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渭北人文风光带
发布时间:2011-01-20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渭南辖区渭河以北韩城、澄城、蒲城、合阳、富平、白水、大荔等7个县(市)多数地处渭北高原,文化底蕴深厚,系人文资源集中地域。其中又以名将、名相、名臣遗迹和帝王陵墓、古代建筑最为驰名。唐帝陵占全国一半以上,元代建筑占全国六分之一,有历史文化名城3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集中分布于西起白水、富平,东到韩城一线的乔山一带,呈东北西南走向,长达百余公里。

  韩城历史文化名城

  韩城在战国时置夏阳县,隋时设韩城县,为汉代太史公司马迁故里。司马迁因编修《史记》而闻名于世,被尊为“史圣”和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死后,其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310),宋代立有碑石。祠墓内有司马塑像、寝宫、献殿、山门等。其墓冢建于元代,后世人称“八卦墓”。历经明、清各代数次重修,建成了雄居高岗的祠墓和碑楼等古迹,并保存有楹联、碑刻、题书等颂扬史圣的大量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重修,加固和保护。司马祠墓所在山岗称“司马坡”,山坡及脚下已绿化、整修为陵园区,除原有文物、遗址外,还展出了现代学者研究的大量成果。太史祠东南200米处还有汉武帝行宫“挟荔宫”遗址,东北向为黄河少梁古渡。

  韩城古代建筑保存甚多。市内金城区有保存完好的古典铺石和木质阁楼一条街,长约120米,并有各类元代建筑20余处、35幢,建筑朴实完整。其中又以法王庙、普照寺、三清殿、三圣庙、关帝庙等五庙最具史学和观赏价值,均系国家及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建筑以完整的庙宇建筑为主要代表,颇具幽古谧静之风。同时,市内还有保留完整的清代村落党家村、赵家寨等多处民居村寨,古朴典雅,门、院、庭、祠、楼、碑、阁等各类建筑集中了明清及其以前各代艺术精华,被国内外学者誉为“东方人类古代村寨的活化石”,其中党家村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韩城市还有其他古遗址26处,古墓葬7处,石刻5处,革命纪念地2处。整体开发利用后,可形成景观多样的人文观赏带。

  蒲(城)富(平)帝王将相陵墓群

  渭南辖区西周后长期处于畿辅之地,为帝王将相陵墓集中分布地区。战国时,秦王政重用大将军王翦、王贲父子二人。王翦死后,葬于富平县城东北20公里处的到贤乡巨贤村,留有梅园形墓冢。汉高祖刘邦即位后,于万年县(今富平县境窦村镇东南)为其父刘灿修建“万年陵”。后世,西魏文帝远宝炬永陵、北周文帝宇文泰成陵亦先后筑于渭北高原上。其冢高大,封土宽广,供人祭祀。唐代,从唐中宗李显起,到唐懿宗李漼有十位皇帝先后筑陵园于蒲城、富平县东西数百公里的地带,俗称“唐十陵”。帝陵均以唐典制为准,陵墓依山而建,凿石为穴,筑有围墙,建有献殿、阙楼等;四面均设盖门楼,各门有精美石刻,造型有翁仲(石人)、石马、石狮、石鸟和华表等,高大雄壮,威严如仪,显示了唐代成熟的雕刻艺术成就,十分壮观。历经战乱,损毁严重,但仍具史学、文化艺术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先后分批公布为陕西省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试验性质的探测发掘和修葺,加上其他人文遗址,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渭北古代建筑群

  蒲城、富平、白水、澄城等县古代庙宇、阁楼、塔寺众多,风格各异。中华汉字始祖仓颉,相传生于黄帝时代(前30世纪),古阳武(今白水县杨武村一带)人。仓颉庙始建于东汉年间,位于白水县史官乡,庙宇、墓冢和碑石至今保存完好,为世界著名的文化遗迹。其他如澄城岳楼,蒲城文庙、寺塔、清考院、关圣庙,富平金铁佛寺等古代建筑及其遗迹均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