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建设
发布时间:2009-08-26 发布部门: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潼关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工业起步晚。明、清时,手工业有银炉、锡器、酱菜、竹器、砖瓦、染坊、油坊、磨坊等20多个行业。民国初年,对大量迁徙而来的移民,“每夫授田百亩,令其开荒种地纳粮”,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手工业、商业随之发展起来。民国二十年(1931)陇海铁路通车后,手工业有油漆、印染、印刷、缝纫、铁皮加工、钟表和自行车修理等30多个行业,239户,573人。民国三十一年(1942)至三十五年(1946),小麦亩产平均仅44公斤。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527万元,生产总值800万元。经过土地改革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0.9%。1963年~1965年在落实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工农业生产保持了平稳增长。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为22514万元,生产总值5000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989年后,以黄金生产为龙头,实施黄金滚动战略,加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各业发展。在继续实施“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战略的同时,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到2002年生产总值达到3.88亿元。

  潼关自古以农立业。1949年农业总产值1150万元,种植业产值占农、林、牧、副、渔总产值90.15%,林业占0.37%,畜牧业占5.11%,副业占4.32%,渔业占0.05%。20世纪80年代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13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346万元,占72.12%;林业产值674万元,占9.09%;牧业产值1255万元,占16.93%;渔业产值138万元,占1.86%。

  潼关种植业以粮、棉、油作物为主,有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194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35万公顷,总产量0.94万吨,亩产46.56公斤。棉花播种面积2006公顷,总产量360.9吨,亩产12公斤。油料播种面积186公顷,总产量129.2吨,亩产46.2公斤。1978年,粮食播种面积1.52万公顷,总产量2.2万吨,亩产97.7公斤。棉花播种面积3086公顷,总产量798.3吨,亩产17.3公斤。土地联产承包后,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棉花面积减少,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增长。2002年,粮食播种面积1.46万公顷,总产量3.05万吨,亩产138公斤。与1978年相比,面积减少586公顷,总产增加8500吨,亩产增加40.3公斤。棉花播种面积398公顷,总产182吨,亩产31公斤。油料播种面积1433公顷,总产量1411吨,亩产65.6公斤。

  全县林业用地1.37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30.89%。其中成林面积7186公顷,占林地面积52.33%。1985年后,植树造林以整片造林为主,苹果、红枣等经济林面积迅速增加。2000年后,实施“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工程建设。2001年森林面积为78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5%。2002年植树造林4566公顷,退耕还林1266公顷。

  潼关畜牧业1949年有牛、驴、骡、马大家畜5122头,其中牛3099头。1954年牲畜入股分红,到1957年每年存栏万头以上。1958年后集体饲养,发展相对稳定。土地联产承包到户后,1985年存栏1.08万头。1997年,实施“畜牧强县”战略,发展肉、奶商品生产,大家畜存栏下降,猪、羊、兔、鸡等存栏大幅增加。2002年生猪存栏12500头,羊3506只,兔6200只,鸡18.06万只。全县牛、猪、羊饲养大户60户,企业8家。肉类总产量1565吨,禽蛋总产1050吨,奶类总产200吨。

  农田水利,1949年前,全县6条自流河水,可灌溉土地52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3.38%。1950年~1956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扩建渠道6条,发展水浇地面积86.6公顷。1957年~1958年,建成库、塘185座,修水渠316条,筑栏水坝9座,新增灌溉面积75.5公顷。1976年~1980年,修复、建成大、中、小型水利工程277项,配套机井83眼。港口抽黄工程建成。20世纪80年代,实行小型水利设施承包管理。水利建设的重点是开发机井配套工程。1988年已配套机电井202眼,有效灌溉面积7527公顷。1996年后,随着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实施水、田、路综合治理,对水利设施,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强化管理。开展“百井千窖”工程建设,千方百计蓄水贮水,2002年配套机电井、窖291眼,灌溉面积826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78.5%。

  潼关的工业历史不长。1949年从事手工业146户211人,工业总产值377万元。1954年,在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8家,工厂1家。1958年以后,工业生产起伏不定,发展缓慢。至198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8909万元。20世纪80年代中期,黄金生产迅速发展,中、省、地、县及乡镇、村组兴办的国有、集体、联办工业企业相继成立。1994年全县乡镇企业5535家,从业人员19487人。2002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从业人员5398人,工业增加值11214万元,利润总额303万元,总资产51373万元,所有者权益14425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78.15%。全县工业总产值33931万元。

  工业技术紧紧围绕着支柱产业进行革新。20世纪90年代,引进生产红丹粉、黄丹粉化工染料技术,红丹粉产品技术在陕西省行业评比中获第一名,电解铅质量99.94%;引进汞炼技术,将原4克汞金炼1克成品金降低到2.8克汞金炼1克金,使金精粉品位由原来的18克/吨提高到38克/吨。2002年引进的氨基酸生产技术已投入生产。

  主要工业产品有黄金、水磨石、鼓风机、蛭石、酱菜、机砖、机制纸及纸板等。潼关酱菜1916年在巴拿马世界名特产品博览会上获奖。1997年、1999年“古潼酱菜”“万盛牌”油泼笋丝分别获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后稷金像奖”。2002年黄金产量达到8.5万两。

  潼关地处水陆交通要冲。民国十六年(1927),始有汽车运输。1962年县搬运队购回货运汽车1辆。1969年搬运队改三轮机动车、木轮车为胶轮车用于短途运输。1970年货运量700吨,货运周转量4.00万吨公里。1978年货运量1.13万吨,周转量48.49万吨公里。2002年货运量83.70万吨,货运周转量2014万吨公里;客运量52.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913万人公里。

  潼关邮电较早。清光绪十五年(1889)筹设电报局,次年开始营业。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立渭南地区最早的邮局--潼关厅邮局。2002年邮电业务总量3998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37万元,电信业务总量3361万元。

  潼关商业1949年有商户697户。1957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866.8万元,1977年为1302.10万元。1979年后,城乡个体商业发展,到199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889万元。1998年以后,因黄金生产效益下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五年在低位徘徊,2002年为18590万元。

  潼关财政因县小,规模也小。1949年收入19.5万元,1978年为234.8万元。2002年财政收入4856万元,支出6184万元。

  金融事业1949年存款总余额2.3万元,贷款总余额1.3万元。1979年后,金融系统执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原则,发放短期贷款,扶持工、农、商的挖潜、革新、改造和黄金生产。1995年机制改革,实行风险抵押贷款,控制沉淀贷款,降低了金融风险。2002年存款余额155177万元,贷款余额62287万元。

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吉祥坊体育 电子网络和大数据中心承办 网站标识码:6105000008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三贤路北段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930116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