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回族
发布时间:2011-11-08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回族为渭南的第二大民族,也是渭南24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区共有回族264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1%。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区共有回族579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共有回族5754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3%。至2002年底,全市共有回族5719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71%,占全市总人口的0.1%。

  回族形成

  渭南回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东地区穆斯林国家的交往已经十分频繁,从唐永徽二年(651)到唐贞元十四年(798)的148年间,穆斯林国家派到唐朝廷的使团有37批。波斯商贾到长安的共有10多批。这些客商活动于京畿,包括同州、华州地区。唐平息安史之乱时,大食国(阿拉伯帝国)派兵4000人支援唐朝,后这些人安置在渭河两岸。他们与当地女子通婚,繁衍后代,为渭南回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元代,迁徙了大批穆斯林军士、工匠、官吏、商人、宣教士等到中原,加之伊斯兰教的传入,共同的宗教信仰,加速了回族的形成。元至治二年(1322),英宗曾下诏“免回回人户屯戍河西者银税”,回回族的称谓已广泛使用。明嘉靖万历年间,回族宗教学家、咸阳人胡登洲创办了设在清真寺内的伊斯兰经堂教育,各地回民起而仿效,至清初关中已有800余个清真寺,渭南境内亦数量可观。伊斯兰经堂教育加深了回族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民族感情。清同治年间,陕西人口已有“汉七回三”之称。同州、华州、渭南之渭河沿岸回族居住更为集中,其中渭南县有回民3万余人,聚居于良田坡、蓝家坡、西大寨、麻李滩、白杨、惠家村、孝义、仓渡、耒化、蔺店、洪家崖等村镇,在洪家崖还有回族专设的棉花市,至今当地仍有“花市”之称。同州沙苑有回村坊36个。清同治元年(1862),爆发回民起义,后被清朝廷镇压,安置于甘肃的天水、平凉、会宁、张家川和宁夏的海源、固原、泾原等地,境内回族人数锐减,但回族作为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已经形成了它特有的民族信仰、民族心理和民族特征。

  风俗习惯

  渭南的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使用的语言文字为汉语和汉字,但具有特有的风俗习惯。回族人日常生活及宗教活动中,见面都要问安。穆斯林之间的问候,问者说:“安森俩目安来以库目。”(意为真主的平安在您身上)答者说:“我而来以库闷森俩目。”(意为真主的平安也在您身上)一般是年轻者先问年长者,造访人先问被造访人,普通教民先问教职人员。回族人认为结婚是一个穆斯林应尽的责任,禁止不娶不嫁的独身主义。回族穆斯林实行民族内通婚,以双方都是穆斯林为重要条件。回族丧事主张从速从简。一般将死者称“亡人”,人死以后,一般在3天以内必须埋葬。回族实行土葬,在埋葬前,先由教民对“亡人”进行“沐浴”,然后用新洁白布(称“开凡”)包裹,男“亡人”包三层,女“亡人”包五层。将“亡人”包好后放入“塔布”(即棺木),由阿訇带领全体送葬的男穆斯林举行殡礼。殡礼结束后,所有的人共同为“亡人”送葬,到坟地后,揭开棺盖,取出“亡人”(棺木为公用,不能埋),慢慢放入墓坑,坑下由3个人将“亡人”移入墓室,再用土坯将墓室封堵,然后再封土。回族由于受汉族习俗的影响,有的在“亡人”死后7天、头月、百日、周年分别举行纪念活动,但并不强求一律。

  回族节日

  渭南的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开斋节在回历每年九月,从见新月到下月见新月的一个月里,凡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直到回历十月一日开始为开斋,届时要欢庆3天,家家宰牛、羊等招待亲友庆贺,并要做油香、馓子、油馃等多达二三十种节日食品。回历十二月十日要过古尔邦节(献牲节),节日当天不吃早点,到清真寺做过礼拜之后宰牛献牲。献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一份留自己食用,但不能出售。

  回族禁忌

  渭南的回族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等,不吃未曾诵读《古兰经》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忌讳在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短处;凡供人饮用的泉眼、水井,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澡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