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农田基本建设
发布时间:2010-12-30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平地改土

  古代,渭南境内各地农户就修梯田,打坝淤地,平地改良土壤。直至民国时期,延续不断。

  1956年,洛河工程处号召洛灌区群众利用农闲季节开展空白地平整。各县把农田基本建设纳入农业规划,组织劳力平田整地。同时,以渠灌区为重点,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是年,灌区平地4380公顷。1958~1960年,辖区两次掀起平地改土运动,大平细整,合并引渠,改进田间渠道,做到了地头有埂,路边有埝,田间有渠,亩亩有畦的要求。1961年,平整土地3.47万公顷。20世纪60年代,地、县组织群众,年年利用冬、春农闲和夏收后秋播前的农忙间隙,以50万~80万劳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1963年,富平、白水、韩城、澄城、蒲城等县先后在水利工地组织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常年从事平田整地和水利渠系配套工程。1971年冬渭南县信义公社新庄大队,创造了“挖三、填三、保留表土”的“倒桄子”平地方法,地区革命委员会在该大队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70年代,灌区平地改土,筑埂作畦,旱地则在坡地平整土地,以利保水保土。1977年7月,渭南县在良田至程家公社数十公里长的西潼公路两侧组织1万多名农民、干部和城镇职工、学生等开展夏季改土平地大会战,15天平地466.7公顷。是年,辖区11个县组织会战243处,大队、生产队会战点2万多个,参加劳动力70.56万人,占农业劳力的52.7%,平整土地3.13万公顷。1980年,辖区各灌区累计平地改土27.49万公顷。

  1981年,辖区各灌区平地2.5万公顷。同时,各县根据国务院规定,实行劳动积累工制度,每劳每年向农田基本建设投工20个。1984年,东雷抽黄南坞牛灌区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援助后,县与乡(镇)、村组层层签订合同,采用人机结合,人畜结合,大面积平地改土。到1987年12月,平地2.4万公顷。1989年10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地、县(市)两级再度组织群众开展农田基建会战。1990年春,各县采用机械拉槽,人畜结合,以机顶工,以粮折款,打破组界,统一规划的办法平地改土,整修渠道,总计平整土地7300公顷,整修渠道13888公里,并新修整修了一批抽水站、机井等。1999年,全市灌区平地改土累计达到30.95万公顷,占设施灌溉面积的84.33%。2002年底,全市平地改土累计达31.7万公顷,初步实现了土地平整,灌水均匀。

  建设旱涝保收田

  《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发布后,渭南辖区重点在洛惠渠灌区发展保灌农田。1964年,辖区有保证灌溉农田5.59万公顷。1965年,开始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1966年达到3.1万公顷。1969年,各县在灌区建设粮、棉丰产方田,实施“一平三端”(地平,渠、路、树端直)的“园田化”。1973年,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白兴武、杨存富分别到交口抽渭灌区和洛惠渠蹲点,成立粮棉丰产方田指挥部,按照“六结合”(渠、路、井、电、树、排水)的标准,大方之内再建设旱涝保收田。1978年,交口抽渭灌区建成县、社骨架道路297公里,建筑物429座;改善斗、分渠1911条,总长624公里,建筑物317座。洛惠灌区拓宽县级公路20条,以干、支渠(沟)为骨架,建成万亩(666.7公顷)以上的大方田39块,100亩~150亩(6.7公顷~10公顷)小方田5000块。

  1983年,澄城县自筹资金45万元,在石堡川水库灌区组织方田建设会战,投工251万个,建成方田小灌区324个,旱涝保收田1900公顷。1987年7月,交口抽渭灌区的官底乡被确定为陕西省方田建设试验示范点之一。1989年7月,交口抽渭灌区按照《陕西省方田建设技术标准(初稿)》开始建设高标准方田。经五年工作,到1994年5月,完成省水利厅规定的方田建设目标。总计投资1176.54万元,衬砌斗、分渠1523条,628.95公里,新修建筑物13592座,整、新修道路总长122公里,植树绿化渠道184公里,建成配套旱涝保收农田约2万公顷。渠系用水系数比以前提高0.23,节水2400万立方米,节省渠道维修工日44586个,粮食、棉花每公顷分别增产750公斤和225公斤。2002年,全市累计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16.41万公顷。

  排水治碱

  渭南境内各县部分土地排水不畅,战国时期已有涝渍盐碱记述。秦王政元年(前246),郑国渠“渠成,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史记·河渠书》),其中包括今富平、蒲城县盐碱地。农户为治理盐碱,早有挖沟排水、洗盐压碱之法。清代、渭南县有“下田则进淤”之说。民国时期,灌水洗盐亦为盐碱区农户所常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县对盐碱地分布情况开展调查,辖区共有盐碱地5.26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大荔、渭南、华县、蒲城、富平等县,其中又以大荔盐池洼和蒲城、富平卤泊滩、卤阳洼等古代盐(咸)水湖遗址处最为严重,地面“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只长盐蓬草,不长庄稼苗”。另外,华县、华阴夹槽地带和蒲城、大荔等县还有地势低洼的成片易涝大片农田,每年均遭受水渍之害。1950年3月,华县、华阴两县分别成立治河委员会,动员民工14.59万人,修建二华排水工程。1951年1~9月,出动大车12565辆,移土运石,开挖排水沟。先后移动土方111.15万立方米,石料、砂子2938立方米,开挖干沟38.7公里,建成排水闸12座。此后,年年整修,开挖支渠排涝。1956年,洛惠渠灌区开挖洛东排水工程、抑制地下水位上升,防止原生和次生盐碱地扩大。截至1962年9月,累计建成排水干沟1条、支沟5条,总长33.5公里,毛沟86条,总长148公里,总排水量4272万立方米,排盐量35.5万吨,排水面积7367公顷。1964~1965年,华县、华阴先后建成三门峡库区夹槽东、西排水干沟49.9公里,每秒排水量12.4立方米,控制排水面积2.24万公顷。1966年,大荔拓宽加深洛惠灌区干、支排水沟19.5公里,新开毛沟111条,总长166.6公里。交口抽渭灌区先后建成东、西排水干沟2条,长25.04公里,支沟8条,长69.68公里,并建成任李和柳林排水站两座,装机355千瓦,排水量为4.4立方米/秒,控排面积1.81万公顷。1972年,交口抽渭灌区建成东排、孝排两条排水干沟和排水站一座,控制面积2900公顷。大荔县洛惠灌区建成盐池洼排水系统,排水量累计6154万立方米,排盐量49万吨。1976年,渭南县渭北一带盐碱地面积达到1.7万公顷,其中明水面积666.67公顷,弃耕地353.33公顷。县上成立组织,动员群众先后建成干、支、毛沟33条,总长234.63公里,并设3个排水站,使易涝面积由3.43万公顷减至2986.7公顷,盐碱地亦由1.71万公顷降至2753.3公顷。1979~1981年,东雷抽黄灌区开始建设排水工程,控排面积1.4万公顷。1984年,洛东灌区排水建成排水系统,总长488.9公里,控排水面积3.3万公顷;洛西灌区排水工程亦趋完善,使灌区盐碱地基本得到改良。1990年,辖区共建成排水干沟12条,支毛沟1050条,总长1645公里,建筑物4904座,除涝2.86万公顷,占易涝面积的82.93%;治理和改良盐碱地3.87万公顷,占应治理面积的77.85%。此后,各灌区排水治碱工程继续完善或扩建。1994~1998年,东雷抽黄灌区建设朝邑内滩排水灌溉工程,共安装水泵15台,总装机720千瓦,抽排量2.07立方米/秒,控排面积8480公顷;排碱干渠长12.91公里,排水面积393公顷。1999年,交口抽渭灌区排涝治碱工程共计建成相排、西排、东排、南排、孝排、直排6大排水系统,干沟长87.32公里,设排水站5座,装机29台,容量4775千瓦,抽排能力为35.83立方为每秒,排水控制面积4.06万公顷。年排地下碱水8300万立方米,带走盐碱41万多吨。各灌区和低洼易涝地区除涝面积3.03万公顷,改良盐碱地4.14万公顷。辖区形成以开挖排水沟为主,实施排(挖沟建站,排水除碱)、灌(灌溉淋洗,衬砌防渗)、淤(引洪淤灌,改土治碱)、肥(平整土地,桔杆肥田)、草(种植绿肥,改善土壤)、树(植树造林,降低盐碱)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略,持之以恒,变害为利。2002年,全市累计除涝面积3.03万公顷,占易涝面积的88%;改良盐碱面积4.15万公顷,占盐碱地的79%。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