼之迹;庭中亦有旧宇处,尚仿佛前基;北坎室上,有微涓石溜,丰周瓢饮,似是栖游隐学之所。昔子夏教授西河,疑即此也……”关于子夏在今合阳县境设教的遗址,《水经注》同卷中说:“郃阳……河(黄河)水又南迳子夏石室东……”子夏一生最大的成就体现在学业方面。孔门学业分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子夏是文学科的优秀人才。在治学上他崇尚“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既要勤学博学,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和恒心。有一次,他去见曾子,曾子问他为何近来长肥胖了,他说我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所以长胖了。曾子不知,子夏继续说,我进入夫子之门,听见先生所讲述的先王的道义,心里非常向往;走出夫子之门,看见外界的荣华富贵,心里又非常羡慕。这两种思想在胸中交战而不分胜负,那时我很瘦。如今先王的道义最终取得了胜利,所以我才心宽体胖(《韩非子·喻老》)。这说明要想学业有成,必须首先战胜自身的弱点,树立远大而崇高的志向,“学以致其道”。对于学习,不分大小,提倡从细小琐碎的事情做起,因为“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论语·子张》),就是说,即使是小技艺,一定有可取的地方。子游却抓住这一点进行攻击,认为子夏之门人只配“当洒扫应对进退”。子夏反驳说:“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传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论语·子张》)认为君子之道必须循序渐进,指责子游的说法是把人等同于草木。他主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同上),把学优与入仕联系在一起,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鲁哀公曾经就学习的重要性问过子夏,他说:“必学然后可以安国保民乎?”子夏明确指出:“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之有也。黄帝学乎大填,颛顼学乎禄图,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务成子附,舜学乎尹寿,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贷子相,文王学乎锡畴子斯,武王学乎太公,周公学乎虢叔,仲尼学乎老聃。此十一圣人,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能著乎天下,名号不能传乎后世者也。”(《韩诗外传》卷五)他也强调学习一定要和实践结合起来,如他所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认为一个人如果在实际的为人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道德水平,那么也一定得肯定他有学习成绩。在他看来,好学之人应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勤学善思还是达到“仁”的有效途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这些观点,都可以看作他学习实践的总结。
  子夏不仅强调学习、善于学习,而且学有所成,时常能提出独到精辟的见解。他曾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绚烂)兮”三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即绘事不如素朴,肯定素朴而否定绘事。子夏听后举一反三,进一步向孔子提出“礼后乎”的问题,问礼是否也像绘事一样是对素朴状态的背叛。虽说子夏的这种思考有走向儒学异端领域的嫌疑,但孔子对这种勤学善思的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说子夏给了他很好的启发。有一位读史书的人读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立即发现了其中的错误,指出:“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吕氏春秋·察传》)可见子夏在学问方面的确高人一筹。
  子夏曾经出仕担任过莒父宰,有一套日渐偏离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理论。他主张“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即为官要下取信于民,上取信于君。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效劳,才能为君提出忠恳建议。认为“有国家者不可以不学《春秋》。”(《春秋繁露.俞序》)“《春秋》之记臣杀君,子杀父者,以十数矣,皆非一日之积也,有渐而以至矣。凡奸者,行久而成积,积成而力多,力多而能杀,故明主蚤(早)绝之。”“善持势者,早绝奸之萌。”(《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吸取教训,以防止臣下篡权。他还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在他眼里的君子已经不再是温文尔雅的面貌,而是一副威严冷峻之容,体现出法家精神。所以荀子骂他为“贱儒”,说他们“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荀子·非十二子》)近人郭沫若据此论定,子夏是前期法家的源头,韩非称儒分八派中不包括子夏之儒,正是因为把他当成了法家(《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
  子夏在文学方面的贡献还主要表现在传述《春秋》、《诗》、《书》、《易》等儒家经典上。《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早就谈到“子夏之说《春秋》”,《史记·孔子世家》继而指出:“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可见子夏传《春秋》确有其事。汉及后来学者多认为他是大部分儒家经典的传授者。《后汉书·徐防传》就说:“《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相传传述《公羊传》和《穀梁传》的公羊高与穀梁赤均为子夏门人。据《韩诗外传》卷二记载,子夏诵读了《书》后,对孔子汇报说:“《书》之于事也,昭昭乎若日月之光明,星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之义。弟子所受于夫子者,志之于心不敢忘。虽居蓬户之中,弹琴以咏先生之风,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亦可以发愤而忘食矣。”《孔子家语·论礼》篇亦详细记录了子夏向孔子学《诗》的情况,“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志之!’”《六本》篇记录子夏向孔子学《易》,明确表态“商请志之,而终身奉行焉。”从这些材料来看,先贤的传说决非无稽之谈,子夏在儒家经典的传述方面确有重要的贡献。
  子夏还是一个讲究气节的人,具有临难不苟、临危不惧的气概。他家境贫寒,有人劝他去当官,他凛然回答:“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荀子·大略篇》)表现了他坚持气节,不为荣华富贵所屈服的精神。另据《韩诗外传》记载,子夏曾经陪同卫君会见赵简子,赵简子无礼地“披发杖矛而见”。子夏快步上前,责斥简子说:“君不朝服,行人卜商将以颈血溅君之服矣。”赵简子在子夏凛然正气面前,只好换穿朝服以礼会见卫君。
  子夏后因晚年丧子,痛哭而致失明。他结局凄凉,穷困一生。去世和埋葬,都在今合阳县境。《水经注》卷四中说:“郃阳……其水(洽水)东南迳子夏陵北,东入河。”当地人为他修了庙,祭祀纪念。上文接着又说:“河(黄河)水又南迳子夏石室东,南北有二石室,临侧河崖,即子夏庙室也。”今韩城市河渎村清代建有子夏祠,村民姓卜,自称系子夏后裔。
  子夏虽然穷困一生,但他以文学显名当世,其学问造诣时人无以尚之。其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开启了一个新的学术流派。既培养了一批崇尚法理的门人,又传述了主要的儒家经典。历代对他极为推崇。
  东汉永平十五年(72)配祭孔子后,历代封祭不断。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卫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增谥“东阿公”,后又改为“卫公”。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