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美了柿村 富了乡亲
发布时间:2019-09-02 来源: 渭南日报

现在的生活好得很!

5月17日,华州区高塘镇柿村,脱贫的孙灵草坐在葡萄架下,言语间充满对生活的满足,对党和政府的感恩。

光伏发电,一年分红4000元。一亩猕猴桃,一年卖了2万多元。这是孙灵草去年的收入。以前,这样轻轻松松挣钱,想都不敢想,孤身女人万事难。现在,她只要坐在家里,管好多病的婆婆,农忙时稍微上点心,就能过上好日子。

好日子,来自于柿村这两年的变化。

柿村位于华州区高塘镇南2公里,由二合村、柿村合并而成。1928年,高塘爆发渭华起义,因此柿村也是革命老区,在红色革命精神引领下,人们怀揣梦想,为建设美好家园奉献力量。说起柿村名字由来,华州区民间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贾平京颇有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前,柿村常闹兵荒和匪患,盗贼猖獗。过去的人们比较迷信,忌讳“死”“难活”这样不吉利的字眼,为不受匪盗祸害,就把村子叫“死村”,让人闻之胆怯,不敢进村滋事。二合村也是如此,村里有条河叫“南河”,人们取其谐音,把“南河”叫成“难活”并以此命名为村庄名,以让人“闻而生畏”保证村子安全。

危言耸听的村名,记录着尴尬历史,也记录着百姓多灾多难的岁月。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治安好转,人们就把不雅的村名改成柿村。

虽然叫柿村,但是村里并没有多少柿子树,守旧的观念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大多群众生活困难,柿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直到2016年,党的扶贫好政策像春风刮进柿村,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某部、华州区民政局等单位的包联帮扶下,高塘镇党委、政府按照“一年扶上路、两年见成效、三年能致富”的目标,结合柿村实际,科学制定扶贫帮扶方案,制定“一好五美”乡村振兴规划。

谈到柿村扶贫产业,村党支部书记郭焕民说得头头是道:“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是猕猴桃,这可是我们村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家家户户都能在地里取钱的产业。”

猕猴桃发展于2011年。当时村民都不愿意种,对其发展没信心,最后村委会决定,支委先行种植,用成效带动群众的干劲。2015年,首批挂果的猕猴桃卖出好价钱,好品种猕猴桃一亩地竟能卖二三万元。群众看到收益,竞相种植,猕猴桃也由最初的200多亩,发展到如今的1600多亩,成为华州最大的猕猴桃产地。

“接下来,要数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某部支持发展的光伏发电站了。刚开始村民也不认可,甚至有些村干部都不相信这能行,后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某部负责人带我们出去参观,大家这才信服了。这不,去年发的电并入华州电力局,年产值达60万元,给每户贫困户分了4000元哩,这下群众高兴了。”郭焕民说。

柿村的产业不仅这两项,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某部支持下,还有清水莲菜和柿子树。清水莲菜产业园占地167.5亩,栽种清水莲菜和观赏莲,共带动88户贫困户。2018年种植,当年就收益67万元。同时,美丽荷花吸引了很多游客,使得柿村成了红色景区的又一道靓丽风景。按照“红色圣地、红色柿村、红色基因、红红火火”的理念,柿村还打造了十里柿子林风光,共栽植60亩柿子树,带动60户贫困户。如今的柿村,将成为高塘塬上名副其实的“柿村”。

回顾柿村的变迁,60岁的郭焕民百感交集:“小时候我们全家吃不饱,改革开放后,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不光能吃饱,还能吃好,吃得健康。现在群众对生活的要求也高了,村里路宽了,还建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和网络信息中心。过去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现在有保洁员每天打扫巷道。村卫生室还和323医院建立远程诊疗,群众看病更方便了。今昔相比,柿村的变化翻天覆地。”也许孙灵草的话,更能表达人们对柿村变化的感受:“以前种苞谷、小麦,卖不了多少钱。在外打工管不了家,辛苦不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每年光伏发电能分几千块,清水莲菜也能分好几千,猕猴桃收入也不错,眼前的路越走越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柿村在发展、在变化,变化最大的不仅是人们的腰包,还有观念。

“以前一家一户经济,各人自扫门前雪,村里没人管事,没人干事,也没钱办实事。如今在集体产业带动下,群众富了,彼此感情深了,开始关心集体荣誉和家园建设了。”柿村的变化,让郭焕民这个老书记充满成就感。柿村是革命老区,未来的发展,也将依托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步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今先烈背影已远,但其精神犹如灯塔,照耀柿村人民前行的步伐,使他们在党的温暖下,奋勇向前,让柿子红了高塘,让百姓生活美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