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工程治理
发布时间:2011-01-06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西周时,朝廷即有“土宜之法”和“任土之法”,教民耕种,保水保土。战国时,今富平境内赵老峪百姓即引洪水漫地,开工程治理水土流失之先河。此后,人工不断兴修各种工程。汉代,创造了“区田法”(又名“塬田”、“区种法”),保持雨水,保墒抗旱。又在坡地用半挖半填法,修成若干台阶,时称“高田”(即现代“水平梯田”)。直至明清,预防河(渠)、土(泥)、沙、冲刷的办法颇多。民国时期,陕西省水利局提出黄河治理应注重上游拦沙、放淤,修筑梯田,田畔开沟,治理塬面。

  20世纪50年代开始,各级政府发动群众,年年兴修水保工程。60至70年代,各县按照“沟坡兼治、集中治理”的原则,治沟打坝,治坡护塬,大修“田四”,形成群众运动,涌现出了澄城县治塬护沟的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典型。1978年,辖区水保累计投资为974.78万元,用于水保工程措施的补助(含部分植树造林投入)。1980年,辖区共修筑淤地坝340座,淤地2926.7公顷,修“四田”10.68万公顷。80年代后,水保治理工程主要按流域开展。划定了工程标准,综合规划,提高质量。同时,和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相结合。2002年,全市土壤流失总量为1949.3万吨,与50年代初期相比,渭南每年少向黄河输送泥沙2601.4万吨。

  引洪漫淤

  秦孝公三年(前359),今富平县赵老峪,引濒水(今顺阳河)洪水泥沙淤灌薛镇、底店、雷古坊一带农田,变水害为水利。此后,引洪拦沙、淤地代代相沿。明代漫淤兴盛,淤漫土地已有1.2万余亩(约800余公顷)。此后,山塬各地沟口、峪口引雨后洪水淤地之风不衰,直至民国时期。

  20世纪50年代,各县、乡政府组织群众在各条沟(峪)道口修建土石谷坊,并在塬埝地打地埂拦泥拦沙,防止水土流失,尤以大荔沙苑、渭河南山支流沟口、峪道以及黄河支流沟口各乡(社)村(队)为多。洛惠灌区建成后,每年平均引水1000多万立方米,淤地约500公顷。1956年,白水县雷牙乡沟南村打坝修地,曾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题词的“先进单位”奖旗。1958年,富平县在赵老峪流域(119.17平方公里)的沟内建立3座土坝,淤地400公顷~533公顷。1962年,陕西省水土保持工作站将赵老峪作为引洪漫地定点试验站,漫淤面积增加到2367公顷。1972年,富平县改峪内临时建筑物为永久性建筑,新筑混凝土坝一座,开挖东、西两条引洪渠,扩大漫淤地3816.7公顷,使顺阳河到石川河的40公里河段皆漫成平地。从此,石川河不再向渭河输入泥沙。1978年,辖区修建淤地坝310座,淤地3120公顷。

  80年代,引洪淤地工程仍在适宜地区采用,多以小型为主,与坡沟谷坊结合修建,并在河滩适宜地区造田。1990年,辖区累计建成淤地坝1462座,淤地3053公顷。1999年,全市累计建成淤地坝1543座,沟底修土、石谷坊1045座,淤地3030公顷,造田造地5320公顷。此后,推行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引洪漫地、打坝淤地和造田造地减少。2002年,全市累计建成淤地坝1598座,土、石谷坊1522座,淤地2900公顷,造田造地5193.3公顷。

  沟头防护

  渭南境内修筑沟头防护保埂固土始于西周。是时,用于防旱除涝的田间水道形成,“十夫有沟,百夫有洫”(《考工记·匠人》)。后世因风雨侵蚀日趋加剧,祖辈创造出土石质高埂,节节拦蓄,分散迳流的办法防止沟壑延伸。清末,韩城县苏东、昝村镇沿黄河的五星村、河渎村、留芳村等沟来水量大,沟壁直立,采用青砖、白灰砌墙,条石铺设进水口,架设悬臂木槽把雨水直送到沟底,消能后排出(群众称“排水哨”)。一般沟头集水面小的地方,采取修涝池、打水窖等拦蓄来水或修筑土埂、土槽,切断径流,保护沟头不再侵蚀延伸。民国时期,渭北各县塬区,几乎村村都在沟边设有沟头防护或建有涝池,切断雨水入沟道路。

  20世纪60年代,渭北旱塬和渭南台塬区群众,在塬面因害设防,修筑沟边埂、防护墙、塬边埂等封闭式沟头防护工程。1984年,辖区有500米以上的毛沟12250条,多数构筑了防护工程。据各县(市)不完全统计,修筑沟头防护工程456处;合阳、白水、蒲城、潼关4县修筑沟边埂249.1公里,防护墙21.5公里,塬边埂120公里,基本上保护了塬面沟壑不再延伸。80年代后,各地推行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户除对原有沟头防护工程继续维修保护外,推行了生物治理工程和封山育林等综合防治措施。同时,推行“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营造水土保持涵养林以及固沟保塬工程等,使大部分生态环境有所改善。2002年,全市累计修建涝池1273座,水窖49529眼,其他工程1028座。

  水平梯田

  渭南境内水平梯田始于西汉时期,时称“高田”。宋代,始称梯田,因保土保水,增产显著,农户莫不争相效法。明代,渭北各县坡地梯田已连片分布,耕作方便。清光绪年间,澄城县王庄西洛城西沟簸箕掌,9户村民连筑台田14块,面积30亩(2公顷),地边埝高1.5米~4米,总长910米,进水有渠,膛实坡缓,退水有路,逢水入塘,遇旱墒饱,百余年未曾冲垮,村民称其为“粮食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坡地兴修梯田简单易行,政府大力倡导群众修建。1957年,渭北各县建成水平梯田7666.7公顷。澄城县群众在修建水平梯田中普遍采用了“椽帮埝”(即用椽像打墙一样夯实埝地边埂)筑埂方法,并树立起杨家坡、吴家坡、太贤村3个沟坡兼治的样板。1964年,集中治理山、梁、峁、坡,修椽帮埝30多万条,总长347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665平方公里。其经验在全省旱塬区大力推广。1965年,韩城县总结出了椽帮埝“一条纪律(保留表土)、两个注意(清除杂草,结好椽茬)、八项要求(扎线要直,清基彻底,椽随线走,夯打结实,埂埝平直,留坡合理,膛土填饱,平好土壕)”的经验。有的地方还采用推土机等机械工具修筑水平梯田。1978年,辖区累计建成水平梯田4.36万公顷。1985年,渭南地区水利局制定了水平梯田修建和田埂(坎)高度、坡比以及田面宽度规格,严格指导修建。1999年,全市累计建成水平梯田6.85万公顷。2002年,全市累计保有水平梯田6.66万公顷。

  水平埝地

  古代,境内素有“一亩地三道埝,该打八斗打一石”的农谚。明代,澄城县尧头镇锁子头村西用椽帮筑埝,修成埝窝地5亩(0.33公顷),能拦蓄全村洪水。历经几代,从未冲垮漏水,人称“金盆地”。直至民国时期,各县塬区群众各自修筑埝地,抗旱保水,提高农田产量。

  1949年后,各县在30°~80°的缓坡塬地,沿等高线修成波浪状间距30米~50米不等的土埂,名叫软埝,形成四沿不出水的保墒抗旱高产田。经2~3年耕种后埂被拉平,再经人工翻埝加高加固。此后,塬区群众把塬面修成的宽幅保水、保土、保肥梯田称为水平埝地。1957年,辖区兴建水平埝地2.61万公顷。1964年,各灌区在平整土地中除要求类似水平埝地标准外,还向高标准的园田化发展。1978年,辖区共兴修水平埝地7.89万公顷。

  1985年,地区水利局颁发《水平埝地技术标准》,要求地面坡缓,水流方向与各类不同地形埝埂规范布置,促进水平埝地向标准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合阳县创造了适应水平埝地的旱作农业高产经验,实行综合投入,提高综合效益。1994年,该县建成高标准水平埝地1800块,面积1.39万公顷。2002年底,全市累计建成水平埝地10.06万公顷,另有坝地3053.3公顷。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