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路建设
发布时间:2011-01-10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渭南境内公路交通始于民国九年(1920)修建的西(安)潼(关)公路。此后,相继修建了渭(南)宜(川)、三(原)合(阳)、渭(南)白(水)等6条公路。1949年,渭南全境解放前,辖区通车公路796公里,全部为土路,晴通雨阻。

  20世纪50年代初,辖区修复了被战争破坏了的公路,并改造路面。1953年,渭南养路工区试铺渭(南)韩(城)公路渭南至故市段18.6公里煤渣路面。60年代,西(安)潼(关)公路和渭(南)韩(城)公路部分路段改线,并且铺筑混结石路面。70年代初,国道、省道干线公路铺设成黑色路面。1978年,通车公路3504.6公里,其中黑色渣油路面940公里。80年代,公路建设进入现代等级阶段,大量铺设黑色路面。1985年,辖区通车公路4608.69公里,其中,干线(含专用线)745.19公里;二级公路26.46公里,三级公路1756.92公里,其余为四级和等外公路。1994年,中共渭南地委、渭南行署决定对国、省干线公路推行二级标准化改建工程。1996~1999年,西(安)潼(关)高速公路分段修建通车。〖JP2〗2002年末,全市通车公路里程5224.5公里,其中,国道334.47公里,省道434.41公里,县公路1576.6公里,乡公路2699.42公里,专用公路83.25公里,高速公路96.35公里。〖JP〗

  国道公路

  民国八年(1919),陕西督军、省长陈树藩等联络当地官绅拟在原西安至潼关大车道的基础上修筑西(安)潼(关)公路。九至十年(1920~1921)由陕西路工局调用驻军、征用民夫开始拓宽、整平。十一年(1922)8月,正式通车,全长170公里,渭南境内120公里,是为陕西第一条公路。十二年(1923),为防止铁轮大车轧坏路面与公路平行另辟一条大车道,将原路加宽,路面设置界沟,分道行驶汽车与大车。十七至十八年(1928~1929),驻陕冯玉祥部队令沿线驻军和各县征用民夫对西安至华阴县岳庙镇间140公里进行一次较大的整修,路基最宽处达9米,最大坡降8%。民国三十六年(1947),西(安)潼(关)公路被国民政府首次定为国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曾多次划分和调整国道公路。2002年,全市共有国道3条,计430.17公里。

  310(连云港--天水)线渭南段。全线从江苏省连云港起至甘肃省天水市止。西安至潼关段俗称西潼公路。渭南境内段西起临潼与渭南交界处,经临渭区、华县、华阴市、潼关县至坡头南村出境,共计106.73公里。1956年,该路被列为国道郑州--兰州线的一段。1958年,由于三门峡水库修建而改线南移。新线距老线平均距离2.5公里,长99.88公里,于1962年5月通车(原老线改称老西〈安〉潼〈关〉公路)。1968年,被列为国道西安--连云港线的一段。1971~1976年铺设油路。1981年,被列为310国道连云港--天水线的一段。后经几次改造部分为二级路面。1999年全线为二级路面。

  108(北京--昆明)线渭南段。全线北起北京,南至云南省昆明,渭南境内称渭(南)大(荔)韩(城)公路,西南起渭南,经故市、羌白、大荔、露井、合阳、韩城,终点为晋陕交界处的禹门口,全长为209.64公里。其中,渭南至合阳蔡庄段称渭(南)合(阳)公路,长114.31公里,交汇于西(安)禹(门口)公路171公里处。该路段始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由陕西省建设厅征集民工在原大车道基础上拓修改建而成。二十六年(1937),续修韩(城)龙(门)公路,由韩城西北行、过下峪口至龙门(禹门口),全长34.6公里,翌年通车。1953年进行路面改修。1964年铺成煤渣、砖块、沙砾路面。20世纪70年代初,改为黑色路面。1981年划为国道,为二、三级路面。1998年,全线为二级路面。

  210(包头--南宁)线渭南段。全线南起广西自治区南宁,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包头。陕西西安至宋家川段称西宋公路。渭南境内由富平县入境后沿石川河西岸的青岗岭过淡村、觅子,由洪水乡出境,进入耀县通达延安,长24.95公里。该段公路初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系由咸阳至榆林的马车道拓修而成。1949年5月富平县解放时,曾动员群众整修。1956年被列为国道,修铺成土石砾路面。1970年,铺筑油路。1976年拓宽改造为二级路面。

  省道公路

  民国十二年(1923),陕西省道局成立后将西(安)潼(关)公路列为省道。此后,又将渭(南)韩(城)、西(安)朝(邑)、渭(南)白(水)、大(荔)华(阴)等干线公路划为省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渭南境内多次新建、整修省道。20世纪60年代,辖区内省道公路增多。1982年,共有省道7条。2002年,省道公路调整为6条,共计440.24公里,其中入网434.41公里。

  秦106(西安--澄城)线渭南段。全线从西安解放门起,过灞桥、豁口渡河,经高陵、三原县境,由富平县的吕村进入渭南境内。经蒲城县城、永丰至澄城县庄头,全线长159公里,渭南境内108.4公里。该路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系由清末驿道整修而成。1956年进行整修,铺筑石碴或煤碴路面。1969年,列为“0905工程”,为国防干线公路,动员沿线各县民工拓宽改造。1973年、1974年分段铺筑油路。20世纪90年代中期,改造为二级路面。

  秦201(渭南--清涧)线渭南段。全线从渭南开发区良田起,经故市、吝店,蒲城县党睦、陈庄、城关、翔村、罕井,白水南井头,澄城善化、冯原,再经黄龙、宜川、延川县到达清涧县,全长380公里,渭南境内118.508公里。该线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建成渭(南)白(水)公路。后在此基础上改建,续建白(水)宜(川)公路、白(水)石(堡川)公路,为关中东部与陕北连接的第二条干线公路。1974年、1976年分段铺筑油路,为三级路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绝大多数改造为二级路面。

  秦202(黄龙--洛南)线渭南段。全线由延安市的黄龙县起,经渭南境内澄城县冯原、王庄、城郊、交道、韦庄,大荔县的汉村、许庄、城关、石槽、官池,华阴市的罗敷、华阳直通洛南县,全长228公里,渭南境内105.788公里。该线冯原以北与渭清公路重复;中段为大(荔)澄(城)公路,中间与渭(南)韩(城)公路和西(安)禹(门口)公路重复。〖JP2〗南段为大(荔)华(阴)公路和华(阴)金(堆)公路。民国二十三年(1934)修建大(荔)冯(原)公路。三十二年(1943)修建大(荔)华(阴)公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续修其他路段。1962年改建,1975年至1977年分期铺为油渣路。1998年,大荔至华阴段改造为二级公路。〖JP〗

  秦107(西安环线)线渭南段。全线经西安市、周至县、户县、长安县、蓝田县入渭南境临渭区韩马村形成环线。全长399.07公里,渭南境内55.78公里。其中渭南至蓝田段系1954~1968年逐年修建的渭南--蓝田大车道扩建、改建而成,是吉祥坊体育 跨蓝田与西安市衔接的公路,也是渭北各县由商洛地区与河南、湖北省沟通的一条干线公路。1999年,渭(南)蓝(田)段24.8公里改造为二级路,2002年渭(南)富(平)段18公里改造为二级路面,其余为三级路面。

  秦304(韩城--洛川)线渭南段。全线自韩城市的姚庄坡起,经板桥、薛峰至韩城与黄龙县交界处,再经三岔、土基、槐柏直通延安的洛川县,全长177公里,渭南境内33.5公里。民国二十九年(1940),由省建设厅在原有大车道上改建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修整,为二、三级混合路面。

  〖JP2〗秦305(罕井--正宁)线渭南段。全线自蒲城县的罕井镇,经高阳镇与铜川市交界,通向甘肃省正宁县,全长140公里,渭南境内长18.27公里。2002年,全线改建成二级路面。〖JP〗

  县道公路

  民国时期,渭南境内各县虽有公路相通,但均系大车路改建,时通时断。

  1949年5月全境解放时,华阴、潼关两县有路而不通车。1954年,韩城最早建成韩(城)宜(川)简易公路。〖JP2〗1956年后,各县将大车路改建公路。20世纪60至70年代,县际公路普遍开通。1970年,县道公路通车998.52公里(含乡村公路)。80年代后,县道公路铺设黑色路面。此后,路面等级逐年提高。2002年,全市有县道45条,长1576.6公里。〖JP〗

  〖JP2〗大(荔)华(阴)公路。属省道黄(龙)洛(南)公路的中段,北接108国道,南接310国道。由大荔县城途经石槽、阳村到华阴罗敷镇,全长31.1公里,为陕西东部的南北主干道。民国三十二年(1943),由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公署修成。时因跨越洛、渭两河,过往行人车辆均靠木船摆渡。解放后多次拓修。1986年,渭南行署决定由大荔、华阴两县采取民办公助、贷款筹资、群众投工重修。1988年9月铺筑沥青路面。1998年,改建成二级标准路面。〖JP〗

  赤(水)高(塘)公路。北起华县赤水镇,穿越310国道76公里处,和陇海铁路立交桥相接,经薛底、洪水、圣山、闫村、朱张至高塘镇,全长13公里。1956年,由华县政府动员民工在原小道上修成简易公路。1958年改线。1972年铺筑泥结碎石路面,1974年铺成渣油路面。2002年改造成三级路面。

  大(荔)朝(邑)公路。西起大荔县城,途径城关、婆合、伯士,东至朝邑镇,全长16.6公里。民国二十年(1931),由马车路随弯就势加宽拓成。1959年改线,加高路基。1983年,全部铺筑渣油路面,由朝邑镇向东经古大庆关渡口通往山西,为四级路面。

  富(平)觅(子)公路。起于富平县城,至于觅子乡,全长21.3公里。1958年始修,为简易公路。1969年全线扩建,铺设碎石、炉渣路面。1975年改铺为渣油路面,有三级路面2.4公里,四级路面18.9公里。

  老西(安)潼(关)公路。系西潼公路改线前的干线公路。西起渭南东关,经华县的赤水、东赵、县城西关街、罗纹、莲花寺、柳枝,华阴的左家堡、敷水、西岳庙、泉店,潼关的吊桥、港口至陕西河南交界的西北村,全长75.3公里。1960年,西潼公路新线通车后,不再成为干线,但仍为渭南至潼关间重要道路。此后,多次整修形成宽6米的砂土路面。1978年后拓修改造,1983年华县、华阴段建成渣油路面。2002年,全线改造成二、三级路面。

  乡村公路

  民国以前,渭南辖区除部分乡(镇)村有大车道外,多为畜力驮道或人行小路,丘陵、山区为小路相连,出行不便。

  1956~1958年,各县重视乡村道路整修。20世纪70年代,各县和人民公社推行农村大地园田化,普遍规划整修道路。1975年,辖区实现社社通公路,但大部分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80年代后,乡村道路建设质量提高,尤以山区、丘陵地区乡(镇)村为著。1990年,辖区有乡村公路233条,通车总里程2347.9公里,其中等级路2228.5公里,三级及其以上501.45公里;晴雨通车里程971.7公里。2002年,全市有乡村公路312条,通车总里程2699.42公里,其中二级公路7.55公里,三级公路104.7公里,四级公路2433.62公里,95%以上晴雨通车,绿化里程1015.79公里。

  专线公路

  1958~1960年,国家为开发华县金堆城钼矿,修建了北起西(安)潼(关)公路109公里处的华阴县桃下,向南经华县港子、水岔,越秦岭老爷岭至金堆城寺坪村的专用公路,全长42公里。澄城县投资建成尧头镇至西(安)禹(门口)公路长8.1公里运煤专用公路。1961~1962年,合阳县修建了东阳河至二号矿井长3公里的运煤专用公路。1966年至1967年,修建了富平庄里五号信箱全长12.5公里的专用公路。

  20世纪70年代后,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又先后修建了一批专用公路。2002年底,全市有专线公路12条,总里程83.25公里。其中三级公路29.55公里,四级公路53.7公里,绿化里程16.71公里。

  高速公路

  1994年12月,西(安)临(潼)高速公路向东延伸,临潼新丰镇到吉祥坊体育 (今临渭区)程家乡段开工修建,1996年12月通车,全长40公里,渭南境内17.83公里。1999年1月1日,渭(南)潼(关)高速公路修通使用。西起临渭区程家,东经华县、华阴至潼关县秦东镇西北村,总投资14.1亿元,全长78.52公里。全封闭车道,沥青路面,设计时速100公里~120公里。2001年11月,阎(良)禹(门口)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该路系陕西省“米”字型干线公路主骨架中重要组成部分,概算投资57.9亿元人民币,全长176公里,渭南境内173公里。

  城镇道路

  〖JP2〗夏商时期,渭南境内有莘、芮等诸侯国城邑。西周时增加了郑、彤、GFDA1、梁、韩、彭衙等城邑。秦时,亦置有不少县城。此后,历代王朝均设有城邑,城内道路齐全。清朝末年,有府城1个、州城1个、县城9个、厅城1个。民国末期,渭南辖区有县城13个,城内道路初成规模。〖J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县城道路进行小的整修。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各县县城街道开始拓宽,部分县城区扩大。1970年,渭南县解放路成为境内第一条沥青路面。1979年改革开放后,渭南行暑所在地渭南县和多数县城道路铺设油路。1990年,有渭南、韩城、华阴县级城市3个,县城8个。1995年5月,吉祥坊体育 改为省辖地级市,城市建设规模扩大,道路拓展。2002年,全市共有县城8个,县级城市2个,地级市1个,城镇道路系统完备。总长282.28公里,其中,吉祥坊体育 城区共有主要街道18条,其中东西向7条,南北向11条;次要街道30条,居民小巷110条,总长85公里。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