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年鉴》编辑部

电话:(0913)2109562

传真:(0913)2109554

邮编:714000

地址: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5号办公楼3层20

重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个老话题
发布时间:2016-07-26 发布部门:市地志办 浏览次数: 字号: A| A+ [打印] [关闭]
如何夯实渭南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发展步伐?通过近三年来的调研和思考,我认为,须重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话题,顺应农业生产新形势、紧追市场需求新变化,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此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渭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回顾
与全国各地一样,改革开放后,渭南农业发展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荔等部分县市围绕多种经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建设农业商品基地等方面建立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为起始,渭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七五”期间的试点探索、“八五”期间以发展经济作物为主的推广起步、“九五、十五”期间多种经营并存的全面加快和“十一五”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深入推进等多个阶段,逐步形成了以果、菜、畜为主的优势主导产业,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先后建成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7个,国家级优质棉基地县1个,全国优质苹果基地县6个,省级奶山羊基地县4个,省级优质棉基地县5个;白水、蒲城、韩城、大荔、富平、临渭先后被授予“中国苹果之乡、酥梨之乡、花椒之乡、枣乡、柿乡和葡萄之乡”的称号;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共有家庭承包经营农户106.3万户,承包经营耕地753.9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6%;农民合作社5425家,农业龙头企业344家,家庭农场5255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38.2万户,占到全市农户总数的33.5%;年加工农产品220万吨,苹果浓缩汁生产能力达28万吨,占世界总产的15%,成为亚洲最大的苹果浓缩汁生产基地,年加工粮食140多万吨,占到粮食总产75%以上,成为西部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推进,也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健康快速增长,201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35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65元,是1985年的28倍。
分县看,大荔县是吉祥坊体育 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最早的县市之一,也一直引领着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108”(黄花菜、西瓜、花生)开始,到“九五”期间“粮棉油奠基、果菜畜富民”的第二轮结构调整,再到新世纪以来突出发展设施农业、冬枣、畜牧产业,目前大荔县已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设施农业县和全国著名的冬枣之乡。大荔县农业产业结构的持续快速调整,使得该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长期位居全市前列。白水县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从“八五”以来,瞄准苹果这个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做深,面积由1990年的12万亩发展到2013年的55万亩,人均2.3亩,发展涉果龙头企业89家,年出口苹果15万吨,实现果业总产值36亿元,全县60%以上的农户实现了“双万”目标。“白水”苹果已享誉国内外,苹果产业专业化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蒲城县是我市乃至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上世纪90年代期间依据地形地貌特点,在北部属黄土丘陵区发展苹果产业,在中部为一级黄土台塬区发展酥梨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年均增速保持在15%左右,但进入新世纪后,果业产业发展进入平台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从2001—2007年间年均增速低于10%,从2009年起该县在提升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肉鸡产业,2010年起农民收入又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连续三年增速在20%以上。澄城县是典型的渭北旱塬县,粮果收入一直以来是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单一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着农民致富步伐,农民收入在全市排名较为落后,从2009年起该县举县一致建设百万头生猪大县,坚持走果畜结合、循环发展的路子,两大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年时间,生猪存栏增长了2.2倍,果业面积新增6万亩,优果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一年一大步,从不足3000元到达5000元以上,年均增速22%,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不断坚实。2012年澄城县被评为国家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县。从以上四个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可以看出,适时分析产业现状,结合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二、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市各级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全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特色产业的主导作用越来越突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仍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调整步伐不快、生产效率不高、效益较低等问题。从农业内部结构看,2013年,我市种植业、养殖业产值分别为254亿和82亿,分别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1.0%、22.9%,而全省平均水平为60%、28%,种植业偏大,畜牧业比重较低,特别是我市畜牧业比重在全省各地市中排在倒数第四位,较宝鸡、商洛低13个百分点。从种植业内部结构看,近年来我市夏粮常年面积在480万亩左右、秋粮面积在460万亩,反映出全市近60%的耕地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而咸阳市、宝鸡市分别为55%、50%,这表明我市经济作物在种植业内部结构中比重偏小,发展空间较大。从粮食生产内部结构看,从2009年我市大力推广地膜玉米后,连续四年秋粮产量超过夏粮产量,其中,2013年夏粮产量97万吨,秋粮产量114万吨,呈现出“秋粮超夏粮,玉米挑重担”的粮食生产新格局,这表明在播种面积稳定的情况下,粮食仍有增产空间。从粮食生产效率看,尽管我市粮食总产位居全省第一,但我市小麦和玉米的单产水平分别排在全省的第4和第6,均在咸阳、宝鸡、西安之后,种粮效益较低,必须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从果业发展现状看,2013年我市果业面积260万亩、总产283万吨,与咸阳相比面积少34%、产量少46%;全市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果品面积98万亩、有机认证的仅有3万亩,这表明我市果业在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上都有大文章可做。从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看,2013年我市蔬菜面积113万亩、总产225万吨,面积虽比咸阳只少21万亩,但产量却少了162万吨;全市设施蔬菜面积仅占到蔬菜面积的40%,大路菜多,反季节、精品菜较少,这表明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空间较大。从畜牧业发展现状看,2013年我市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1.6万吨、10.5万吨、39.3万吨,肉、蛋产量基本与咸阳、宝鸡持平,但奶产量只相当于咸阳的50%、宝鸡的60%;存栏牛28.5万头、猪216.3万头、羊102.7万只、家禽1199.93万只,牛存栏与宝鸡、咸阳的差距较大;畜牧业生产方式上,适度规模养殖和规模养殖生产量占到50%以上,近一半产量还处于家庭散养的传统模式;特别是畜产品深加工能力薄弱,产业链短。这表明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总的来说,纵向看,我市果、菜、畜主导产业发展快,结构不断优化,但横向比,我市粮食比重大,果、菜、畜等主导产业仍然规模小、发展慢、效益低。这一现状也决定了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别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多年来都低于咸阳、宝鸡,尽管差距在缩小,但2013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还差咸阳973元、宝鸡811元。因此,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广大消费者的膳食结构也在逐步变化,农产品市场消费需求的结构和品质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要确保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就必须紧跟市场变化,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提升种粮效益的基础上,突出畜、果、菜三大主导产业,努力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全力打造 “陕西大粮仓、关中大厨房、西安大菜园”。
1.以推进永久“粮田”建设为根本,加快巩固“陕西大粮仓”。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渭南历来是全省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陕西粮仓”之称。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坚持产粮大市地位不动摇,把渭南这一“陕西大粮仓”装饱装足,在确保渭南人民的饭碗装着自己粮食的基础上,更多地为全省粮食安全做出贡献。2012年我市的蒲城县荆姚镇、大荔县范家镇被确定为省级现代粮食建设基地,以建设“永久粮田”为目标,建成“旱能灌、涝能排、土肥沃、产出高”的高标准农田,为全市乃至全省现代粮食基地树立样板。同时,将进一步发挥渭南作为全省最大农业灌溉区的优势,积极推进以抽黄灌区为主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计划投入36.74亿元,新增恢复170多万亩灌溉面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5万吨。在不断夯实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的同时,要进一步调整粮食生产内部结构,继续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10万吨以上,巩固 “陕西大粮仓”地位,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腾出更多空间。
2.以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为载体,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60%,有的甚至达到70%~80%以上,而目前我市仅为25%,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12个和5个百分点。自2012年以来,我们就在思考、谋划如何加快畜牧业发展。在省农业厅、省畜牧局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决定在渭南建设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并形成了《建设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的总体规划和五个子规划》。这一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省上有关部门的认可和支持,2012年11月26日市政府与省农业厅签订了厅、市共建合作备忘录,省农业厅、发改委、财政厅从2013年起每年列支5000万元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加上市委、市政府每年列支的2000万元的扶持资金,我们规划以澄城县为核心,辐射带动大荔、白水、临渭等县(区),建设具有千万头出栏能力的生猪产业示范区;以合阳县为核心,辐射带动华阴、临渭、富平等县市区,建设20万头奶牛产业示范区;以蒲城县为核心,辐射带动富平、临渭等县(区),建设亿只肉鸡产业示范区;以大荔县为核心,辐射带动华县、华阴等县(市),建设亿只肉鸭产业示范区;以富平县为核心,辐射带动临渭、蒲城等县(区),建设百万只奶山羊产业示范区,同时顺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畜牧业、畜产品和饲料加工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其中畜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5%以上;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畜牧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贡献达到3500元。自2013年初全面启动陕西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以来,全市畜牧业养殖规模迅猛扩张,生产方式加速向规模养殖发展,也吸引了新希望、正大集团等28家龙头企业来渭南投资发展,示范区建设起步快、进展好。
3.以打造陕西现代果业强市为抓手,加快推进果业升级转型。果业是我市的优势特色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目前优质果品生产基地规模小、果业品牌建设滞后,已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影响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果农收入持续增收,亟须转型升级。2013年以来,我们就在考虑如何推进转型升级,经过与省果业局及有关专家的充分调研和论证,确定了“加快现代特色果业发展,打造陕西现代果业强市”的思路,编制了全市果业发展规划, 2013年10月下旬,市政府与省果业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3个文件,全力推进现代果业强市建设。按照《规划》,我们将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先导,制定我市优势特色水果标准综合体,整合果业发展资源,在渭北海拔600米以上地区打造优质苹果生产基地220万亩,做大“白水苹果”品牌;以蒲城为中心,辐射带动富平、临渭、大荔等县打造优质酥梨生产基地30万亩,做大“蒲城酥梨”品牌;以渭北葡萄产业园区为核心,合阳、临渭、蒲城为中心,辐射带动澄城、大荔、富平等县打造优质葡萄生产基地43万亩,做大“临渭葡萄”品牌;以大荔、临渭为重点,在黄渭洛三河流域打造鲜食冬枣基地25万亩,做大“大荔冬枣”品牌;同时以大荔、临渭、蒲城为重点,在城市近郊和交通便利地区以及秦岭北麓地区发展桃李杏、樱桃、猕猴桃等时令特色水果32万亩。力争到2020年,全市水果面积发展到350万亩,优果率达到85%以上,建成绿色果品基地200万亩,有机果品基地20万亩;实现果品产值350亿元,果品出口创汇3亿美元,果业综合收入455亿元;果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贡献达到5000元,把渭南建成全国“西果东送”特色果业强市和全国特色水果主要生产基地及集散中心。
4.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支撑,实施好新一轮“菜篮子”建设。近年来,各县市区顺应市场需求,紧抓省上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和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建设的机遇,将两个项目有机结合,以设施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模快速扩张、功能日趋完善、效益持续提升,使蔬菜产业成为近年来我市发展最快的增收产业。2012年以来,按照《陕西东大门建设规划》中提出的把渭南建设成西部现代农业先行区的要求,我市编制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加快园区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见,先后命名了31个市级示范园区,落实了奖扶资金,有力地加快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步伐。同时,按照2012年7月召开的全省“菜篮子”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制定了《新一轮“菜篮子”建设规划》。下一步,要继续整合涉农项目,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大力实施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建设。以大荔、华县、蒲城、富平为核心,建设以大中棚为主的设施瓜菜园区,以临渭、澄城、白水为核心,建设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果菜园区;充分利用黄河、渭河滩涂水面资源,大力发展莲菜种植,力争到2020年全市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达到85万亩,瓜菜面积达到200万亩,建成设施基地120万亩,其中建设日光温室30万亩,标准化大中棚90万亩,蔬菜产值达到100亿元,瓜菜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贡献达到2500元,努力把渭南建成品种丰富、质量放心、配送快捷的“大菜园”。
5.以推进扶贫移民搬迁七年行动计划为重点,全力打好新时期扶贫攻坚战。通过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打胜扶贫攻坚战。对全市省定贫困线以下的84.7万贫困人口摸清底数、建档立卡、细化措施,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举措,“扶真贫”“真扶贫”。设立扶贫模式创新专项资金,鼓励探索试验,创造“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准扶贫的有效实现方式,确保扶贫到村入户。切实抓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贫困户能力提升工程,紧紧围绕片区扶贫攻坚规划,以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等十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有效整合社会扶贫资源,组建驻村工作队对全市首批715个贫困村实施全覆盖,做到脱贫任务完不成,帮扶干部不撤走。去年全面启动扶贫移民搬迁七年行动计划,用7年时间,对秦岭北麓、渭北旱塬和中部盐碱滩涂地区的5.07万户、19.67万人实施移民搬迁。
6.以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为带动,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立和完善省、市、县历史文化名村、特色景观名村、地方传统村落、美丽宜居村落名录。推广大荔、潼关等县市美丽乡村建设做法和经验,把农村像城市一样重视、一样投入、一样管理。从2014年起,采取项目捆绑扶持、夯实部门责任的方式,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利用两年取得明显成效,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到2020年形成以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特色村庄为引领,生活条件良好、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的一般村庄为主体的两级村庄体系。各县(市、区)要先选择域内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路沿线的镇村,开展“三堆”(垃圾堆、柴草堆、杂物堆)、破败建筑、建筑材料、广告标语、土葬塔碑“五整顿”活动,集中半年时间,彻底改变面貌,并尽快使之绿起来、美起来。要始终坚持把提升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坚持因地制宜,着力扶持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品牌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发展,最大限度地激活农村服务业,积极培育一批产业大村、经济强村,做好产业提升工程。到2020年形成以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特色示范村庄为引领,生产生活条件良好、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的宜居宜业村庄为主体的两级村庄体系。
综上所述,到2020年,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全市瓜果菜面积将达到550万亩,剔除复种因素,瓜果菜占用耕地在500万亩左右,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0%,粮经比由目前的6∶4变为4∶6,农民人均经济作物收入达到7500元,加上畜牧业和种粮收入,预计农民人均种养收入将达12000元,是2012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4倍,农民实现收入倍增的目标或将提前实现。
(吉祥坊体育 副市长吴蟒成)

陕西省吉祥坊体育 人民政府主办

陕西省吉祥坊体育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

吉祥坊体育 政府办公地址:吉祥坊体育 临渭区东风街74号 联系方式:0913-2109200

运维电话:0913-2109722 邮箱:wn_webmaster@163.com或18991680348@163.com

本站有些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访问,获得好的体验)

陕ICP备:11001672号-1[我要投稿][监督员登录]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