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年鉴》编辑部

电话:(0913)2109562

传真:(0913)2109554

邮编:714000

地址: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5号办公楼3层20

吉祥坊体育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07-27 发布部门:市地志办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一、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主要途径
渭南是个农业大市,2013年小麦种植面积476万亩,玉米种植面积480万亩。全市小麦机收面积为459万亩,占种植面积的96.43%,玉米机收面积369.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7.00%。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秸秆捡拾面积分别是356万亩和51万亩,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5.50%。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秸秆青贮收获面积分别是251万亩和68万亩,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66.46%。小麦、玉米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平均达到76%。截至2013年底,全市拥有各类秸秆综合利用机械41617台,其中,秸秆还田机10891台,免耕播种机14641台,饲草加工机械15958台,秸秆捡拾打捆机81台,牧草收获机2台,青饲草收获机44台。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35个,合作社成员635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510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720台,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械690台(套),机库房面积7万余平方米。
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很大变化,秸秆这一长期作为农民生活的重要燃料已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抛弃,农作物秸秆的传统利用价值急剧下降,特别是农民从自己眼前利益出发,为了省时省钱,往往采取一把火来解决,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生物能源,还带来了污染环境、引发火灾、诱发交通事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秸秆综合利用已不单是一项技术性问题,更重要的是已成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工作。
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实现节约资源、利用资源、减少焚烧浪费、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我市小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途径还比较有限,主要有以下4种途径:
1.作为肥料进行秸秆机械化直接粉碎还田。
这种方式是目前我市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的一项主要途径。该技术主要是针对小麦或玉米收获后,留根茬或秸秆粉碎还田。其好处是秸秆直接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是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农机化新技术。2013年,全市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356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74.79%;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251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52.29%。
2.作为饲草实施秸秆机械化饲草加工。
这一技术在我市的秸秆综合利用面积上处于第二位。全市2013年小麦秸秆捡拾面积51万亩,捡拾5.74万吨,占小麦种植面积的10.71%;玉米秸秆青贮收获面积68万亩,加工玉米秸秆饲草71万吨,占种植面积的14.79%。小麦秸秆主要是小麦机收后,对小麦秸秆进行人工捡拾或机械捡拾打捆,贮藏后用于饲喂牲畜。玉米秸秆主要是进行玉米秸秆机械化饲草加工,经过铡切、揉搓、青贮、氨化后,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易于牲畜采食,也节省了精饲料。该项技术既解决了我市畜牧业迅猛发展带来的饲草短缺问题,还可通过牲畜粪便,实现秸秆过腹还田。
3.秸秆能源化利用。
该技术目前在我市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应用中所占比例较低,不足10%。主要用在沼气推广中。另外利用热裂解生物质燃油项目正在我市大荔县建设,是一项引进的新型秸秆利用技术。该项目以秸秆、稻壳等为原料,以连续的工艺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快速热裂解生产出液体燃料油、碳粉及可燃气体,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燃料,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建成15到20条万吨级生物质油生产线,全部正式投入生产,每条生产线可年利用各类秸秆2.5万吨,生产出万吨以上液体燃料油。这一技术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秸秆手工编织利用。
在我市临渭区南塬几个镇有传统的麦秸编织业,农民利用麦秸秆编织的草帽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已形成一批秸秆编织专业村、专业镇,但秸秆的需求标准高、用量少。还有利用秸秆进行工艺品加工,编织成花圃、提篮、果盘、纸篓、洗衣篮、宠物窝等实用与观赏一体的生活文化工艺品,但数量很少,没有形成气候。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我市秸秆近80%以上还田利用主要靠政府采取高压禁烧的措施实现的,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了解甚少,对秸秆利用的好处和意义认识不清、理解不深,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长远利益、社会效益以及利用新途径等方面的认识也不到位。
据专家测算,小麦每亩平均产秸秆250公斤左右,玉米每亩平均产鲜秸秆940公斤左右。我市2013年可产生小麦秸秆119万吨,鲜玉米秸秆451万吨,全年共产生小麦、玉米秸秆约570万吨。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1吨秸秆相当于3.2吨土杂肥的有机质含量,1吨秸秆含氮、磷、钾相当于15公斤碳铵、8公斤过磷酸钙和6.12公斤磷酸钾。2013年小麦还田356万亩,还田秸秆89万吨,玉米还田251万亩,还田秸秆236万吨。小麦、玉米共还田秸秆325万吨,相当于给土壤增施了4.88万吨碳铵、折合人民币2879万元,2.60万吨过磷酸钙、折合人民币1612万元,1.99万吨磷酸钾、折合人民币9512万元。全市2013年通过秸秆还田可以节约人民币1.4亿元。
2.秸秆综合利用机具价格高。目前我市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与发达地区比较相对滞后,主要是小麦秸秆捡拾打捆、玉米秸秆青贮、揉丝微贮加工等机具价格高,作业运输成本大,质优、价廉、多功能处理秸秆的机械少,现虽有较成熟的捡拾打捆机械,但因一次性投入大,作业时间短,作业量有限,加上收割后马上打捆或青贮,由于技术及原料等问题,储存存在安全和霉烂风险,损失率大,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所以投资大收益低难以被农户和企业采用,直接影响了有机户购置机具的积极性。
3.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数量少。目前在我市成型的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截至2013年底,全市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只有35个,加工饲草约138万吨。专业合作社发展慢的主要原因是运营成本高,亏损大,市场运作力度不够,深加工利用率所占比重过低。大部分企业为了减少运输成本,选择在其周围较小范围内回收秸秆,从而导致偏远地区秸秆得不到回收利用,造成较大浪费,使秸秆回收利用率降低。
三、建议与对策
1.强化宣传监管,营造良好氛围。
要使农民由不敢烧秸秆向不想烧秸秆转变,就必须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技术素质。一是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扩大秸秆综合利用宣传面,提高农民群众的认知能力。二是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制作成光盘,组织农民和农机手观看;编印成图册发放到农民手中,指导农民照着做。三是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和观摩会,把村组干部、农民和农机手代表作为培训的主体,通过新技术推广工作搞得好的村干部介绍经验,农机手和农民代表现身说法,农机、农技和农艺等有关方面专家现场答疑,进行有实践、有理论、有经验、有教训,实地实事宣传和培训。四是结合每年科技宣传月活动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宣传,引起社会关注,促进技术推广。五是目前在农民群众对秸秆利用认识上还有差距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加大秸秆禁烧工作监管力度,使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到焚烧秸秆是违法行为。这也是目前不得不采取的有效措施。
2.加强组织领导,发挥职能部门作用。
各级政府涉农的环保、农业、农机、财政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要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统筹研究、共同推进。农业、果业等部门应从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制订规划、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宣传和培训。环保、公安等部门要抓好秸秆禁烧工作,从环境保护、大气治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保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宣传和监管工作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农机部门应结合农机化项目实施,扶持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组织,引进先进的秸秆加工机械和田间作业机具,开展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精耕细作”的耕作习惯。招商部门要加大招商力度,着力引进技术含量高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价值。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出台具体的秸秆综合利用扶持补贴政策,包括企业回收利用秸秆和农民秸秆还田补助办法,对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的秸秆综合利用专用机具,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30%的基础上,再追加20%的机具购置补贴。
3.加强示范引导,扩大应用范围。
针对农民群众对新技术认识水平不高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建基地、抓试验、搞示范,通过现身说法和实实在在的典型,引导和带动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在示范推广过程中,组织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及农机作业服务队深入示范基地开展社会化服务,把新技术、新机具送到田间地头,使农民群众对新技术、新机具看得见、摸得着,消除农民群众的疑虑和后顾之忧,加快农民群众接受新技术的速度,激发农民群众学习和应用先进技术的兴趣,提高农民对秸秆利用技术的认识水平和参与意识,最终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4.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各级政府要按照市场化运作规律扶持建立一批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要在加强对其扶持、培育和监管的同时,注意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引导他们健康发展。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的专用机械给予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在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专业户、种粮大户等服务组织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进程。
(市农机局 张力民 赵五灵 汪金桂)

陕西省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主办

陕西省吉祥坊体育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临渭区东风街74号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109722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或18991680348@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我要投稿][监督员登录]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