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施政纪要
发布时间:2009-10-13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大荔专署成立于解放战争时期,在干部少、工作多、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一面建立组织,调配干部;一面细心谋划,统筹兼顾。以支前为中心,结合进行了干部培训和优待烈、军、工属等工作。

 全力支前

 19495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兵团西渡黄河,配合西北野战军作战。大荔专署及所辖各县以支援前线(简称支前)为中心任务,先后成立了分区、县、区、乡、村支前工作机构,集中人力、物力,至710日,顺利完成了15万过境大军的吃、喝、住、行任务。据194984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大荔分区支前工作总报告》记载:大荔专署按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修路的指示精神,责成各县抽派干部,动员民工,分段修路、架桥、造船。全区共动员民工200439人,共计修路33条,总长697公里,路面宽8米~9米,占用土地457.2亩;架桥24座,完成投资65881.5万元(旧币);修造船只15只,完成投资19340.25万元(旧币)。竣工后,还组织了护路队,保证道路畅通无阻。

 在沿公路、马路的附近乡村设立仓库,所在村成立支前委员会,下设米面、柴炭、油盐菜等小组,分工负责,保证西进大军就地得到供应。全区共支用小麦1126274.5公斤,小米371463.5公斤,面粉1648966.5公斤;食油20309.1公斤,食盐34847.4公斤,食碱169.5公斤,粉条1469.5公斤,生猪100头,豆芽菜28272.5公斤,其他蔬菜770.5公斤;柴260837公斤,煤375607公斤;饲料878710公斤,饲草312801公斤。其他生活用品有毛巾39453条,背包1280个,碗套3752个,仁丹610包,肥皂2730块以及牙膏、牙粉、铅笔、蜡烛、扇子、香烟等。发放时各级支前组织尽量简化手续。部队住到哪村,即由该村供给,由部队发给粮、草、料票。未带粮票的,以伙食单位打条据,由村支前委员会连夜到部队团部换取粮票。

 沿大路每5里设一接待站,下设10个组,即米面、草料、油盐菜、柴炭、开水、慰劳、补洗衣服、找房子、护路、通讯战勤,迎军慰劳。全区共设招待站277个,办黑板报319块,搭彩门192个,扎彩车72辆,做光荣花43575朵、锦旗165面、慰问袋1938个。当部队通过招待站时,当地群众和学生组成的锣鼓队和秧歌队就地表演迎送,鼓舞士气。并献旗、献花、献水、送慰问品。黑板报上书写着醒目、生动的民谣:“温开水,真正美,喝起可口不烫嘴。”“同志们请喝水,不烫不凉温开水。温开水甜又甜,喝起可口不耽延。”西进大军颇感满意,曾留诗致谢:“大军向西进,路过南潘庄(今属韩城市龙门镇)。老乡送开水,招待颇殷勤。草书几个字,略表感谢心。”充分表现了军民的鱼水情深。

 培训干部

 大荔专署及下辖县、区、乡行政机构陆续建立后,行政干部严重不足。先后从老解放区调配和新吸收干部5194人。其中老解放区派来260人,占干部总数(下同)5.0%;从游击队和地下党员中提拔165人,占3.18%;留用人员480人,占9.24%;从教师和青年学生中吸收干部4289人,占82.58%。这些从不同方面汇集到一起的干部,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从老解放区派来的干部多有工作经验,忠诚可靠,作风正派,但个别人好摆老资格,习惯于靠经验办事;从地下党员和游击队员中提拔的干部,熟悉当地情况,与群众联系密切,但不习惯正规的生活工作制度;新吸收的青年学生积极热情,有朝气,爱学习,但缺乏工作经验;留用人员守规矩,但带有保甲作风。大荔专署和各县人民政府为尽快使各类干部提高政治觉悟,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扬长避短,做好本职工作,遂把培训干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干部。

 举办干训班或轮训班,培训干部。距大荔专署较近的大荔、朝邑、平民3县,由分区干校负责培训,其他各县则举办干部训练班或轮训班,进行短期训练。全区共计培训干部1712人,占32.96%

 以师带徒。在支前和生产救灾等工作中,新老干部搭配组成工作组或工作团,采用以师带徒的方式,大胆地给新干部压担子,由老干部进行指导、检查、总结。通过实践,提高新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

 会议动员。在支前工作前,各县普遍召开区、乡、村三级干部会议,讲清政策、任务和工作方法。支前工作结束后,又召开总结会,由上而下检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进行评比表彰,对个别工作不力、违反纪律的,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 坚持学习制度。县、区、乡都建立了学习制度,坚持每天早晨学政治、学政策、学时事。区、乡干部因流动性大,采取定期集中学习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

 优待烈、军、工属

 1949年,大荔分区共有烈士家属、军人家属、供给制工作人员家属(简称烈、军、工属)及荣退人员11219户(不含101日前后参军的军属)。其中烈属276户,军属5656户,工属5128户,荣退人员159户。优待烈、军、工属工作,以扶助生产为主,部分特困户给予物质帮助。对没有土地、畜力,又不能进行其他生产的老弱残疾者,帮助解决粮食、柴炭,用水派人担挑。有土地但劳、畜力不足或无劳、无畜力,则采取代耕或包耕的办法。凡包耕、代耕、运煤、挑水所计工日,以乡为单位,分摊负担。各级行政组织在支前、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和秋收、秋播工作中,对生活困难和缺少劳、畜力的烈、军、工属及荣退人员,除适当减免战勤负担和公粮外,普遍组织变工组或包耕、代耕户,实行包耕、代耕及帮工收种、修缮房屋等服务,较好地解决了烈、军、工属及荣退人员的生产、生活困难。

 各县在实行物质优待的同时,普遍重视了精神优待。给烈士举行追悼会,给特等功臣举行庆功会,分别介绍烈士和功臣的光荣事迹,提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做好优属工作的思想认识,并见之于行动。各县人民政府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演出文艺节目时,邀请烈、军、工属和荣退人员代表在前排就坐。中秋节时,发动群众给烈、军、工属送瓜果,送月饼。许多军属、工属表示要写信告诉服役和在外工作的亲人安心服役,努力工作,报答党和人民政府的恩情。

 生产救灾

 194993日至1013日,大荔分区连续降雨40余日,黄、渭、洛3河暴涨,全区沿3河地区被洪水冲淹土地330255亩,冲走小麦84560公斤、杂粮21560公斤;倒房106550间,塌窑5234孔,倒墙315745堵;死亡260人,伤134人;死大牲畜118头,伤42头,死猪羊97只;损坏农具、灶具、家具及其他物资不胜枚举。雨涝、河洪和局地冰雹造成秋田减产二成,10万多人缺吃少穿。面对数十年罕见的灾情,大荔专署高度负责,迅即行动。一面下拨救济粮28000公斤;一面抽调干部,在地委和专署的部、科长带领下,同各县下乡救灾的干部密切配合,动员一切力量,针对各地不同的灾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救灾工作。专署号召各级干部、战士,10月每人节约1两米。分区和各县连同以前节约的粮食共捐献小麦61628公斤、杂粮12040公斤,津贴738900元(旧币),衣服157件,鞋袜185双。同时,各县号召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普遍开展互助互贷、亲友接济活动。全区群众共捐献小麦157542公斤,杂粮237720公斤,棉花1283.5公斤,衣服1168件,鞋袜933双,布803.4丈,麦草1429.5公斤,现金4002890元(旧币)。所有捐献的粮食、衣物和现金,通过民主评议,发放到灾民手中,使灾民度过了灾荒。在秋收秋播中,除动员干部、战士、师生帮助群众收秋20540亩、种麦2068亩外,组织变工组14591个,有72000余名劳力参加了变工。到10月底,完成了秋收秋播任务。

 冬季,发动群众从实际出发,开展副业生产。蒲城、大荔、白水、澄城4县,积极组织群众运煤;韩城、合阳、朝邑、平民4县,组织群众纺织、轧油、担挑贸易。山区组织群众烧木炭、采山货、解板。朝邑县还组织群众到黄龙山区用土布换粮,一匹土布可换回粮食21公斤。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安定了社会秩序。

 复修洛惠渠

 19495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贺龙发布管字第36号命令,委派彭达为军事代表,接管了水利部泾洛工程局。101日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农业厅水利局洛惠渠工程处(简称洛工处),驻大荔县城。116日洛惠渠全面复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拨发小麦750万公斤,陕西省人民政府拨发工款8.45亿元(旧币),全力支持洛惠渠复修工程。大荔专署、大荔县人民政府动员民工5000多名,开始修复五号隧洞和干、支、斗渠配套工程。受益区群众积极投工投料,修建斗渠。至12月底,大荔县许原、洛滨、平原3区共开挖西二干渠斗渠14条,计长38.05公里。195035日成立洛惠渠灌区工作委员会,大荔专署建设科科长刘崇华任主任委员,抽调30名干部常驻埝桥工地,检查指导田间配套工程。3月中旬,洛工处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开挖支渠,参加施工的有当地民工和外地灾民5230人,每挖1立方米土方付给0.75公斤小麦,多劳多得。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又使数万人度过春荒。410日,洛惠渠放水试渠。试水渠道为总干渠、西一干渠、西二干渠、东一干渠、东二干渠及15条斗渠。西北救灾委员会、大荔地委、专署及大荔县的领导参观了五号隧洞。412日,渠水流到大荔县城外,彩旗招展,锣鼓喧天,3000多人列队在城外迎水。425日、430日《群众日报》和《人民日报》分别报道了洛惠渠放水盛况。当年,洛惠渠实灌农田10万亩,总计灌溉面积达13万亩次。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