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捕捞
发布时间:2011-01-06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渔具渔法

  民国及其以前,渔具为小木船(小鹰船)和渔网。网为剌网、大拉网、春片网和夏花网以及定置撒网等,由棉、麻、丝、棕等组成,笨重易腐,使用不便。亦有少数人用钓具捕鱼。

  1959年,渭南县潼关公社成立首家国营港口渔业队。有17户社员、22名劳力,在渭河、黄河从事天然水面捕鱼。1964年,引进了“赶、拦、剌、张”联合捕鱼法。此后,又引进了“赶、拦、剌与大拉网配合作业法”,运用于水库捕捞。1971年后,潼关渔业队曾溯水到宁夏一带捕鱼。辖区共有捕捞木船5艘。1978年,发展为41艘、42.1吨。其中国营29艘、30.1吨。1979年,渭南县水产站和渭南地区石堡川水库工程指挥部先后成立捕捞队,有专业捕捞人员7人。1983年,专业捕捞人员增至56人。1984年,华原鱼种场引进静脉冲捕捞网具,利用电脉冲发生器电极产生高压直流电,驱赶中低层鱼类入网,效果显著。1987年,网具全部实现化纤化,轻便、耐腐蚀,使用寿命增长。1990年,辖区从事捕捞的人员增至95人。其中专业人员44人,兼业人员51人;有渔船77艘、38吨。1999年,全市共有捕捞人员546人,其中专业户捕捞人员96人;有渔船68艘、31吨,其中有机动渔船5艘、6吨(20千瓦),有网具1605片。2002年,全市共有捕捞人员6184人。其中,专业户1905人;有渔船69艘、32.5吨,其中,国有渔船23艘、21.5吨。

  捕捞

  渭南全境解放前,每年捕捞量在20吨左右,且全部为天然鱼类。

  1960年前后,人工养殖初期,年天然捕捞量30吨至40吨。1961年至1970年,三门峡水库蓄水,改变了河鱼回游、繁殖、生长规律,产量下降,年天然捕捞量20吨~25吨。1971年,天然捕捞量不到5吨。1978年,辖区水产品总产量137.6吨,其中人工养殖产量123.2吨,天然捕捞量14.4吨。

  20世纪80年代,水面养殖发展很快,养殖产量和天然捕捞量均有增加。1983年,养殖产量363吨,天然捕捞量42.4吨。1985年,养殖量918.2吨,天然捕捞量51.5吨。1990年,养殖量4821吨,天然捕捞量185吨。2002年,养殖与天然捕捞量分别为14759吨和258吨。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