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传奇
发布时间:2019-07-01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六老汉住过的毛坯房

  饿了就在居住的窑洞前烧水啃馍

  张润元老人是六老汉中唯一还可以到林场走动看看的人

  如今的八步沙林场管护区“绿肥黄瘦”

  郭朝明(1921-2005)   罗元奎(1935-2018)   贺发林(1925-1991)   程海(1936- )   张润元(1942- )   石满(1921-2005)

  郭万刚(郭朝明之子)   罗兴全(罗元奎之子)   贺中强(贺发林之子)   程生学(程海之子)   王志鹏(张润元女婿)   石银山(石满之子)

  1983年,郭万刚放弃“铁饭碗”来到父亲奋斗的地方。看着治沙成果,他觉得,值了!

  从八步沙六老汉到受其鼓舞的古浪儿女,与黄沙斗争到底的精神遍地生根。

  八步沙三代治沙人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治理荒漠、改善生态的壮举让黄沙换新颜

  第三代治沙人郭玺的加入给八步沙带来新希望 张子恒摄

  八步沙林场在移民新村建造大棚发展农林经济



“活人不能让沙子给欺负死!”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接续奋斗,治沙不止,创造了新时代“愚公精神”的传奇。

河西走廊东端,连绵的祁连山脚下,一条由柠条、沙枣、花棒、白榆等沙生植物覆盖的绿洲,阻止了风沙前进的步伐。生命在这里孕育,绿意在这里蔓延。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3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八步沙。

八步沙位于甘肃省古浪县东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20世纪80年代,沙漠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村庄和农田推进。

1981年春天,古浪县土门乡漪泉村56岁的老支书石满第一个站出来:“多少年了,都是沙赶着人跑。现在,我们要顶着沙进。治沙,算我一个!”

石满联合郭朝明、贺发林、罗元奎、程海、张润元5人以联户的形式,组建了八步沙林场。从此,年过半百的六老汉,走上了艰苦卓绝的治沙路。

为了一门心思种树,六老汉干脆铺盖一卷住到了沙漠里。沙地上挖个地窝子,上面用棍棒支起来,再盖点草和沙子就是他们的“家”了。白天在沙漠里干活,晚上就和衣钻到地窝子里睡觉。三块石头支起一口锅,烧点开水,啃点干馍,又开始挖坑种树。

凭着保卫家园的执念,六老汉日复一日重复着种树的工作,不抱怨、不气馁、不放弃,在那片不毛之地上劳碌着、播种着。

“治沙先治窝,再治坡,后治梁。”六老汉总结出一套治沙经验。

树绿了,头发白了,疾病也来了。老汉们约定,“6家人必须有一个继承人,把八步沙管下去。”

就这样,郭老汉的儿子郭万刚、贺老汉的儿子贺中强、石老汉的儿子石银山、罗老汉的儿子罗兴全、程老汉的儿子程生学、张老汉的女婿王志鹏,接过父辈的铁锹,成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

2017年,郭万刚的侄子郭玺加入林场,至此,八步沙有了第三代治沙人。

“活人不能让沙子给欺负死!”“就是拼了命,也要把沙治住”“接续奋斗志不移”“让青春在八步沙闪光”……八步沙林场三代人在茫茫荒漠上坚韧不屈、砥砺奋进的八步沙精神真实感人。

38年来,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植树4000万株,形成牢固的绿色防护带,成功阻挡了风沙的侵袭。

2019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美丽中国相册

林草中国,有最养眼的绿色画卷,有最神奇的自然万物,有最动人的生态故事。中国绿色时报推出视觉版美丽中国相册,旨在用影像记录生态文明进程,讲述中国林草故事,展示绿水青山画卷,发现人与自然之美。

美丽中国相册,也是美丽中国史册。欢迎聚焦林草中国,捕捉精彩瞬间,把最经典的绿色画卷、最动人的奋斗故事和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中国林草建设与生态保护成果载入美丽中国史册。

美丽中国相册联系电话

010-84238571/8470

邮箱:zglssbs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