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结构调整
发布时间:2010-12-24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农牧业结构

  渭南辖区农业自古以种植业为主,牧业处于从属地位,直至民国末期,变化不大。

  1949年,辖区农业总产值为60451.6万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其中种植业产值为57445.7万元,牧业产值为2782.5万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95%和4.6%。种植业中,又以粮食为主,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77万公顷,其中粮食面积65万公顷,总产56.6万吨。畜禽饲养方式主要为农户家庭散养,其中,大牲畜存栏24.6万头(役畜19.7万头,占大牲畜的80%以上),猪存栏3.9万头,羊存栏1.5万只。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农业总产值虽然增长,但牧业产值所占比重一直在5%以下。20世纪70年代中期,渭南各县畜牧业发展较快,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不足5%增长至9%以上,种植业产值比重有所下降。1975年,农业总产值161354.2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33154.3万元,牧业产值15137.4万元,分别占到农业总产值的82.5%和9.4%。种植业仍以粮食作物为主,面积达到67.25万公顷,总产74万吨。畜禽饲养方式仍为散养,其中大牲畜存栏36.3万头(役畜25.4万头),猪存栏117.1万头,羊存栏48.1万只,初步改变了大家畜以役用为主的状况。1978年,辖区种植业产值和牧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80%和12.8%。

  20世纪80年代,农村商品经济加速发展,农户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和草山草场,发展畜牧业,增加收入。1985年,辖区农业总产值220811.5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75776.6万元,牧业产值30831万元,分别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9.6%和14%。是年,产肉30627吨、奶24772吨、蛋8665吨,商品生产增长,成为农户致富的主要途径。1986年后,种植业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畜牧业发展规模养殖,由传统的家庭散养走向专业化养殖。1990年,辖区农业总产值267230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217032万元,牧业产值38415万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81%和14%。畜牧业逐步形成产业。此后,牧业继续发展,农牧业互相促进,农业总产值大幅度增长。1994年,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72.8和23.1%,畜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1995年,先后建成了笼养鸡、肉牛、瘦肉型猪、奶山羊等生产基地。1996年,种植业除粮油外,果类面积达到12.7万公顷。1999年,全市大牲畜存栏38.6万头,其中,役畜比例大幅度下降。奶牛为1.02万头,比50年代初增长10倍。羊为55.1万只,其中奶山羊为26.2万只,基本上改变了牧业从属农业的附属地位,成为农业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2000年,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78.9%和14.9%。

  21世纪初,农业结构中,粮、棉、油、果、菜和畜禽养殖形成互相依存和促进的产业。200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491952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368291万元,牧业产值82127万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74.4%和16.7%。

  种植业结构

  秦汉时,渭南辖区种植业以粮、桑(蚕)、麻为主,油、菜、果等辅之。宋以后,桑园衰落。元代引入棉花后,麻类亦渐衰败。直至民国时期,境内农作物以粮食和棉花两类作物为主,其次为油、菜、果等。1949年种植业中,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之比为5.05:1。

  20世纪50年代,种植业重点发展粮食和棉花,解决吃饭、穿衣问题。粮食面积10年间基本上在69.3万至80万公顷之间,面积最多的1958年为82.7万公顷,总产最高的1956年为105.1万吨。粮食以夏粮为主,面积在55万公顷左右(1956年为53.5万公顷);秋粮29.1万公顷,其中又以玉米为主,面积占25%左右。经济作物基本上为棉花和油料,另有少量蔬菜,总面积在15.6万公顷左右。粮经作物之比为3.4∶1。此后,长期贯彻“以粮为纲”的方针,经济作物扩大不多。1970~1977年,粮食面积除1976年较小(65.3万公顷)外,其余年份在67万~72.7万公顷之间,仍以小麦为主的夏粮为主;秋粮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面积在12万公顷左右。1978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面积比为4.9∶1。粮食作物68.6万公顷,其中夏粮39.2万公顷,秋粮29.4万公顷。夏秋比例分别为57.1%和42.9%。夏粮中夏杂粮减少,秋粮中玉米20.4万公顷,占69.4%,谷糜、豆类、薯类等占30.6%;经济作物14万公顷左右,其中又以棉花为主,面积10.7万公顷,其次为油料、蔬菜、瓜果类等。此期,种植业强调计划种植,结构不尽合理,总体效益不高。

  80年代,各县(市)认真贯彻“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宜粮则粮,宜棉则棉,宜果则果”,调整粮经比例,粮田减少,增种经济作物。1985年,粮食面积56.7万公顷,经济作物扩大为15.4万公顷,其中棉花减少,油料、蔬菜、瓜果面积扩大。粮经面积比3.67∶1。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总产大幅度增长,达到157.1万吨,比1978年增加40.3万吨。此期,夏粮面积稳定在40万~47万公顷之间,其中小麦面积在36.7万~40万公顷之间,夏粮布局优化,灌区扩大了小麦面积,旱原区扩大了正茬小麦面积,生产水平提高。秋粮中,早秋粮2.7万公顷,晚秋粮20万公顷,其中玉米面积保持在10万公顷左右。经济作物棉田减少为5.3万公顷。油料、蔬菜、果类扩大,其中油料4.6万公顷,蔬菜1.1万公顷,水果2万公顷。由于布局改进,趋向合理,菜、瓜、果等效益提高,粮经产值比为1.9∶1。1986年后,各县(市)重视以果类为主的经济作物,再次调整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结构,发展高效农业。辖区粮食面积稳定在56.7万公顷以上,夏粮压缩了低产的豌、扁豆等,秋粮基本稳定。经济作物面积扩大,种植多元化发展,粮、油、果、瓜、菜等因地种植,发挥了区域优势。1990年,粮食面积61万公顷,经济作物面积17.9万公顷,粮经面积比为2.45∶1。90年代,种植业以追求综合效益为主要目标,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调整,稳定粮食面积,经济作物在优生区恢复棉花,油、果、菜均有扩大,渭北各县(市)水果大幅度发展。1995年,粮食面积51.8万公顷,夏秋粮并重,经济作物24.3万公顷,其中棉花4.95万公顷,油料4.2万公顷,瓜菜2.3万公顷,水果12.4万公顷。粮食和经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均大幅度提高,生产趋向专业化、基地化。辖区粮经面积比为2.14∶1。1998年以后,全市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果菜产业突起,并趋向优化。2000年,粮食面积58.43万公顷,其中夏粮小麦发展优质专用品种2万公顷,秋粮发展高产优质的玉米,增加红薯、豆类、名优杂粮1.33万公顷;经济作物注重发展地膜棉花、塑棚瓜菜和优质果业,在苹果生产上进行大幅度技术革新,采用精细修剪、无公害套袋技术,提高果品质量,并引进特色水果,提高效益。粮经面积比为1.86∶1,产值比重中经济作物再次提高。

  进入21世纪后,种植业中粮食生产以保障生产能力为前提,提高品质。经济作物突出区域特色,走向产业化。2002年,粮食面积54.7公顷,其中小麦发展优质专用品种4.2万公顷,定单农业1.3万公顷,秋粮发展饲料玉米、鲜食玉米等特种品种1万余公顷。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种植红薯、小杂粮2.67万公顷。经济作物24.3万公顷,其中棉花3.6万公顷,油料4.3万公顷,果类10.5万公顷,淘汰非适生区苹果、梨3.3万公顷,优生区面积占到总面积的86.7%;蔬菜(含菜用瓜)5.4万公顷,其中设施面积4万公顷;其他面积0.5万公顷。种植业产量、产值有效提高,粮经面积比为2.4∶1,产值比为1∶1.99,经济作物产值占据了大头。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