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育  苗
发布时间:2010-12-28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国有苗圃

  民国十六年(1927),澄城县政府建设科用县西河普济寺土地1.2公顷修建苗圃,派技师和工人繁殖中槐、桑苗,为渭南境内国有苗圃之始。十九年(1930)和二十年(1931),渭南、合阳县亦分别始设国有苗圃。二十六年至三十年(1937年至1941年),大荔、朝邑、平民3县均设立政府苗圃,供应公路、县城植树苗木。

  1949年9月,蒲城县人民政府接收了景陵、桥陵、县文庙、人和、井村等7处公地,设置苗圃5.64公顷。1950年,潼关县接收了原县农林实验场土地1.3公顷,在港口苏家村建立了国营苗圃。1951年,渭南县建立徐家堡苗圃5公顷。此后,蒲城县井村国营苗圃、韩城县开化寺国营苗圃、白水县雷牙国营苗圃、大荔县丁家湾国营苗圃相继建立,面积23.8公顷。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华阴、澄城、合阳、华县、富平5县国营苗圃亦先后建立,经营面积106.5公顷。其中白水、大荔各有苗圃两个,大荔县为机械化苗圃,面积69.3公顷。至此,县县均建有国营苗圃。

  1981年后,合阳县甘井、蒲城县城关分别建立国营苗圃,经营面积15.5公顷。1985年,辖区国营苗圃共计14个,经营面积109.9公顷,产苗4000多万株。20世纪90年代,国营苗圃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积极开展新技术育苗,推广地膜、嫁接、营养钵及ABT生根粉处理等实用技术。1998年,全市有县(市)级国有苗圃13个,经营面积86.7公顷,育苗面积52公顷。十年累计经营面积达987.1公顷,育苗406.7公顷,产苗量2488万株,年均产苗248.8万株,其中以红枣、柿子、花椒、核桃为主的经济林苗木1132万株,其余均为用材林苗木。2000年后,县(市、区)建设山川秀美、退耕还林种苗等工程。全市有县级以上苗圃24个,其中中心苗圃10个(吉祥坊体育 中心苗圃,澄城县固市苗圃、串业苗圃,蒲城县井村苗圃,潼关县县级示范苗圃,华阴市国有苗圃,华县中心苗圃,白水县富卓苗圃,韩城市中心苗圃,合阳县中心苗圃),天保苗圃4个(蒲城尧山林场苗圃、大荔县溢渡苗圃、韩城雷寺庄林场苗圃和临渭区苗圃)。中心苗圃采取承包经营,国家投资用于苗圃基础设施建设。苗木品种有红枣、柿子、核桃、杨树等造林树种和雪松、刺柏、油松、紫薇、金丝垂柳等城市绿化树种。2002年,全市14个国有苗圃有育苗地105公顷,其中中心苗圃78公顷,产苗980万株。

  农户苗木培育

  民国时期及其以前,民间已有农户自行育苗营林,尤其是柿、桃、杏、核桃以及花椒、栗子等苗木,但数量极少。民国二十年(1931),韩城北关张静山有苗圃0.73公顷。三十二年(1943),渭南县14个乡建苗圃10.8公顷,产苗79000株。三十四年(1945),华县农户育苗1.8公顷。

  20世纪50年代初期,少数农户在大田以粗放方法培育苗木,并在市场自行销售。1954年,渭南专区在大荔县沙苑地区开展大规模防风固沙造林,推行国家委托群众育苗,签订合同,按规格等级收购,少有商品性苗木经销。1956年,辖区农户培育林木种苗333公顷。60年代,集体苗木在县、社间互相交换经销。不少生产队建立固定苗圃,采用苗床直播和扦插方法育苗。1967年,集体育苗达到2100公顷。70年代,国营育苗与集体育苗相结合,育苗技术逐步实现了科学化,由粗放育苗改为苗床式、小畦育苗,并推广了“四舍得”(即舍得投资、舍得投劳、舍得投地、舍得投肥)育苗措施。1975年,辖区育苗达到6026.7公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苗木繁育向国营、集体、个人相结合的育苗方式过渡。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户育苗达到高潮,苗木自给有余,每年向外地出售苗木200万株以上。1985年,育苗7466.7公顷。此后,农户育苗成为苗木培育的主体。1990年,辖区育苗1526.7公顷。90年代,育苗技术有了较大的突破。播种、分殖、嫁接等方法和催芽、催根、容器、纸钵、地膜、塑料大棚等适用技术大面积推广。1990~2000年,全市农户育苗面积累计1.3万公顷,占全市育苗面积的88%左右。2002年,全市农户育苗2300公顷,年产苗木达到3亿株。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