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象预报
发布时间:2011-03-25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古代,劳动人民主要依靠经验预知天气变化和气候灾害。民国时期,渭南辖区的韩城龙门、华县下庙等处,由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置水文站,监测黄河、渭河水位,兼测雨量,为防御河洪提供资料。

  1952年8月,华山西峰筹建渭南境内首个气象站。此后,各县相继建立气象站(气候站)。20世纪60年代中期,气象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除为国防建设服务外,开展了农业气象服务。改革开放后,气象事业开展了以综合数值预报、气象卫星、预警系统和人工影响天气为标志的现代化服务,为防御各类自然气象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体制与机构

  1953年1月,华山气象站正式成立,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省军区。编制11名解放军战士,承担气象观测和天气电报拍发业务。8月,转为地方建制。此后,大荔、韩城、澄城、潼关、蒲城、富平、华县、白水、渭南等9县相继建立气象站(气候站)。1962年,渭南专区气象中心站成立,编制68人,实有77人。下辖潼关、华县、大荔、蒲城、合阳、韩城、白水、富平、临潼、蓝田、铜川、耀县(临潼、蓝田、铜川、耀县4县〈市〉已划出渭南辖区)等12个气象站。华山气象站直属陕西省气象局。1966年,各气象站均实行以陕西省气象业务部门为主的领导体制。是年6月,渭南专区气象中心站撤销,成立专区气象台,隶属地区农林畜牧局。1970年,地区气象台改隶渭南地区革委会和人民解放军渭南军分区双重领导。1973年,渭南地区气象局成立,编制46人(实有35人),改隶地区农林局。

  1978年12月,地区气象局改隶地区行政公署,后改隶陕西省气象局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1987年12月,除华山气象站外,各县气象站统一更名为“××县(市)气象局”。1990年9月,陕西省棉花气象服务台成立,编制18人,设渭南地区气象局内。年末,地区气象局有职工74人,各县(市)设气象局11个,另有华山气象站1个,辖区共有职工16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3人)。1995年5月,吉祥坊体育 气象局有职工182人。1997年12月,华山气象站隶属陕西省气象局。2000年,陕西省棉花气象服务台更名为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迁往西安,隶属陕西省气象局。2002年,市气象局有编制160人。各县(市、区)设气象局11个,共有职工114人。辖区计有气象职工27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0人,工程师58人)。

  天气预报

  20世纪50年代,渭南辖区气象站(台)建立初期,学习苏联经验,装备仪器,开展气候资料观测。1956年开始运用群众经验、气象谚语和动植物生理反映等办法,用有线广播发布简单的天气预报。60年代,根据“以生产服务为纲,以农业服务为重点”的气象工作方针,在农村建立了大批气象哨。7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莫尔斯无线电报机人工抄录气象电报。80年代初期,用电传打字机代替人工抄报,人工将气象电报填绘成天气图表,进行分析、判断、外推天气系统的变化,开展了统计预报。预报时效延长到48小时,开始制作关键农事季节的长期预报。1977年,配备了“711”天气雷达,随时监测雷雨、冰雹等短时灾害性天气,向有关部门发送资料,并及时通过广播和其他方式向社会发布。

  80年代,地区气象台和各县气象站先后配备了传真机,替代了人工收发电报,并可以接收中国、日本及欧洲中心的数值天气预报传真图,进行3天~15天的中期天气预报,短期天气预报的精确度提高。此后,又配备了微型电子计算机,气象卫星云图传真图也进入预报业务,测雨雷达改为定点观测,短期暴雨天气预报提高为暴雨落区预报。1988年,地区气象台开始制作长期(年、季、月)、中期(旬、周)天气预报和警报,及时利用电视台、电台和报纸发布。90年代,人工填绘天气图被计算机所取代,多数县(市)建成了天气预报、警报系统(简称“预警系统”),利用高频电子技术,在气象站(台)安装发射主机,并在平坦地形的50公里半径范围内,安装自动启闭的气象警报接收机。无人值守的地方还外接录音机自动录音,接收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1996年,辖区开通了“121”天气预报电话自动答询系统。1997年,市级气象台建设“卫星收发系统”(VSAT),各县(市)气象局建设卫星单收站(PC-VSAT),并对“711”天气雷达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天气预报的方法发展为用数学、物理等微积分方程,经大量计算制作出精细的天气预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1998年,市气象局成立天气预报制作中心。天气预报节目及时通过电视传送到千家万户。2000年,对“711”天气雷达再次进行升级改造,使雷达探测性能明显提高。“气象卫星通讯综合应用业务系统”投入使用,市、县(市、区)气象局可实时接收、处理包括卫星云图、雷达回波、高空地面实况、数值预报产品、气象传真图等各种气象资料。2002年,西安新一代天气雷达开始建设,市、县(市、区)气象局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升级改造。市气象局资料接入互联网,开发了《渭南气象信息网》。同时,与市内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联合实现“121”气象服务无缝隙覆盖。全市启动了自动气象站建设工作,建成了临渭、华山、韩城、大荔4个县(市、区)站。全市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达到了国内同类先进水平。

  农业气象

  20世纪50年代,渭南地区农业气象业务主要是农业气象要素和物候观测,专业服务以发布雨情、墒情、温情为主,配合关键农事季节的专题气候分析和气候评价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列入常年资料序列的蒸发量观测取消。

  80年代,各县(市、)气象局(站)继续坚持农业气象观测。省、地先后确定韩城、大荔、蒲城、渭南等县(市)气象局为基本农业气候观测站。同时,分别对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作物的生育期和作物地段的土壤墒情以及木本、草本植物的物候特征进行连续观测;大荔、蒲城两县全年每月在固定地段(不灌溉的自然状态地段)进行土壤湿度测定。每旬、每月末把所有观测数据传递到地、省气象局与国家气象局。此外,以农业气候区划、小麦遥感观测、作物气候产量预报、作物栽培最佳气候模式和农业气象应用技术推广为主,开展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围绕棉花生产中的气象因素开展专项服务。此后,开展了经济林果、设施农业的气象服务。2002年,吉祥坊体育 气象台成立了决策气象服务组,坚持编发《农业气象月报》、《气候影响评价》、《设施农业服务》、《农业产量预报》资料以及专题气象服务。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