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新闻>> 市局教育要闻

市局教育要闻

【吉祥坊体育 教育局“三名+”建设工作简报】第33期富平县代表在全市“高考综合改革”“三名+”建设暨“三支队伍”全员培训工作 现场推进会上的交流材料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教师工作科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0日 14:09:43 点击数:117 次 字体:

按:2022年8月1日,市教育局召开“高考综合改革”“三名+”建设暨“三支队伍”全员培训工作现场推进会议。为进一步扩大现场推进会的交流互促、学习借鉴作用,现将富平县教育局、“三名+”共同体各代表的交流发言材料予以印发,请各县(市、区)、共同体认真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全市“三名+”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营造找差距、找目标、促进步、促提升的追赶超越浓厚氛围

青蓝相继 教学相长

聚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富平县教育局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多年来,富平县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不断创新“三名+”引领模式,群教群评,自反自强,逐个破解“教然后知困”现象,推动教师群体教学相长,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举旗定向,为“三名+”建设铺就发展大道

1.党政重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富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强县之基,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兴教之本。党政主要领导多次专题调研教师队伍建设,2022年上半年,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3次、县政府常务会6次,协调推动教育改革重点工作。近年来,投资22亿元,实施校园“369”工程。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覆盖,每年常态补充教师350名。专题召开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表彰最美教师80名、最美教育工作者20名,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2.精细管理,有效激发干事热情。成立“三名+”建设工作专班,出台《“三支队伍”高质量培训实施方案》《“三名+”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名师+”研修共同体资金补助方案》《省市教学能手培养提升方案》等文件,优化“三名+”工作顶层设计,构建以“名校+”为考核主体,“名校长+”“名师+”“+校”“+校长”共同考核的“双向一体化”考核机制和教能培养长效机制,每年设立1000万元教育发展基金,用于发放班主任津贴、骨干教师培养、教师培训、表彰奖励等。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落实“名师+”研修共同体工作补助和“名校+”“名校长+”、教学能手考核奖励资金,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

3.加强培训,提升队伍业务素养。坚持“在岗研修与离职学习、集中培训与个人研修、线上与线下、域外跟岗与域内分享、专家讲座与实践体验、团队研讨与个体反思、综合研训与专题突破、学习过程与效果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三级大教研”体系,实施“三支队伍”培训“百千万”工程,聘请域外高校、教科研机构、专业培训机构“百名专家”走进富平,依靠域内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千名骨干”领航示范,利用“暑期学习”“专题培训”“域外跟岗”等机会,精准化培训不同专业层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段类型“万名教师”。近两年,组织实施县级专题培训38项,665名高中骨干参加新高考培训,1506人参加中省市培训,4155人观看“互联网+学科单元”专题讲座,4900余人参加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研讨会,校级培训1.6万人次,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二、掌舵领航,为“三名+”建设注入丰富内涵

富平县在总结推广学区联盟建设、“三级三类”骨干队伍建设、名师共同体建设、丹阳绵阳跟岗交流学习等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学科覆盖、全员参与”的思路,构建以“名校+”为核心、以“名校长+”“名师+”为两翼的“一核两翼”推进模式。先后建设县级“名校+”教育联合体19个、“名校长+”发展共同体12个、“名师+”研修共同体49个、“名班主任+”研修共同体21个,建设校级“名师+”研修共同体180个,参与人数4500余人,开展活动1200余次。

1.发挥名校排头兵作用,上加下引,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优质学校。县域名校围绕“名有其实,+有其质”的工作思路,通过“五统筹、四保障”工作举措,充分发挥“上加下引”的纽带作用,名校相继上加省内外、市内外名校20余所。其中富平中学与高新一中达成“云校双师+”战略合作,莲湖学校与浙江温州大学附属学校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富闽幼儿园与西安西缆幼儿园开展“班本课程初探分享”研修活动。名校按照“合作交流”“一长多校”两种模式,带领“+校”积极开展观摩学习、联合教研、课堂交流、德育共建等活动,“名校+”教育联合体工作成效显著。实验小学引领“+校”王寮小学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东区小学引领“+校”笃祜小学剪纸社团特色鲜明;频阳小学教育联合体培养省级教学能手4名,引领觅子小学创建为省级素质教育暨教育质量提升优秀学校;莲湖学校“+校”曹村中心小学“1+3”全景式劳动教育,工作经验在省级平台推送。陕压、庄里小学“一长多校”成效显著,分校呈现“三变三融合”可喜局面,深受群众认可,成为当地优质学校。

2.发挥名校长带头人作用,共建共享,培养一批积极向上的知名校长。“名校长+”发展共同体,以输出“名校长”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和先进管理经验为核心,以全面提升中小学校长队伍素质为目的,通过集中研修、结对帮扶等举措,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培训、教育教学管理研讨、学校文化共建等活动。“刘海涛校长”发展共同体引领曹村中学形成“苦干精神”的“白杨文化”,《白杨精神与曹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师报》约稿。“山飞雪校长”发展共同体依托校本资源,构建红色育人校本课程体系,引领“+校长”杜妮在和平小学打造红色好课堂;“杨亮校长”发展共同体开展课后服务观摩、分享、寻访系列活动,带领联合体学校全面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念萍芳校长”发展共同体带领成员校开展“作业布置大家谈”活动9期,助力“+校”落实“双减”政策。

3.发挥名师领头雁作用,互融共进,锻造一支业务精湛的优秀团队。县级“名师+”研修共同体按照“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的工作思路,推动研修共同体按照“四原则、三目标、四任务”的工作样态,聚焦课堂、重视科研、关注学生、追求质量、实效推进。“名师+”研修共同体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研修思路,立足教学实践,相互沟通融合,共同研修推进,研修共同体工作成效明显。张新宽老师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知识讲座、马红老师的“快乐阅读吧”、季晓丽老师的县内外送教、肖怡老师的学生多元化评价、赵晓锋老师的户外红色区域游戏课程、马晓红老师的专业书籍阅读分享、樊巧慧老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等专业性、实践性、引领性强,惠及教师5000余人。2022年,培养市级教学能手31名,选送省级教学能手12名,推出全国虚拟实验教学“培训师”1名。现有首席行业专家1人、市级拔尖人才6人、县级拔尖人才15人、特级教师20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796人。

三、谋篇布局,为“三名+”建设描绘美好愿景

1.实施红色育人传承工程,拓展“三名+”建设新外延。结合地域特色,充分发挥“红色根脉”独特优势,引领名校、名校长、名师争当育人先锋,积极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打造好“红色课堂”,构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团结和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凝聚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和共同愿景,进一步拓宽“三名+”建设覆盖面。

2.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工程,赋予“三名+”建设新动能。建立健全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特别是名校长和名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格,每年表彰300名最美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教育美誉度,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为“三名+”建设取得新成效添火加力,赋能造势。

3.实施队伍量质齐升工程,开辟“三名+”建设新阵地。深化教师评价改革,坚决破“五唯”,探索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多元参与的评价办法,引导广大教师恪守职业道德、潜心教书育人。鼓励学校引进省内外一流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加强与省内外名校及知名高校的深层次合作,大力培育名校、名校长、名教师。实施“三支队伍”全员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教育创新、教学改革,打造一批综合实力强、办学特色鲜明、有影响力的重点名校。

4.实施办学品质提升工程,增添“三名+”建设新举措。建立“省级示范园+”工作机制,带动乡村薄弱园协同发展,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发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达标校示范引领作用,缩小办学差距,提高办学品位。通过与域外名校合作,加快普通高中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智慧教育融合应用样板校。发挥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名师+”作用,助推特色化发展,提升办学品质。

风正劲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此次推进会在富平成功召开,既是对我们的鼓励,更是鞭策。我们将以次会议为契机,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用好“三名+”这个有效抓手,实施“三支队伍”高质量培训,系统谋划、持续发力、梯次推进,努力让校园成为最美的地方、让教师成为最美的群体、让学生成为最美的希望、让教育成为最美的力量,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内拓外展 多元赋能提质量

强己助人 名校融合共发展

富平县迤山中学 赵和平

自2021年4月富平县教育局强力推进“三名+”工作以来,八秩名校迤山中学和百年名校立诚中学结成“名校+”发展共同体,我们本着“文化精神引领、内涵方法提升、成熟经验辐射”的工作理念,着力搭建“管理层探索交流”平台,制定“名校+”三年发展计划,精心打造“文化涵养品格”校园文化体系和“名师强基赋能”专业教师队伍,以此两大抓手,开起了“迤山立诚”名校+共同体发展格局。通过一年来的实践,现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实现了预期目标。

一、探索与发现

“名校+”共同体成立之初,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历史名校迤山中学到底“名”在哪里?值得兄弟学校学习的精神内核是什么?这些问题引发了迤山中学领导班子的深刻思考。我们详细研究了迤山中学的校史,有这么几个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首任校长汝筱荀资助了家境贫寒的严木三上了三原师范学校。严木三担任立诚中学校长期间又资助和引导了学生习仲勋革命老前辈和前国民党秘书长陈建中,九二共识就是这俩位富平老乡谈判并起草的。迤山中学教师鲁建荣舍身勇救溺水学生的故事成为感动富平的一座丰碑。英语教师王维耀为高烧学生方某治病,悉心照顾患出血热学生张某,其师生谊胜似父子情等等。这几位受资助的学生最终都在我校校史馆的名人墙上。这些教师也成为迤山的标杆,熠熠生辉,彰显着迤山力量。把这些朴实的故事进行系统梳理,不难发现有一条“因有良师引导,学生才化石成玉”的规律。于是“迤山之石皆为玉”便成为迤山中学的精神内核。八十年来这种精神已经渗透到迤山人的血液里,这种渗透并非单一的口口相传,最主要的是身边事感染身边人的潜移默化,是代代相传,延绵不绝。

百年立诚是爱国将领胡景翼将军创建的,严木三也曾担任过立诚校长。其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培养的学生更是名流如云。

通过对两校历史的探索,不难发现,无论是过去的辉煌还是现在的闻名,都有一种高贵而又朴实的精神在涵养着校园文化,无论是要继续保持名校身份还是要走向更为辉煌的名校,即就是要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这种精神支撑!

二、规划与行动

有了对名校的深刻认识,开展“名校+”工作的中心任务,保持、发展与辐射、引领便有了两条明晰的主线:一是打造好学校丰富而又深厚的精神文化,一是不断创新教研教改和教学的管理方式与教学方法,其中精神文化的传承既有教师层面的又有学生层面的。

迤山立诚名校+共同体成立以来,为了实现全方位的深度融合,我们创建了领导班子、班主任队伍、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师队伍的三级交流平台,其形式为线上线下。内容涉及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班会设计、学生管理、备课组活动等等。努力做到问题及时会诊、资源随时共享。

(一)集思广益,拓宽视野

迤山立诚教育联合体建立了校级班子定期交流、遇到突出问题随时协商的工作模式。在此机制下,我们共同勾勒出两校的文化主线、三年的教学规划、三年的德育工作方案。其中立诚红色校园文化享誉渭北,两校共同研发的班级“热练”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已经显示出非常明显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夯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两校本着把生活引入课堂、把案例引入课堂、把育人素材引入课堂的思路,把说教式的主题班会改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推动每项工作时,各级领导亲临一线、共同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面对新高考,两校立足校情积极探讨12种选课方式的可行性方案,面对教师的学科结构性缺员问题,两校采取个别学科教师走校的形式,以达成师资共享、学科互补,从而开足开齐“选课套餐”方式。面对个别冷门选课方式、学生人数太少的情况,我们初步达成学生整体搬迁的形式。这样既满足学生需求,又不会造成教师资源的闲置。这些虽然只是备选预案,但在新高考的形势下,我们积极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名校+共同体的优势作用,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二)多措并举,成果颇丰

1、校园文化特色鲜明。迤山中学的迤山石、柏树林、义安亭、醒钟、校友厅、静心湖等,立诚中学的校友习仲勋、民族英雄胡景翼等,两校都有着丰富而厚重的精神内涵,红色基因厚重,两校校史文化的交融就是对师生的教育洗礼。共同开展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庆祝活动、开展校园宣讲活动。在交流中真切感受胡景翼将军、习仲勋同志等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领会严木三先生的教育情怀。两校学生亲切交流、互赠礼物,真正做到了德育理念互补、资源文化共享。

2、激情教育激发活力。共同体以迤山中学的激情教育为基础,立足主题班会,努力打造“激情早操、激情晨晚读、激情课堂、激情生活”,使学生积极向上充满朝气,教师乐观向上精神饱满。

3、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三名+”学校积极开展课堂提质增效专题研究、示范课展示评析、主题班会专题研究。其中课堂教学研究均有突破:迤山中学的“六化一体”课堂模式注重思维发展,高效实用,“素材型”主题班会启人心智,激扬斗志;立诚中学的“一体两翼三步四层”课堂逻辑严密、紧凑高效。通过一年来的实际运行,效果显著,教师上课、学生听课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本学期共同体组织赛教活动三轮次,参与赛教教师25人,听、评课教师500余人次。

4、名师引领成果显著。充分发挥“三名+”建设工作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以共同体的学科带头人为主体,通过学科研讨、示范交流、专题研讨等方式,引领广大教师强化学习、深化实践、优化示范,辐射带动教师500多人。特别是2022年高考结束后的“说高考卷”交流活动,收效喜人。

共同体现有一个省级名师共同体、三个省级教学能手工作站、一个劳模工作室、13个校级名师共同体。教育共同体以此为抓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在共同体内进行各类教学研究,指导青年教师备课、磨课、上课。从培养本组、本校、本共同体内名师做起,逐步扩大名师队伍。两年来,共同体内11名教师荣获吉祥坊体育 教学能手。2021年,英语组陈利老师荣获省级科学能手。2022年,历史组栾晓丽老师获得省级教学能手。共同体市级课题立项19项,结题11项,省级课题申报2项,立项1项。目前教育共同体正在共同策划,积极筹备2023届毕业班教师高考真题研讨会,将教研活动的实效向更广范围辐射。

三、展望与期盼

“名校+”重在交流,通过交流实现从了解到融合,再到共同发展,这需要各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交流。在今后的共同体发展过程中,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素材型德育主题班会、新高考模式等工作重点,积极探索新的交流方式,探寻新的合作途径,充分挖掘两校特点,用相互交流凝聚思想共识,用主题活动促进务实共进,以高效课堂专题研讨推进重点突破,以专业引领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实现校际深度融合、资源共享的目标,既尊重和发扬各自特色,和而不同,又能最大发挥共同体的“共同”之处,真正做到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将共同体打造成名校合作的样板和典范,助力富平教育走向新辉煌。

育人百年事,得失寸心知。面对扑面而来的教育改革和高考变化,我们深知独木难成林的道理。独行虽快,众行更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教育共同体内部协作,更加细化共同体合作内容,不断探索“三名+”活动方式,创新工作思路,扎扎实实推进迤山立诚共同体向前发展,使共同体工作更加系统化、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彰显迤山中学的名校担当和引领作用,为全县乃至全市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凝聚共识谋发展 砥砺前行续新篇

富平县庄里镇觅子小学 李军良

觅子小学地处富平县城西约30公里的庄里试验区,学校始建于1923年,距今已有近百年建校历史,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学校学生生源主要以觅子村辖区村组的群众子女、辖区内企业、厂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其中留守儿童占比较多。经过一代又一代觅小教育人的不断努力,校园环境面貌及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发展不断向好。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宏伟蓝图的设计颁布,我们发现滞后的教育理念、陈旧的管理方法及薄弱的师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期待,学校该如何发展提升,教育“瓶颈”该如何突破,这些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问题成为学校发展之困惑。2021年4月,以“名校+”“名校长+”“名师+”的“三名+”建设工作在我县开始全面实施,对我们来说是如沐春风,如淋甘露。我们学校有幸成为频阳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成员校之一,我本人也加入频阳小学校长念萍芳“名校长+”发展共同体,同时我的小学数学“名师+”研修共同体也开始招兵买马,广纳贤才。“三名+”建设工作实施一年多来,我们在学校管理、校长能力、教师成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的收获与感悟,今天借此会议和大家交流分享,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一、“名校+”的办学理念给予全新的管理理念与发展模式——用情治校,用爱育人

我们常说,学校要发展,制度很关键,理念很重要,尤其是近两年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可以说在新时代改革背景下步履维艰,我们学校地理位置特殊,周围都是经济工业园区,大部分村民面临拆迁后搬家,生源群体数量减少,加之师资是以前初中合并,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发展如何定位?

自加入频阳小学“名校+”教育联合体后,我们联合体内每周都有交流研讨活动。在2021年5月的一次周交流例会上,我把学校目前的发展困惑和联合体内各成员校校长交流后,让大家帮忙出主意。念萍芳校长提出去我们学校看一看,和我们班子成员谈一谈,客观了解一下我们实际现状,连续三周的莅临指导、交流,和我们班子成员一起探讨、研究,对学校发展进行定位——用情治校,用爱育人。我们选派班子中层去频阳小学跟岗学习,去渭南经开区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发展规划,内化实际行动,有效落地生根。一年来,学生在我行为习惯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管理团队“用情治校,用心服务”的管理理念得到加强;教师团队的“以情育人,用心教书”的育人理念得到体现,“我是觅小人、做好觅小事、我与觅小荣”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体现,大家干事劲头足了,校园活动如火如荼,师生面貌焕然一新,校园充满活力。质量提升、校园文化、社团活动、两节一会等方面都有了成绩,有了收获,大家看到了成长与进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顺利通过陕西省教育督导评估“316工程”素质教育及质量提升优秀学校。

二、“名校长+”的治学思想赋予校长管理工作思考与启示——以制做事,以文化人

好校长是一所好学校;千里马虽好,还需伯乐。在加入发展共同体的一年多时间,作为学校的负责人,也可能是初任学校管理者,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深感学校日常事务的艰辛与冗杂,教学质量、内涵提升、队伍建设、学生常规管理、硬件设施添置及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周边环境整合、协调家长、教师之间的关系,处理临时突发性事件,再加上平时开会学习,确实感觉责任重大,从不敢怠慢,唯有时刻提醒自己时时小心,事事精心,努力把工作干好。有时在自己遇到这些困惑时,总会和念萍芳校长这位知心大姐去交流、去倾诉,念大姐总是不厌其烦帮助、指导,一次、两次,在多次和念校长的沟通交流中,念校长那种的人格魅力、管理思维、思想漫润,使我在悄无声息中慢慢思考与成长:加强班子建设、强化工作职能、落实目标责任、重构管理体系、盘活运行机制、修订完善制度,这些学校管理方面的治学思想开始落地生根,逐见成效。我们提出“以制做事,以文化人,用情治校,用爱育人”的学校管理理念,发挥个人优势,以质量提升为主线,教学改革为抓手,以教研教改促落实,提升教学技能,提升教师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规范、发展、提升、突破、超越等优秀的治学思想在念校长的指导下慢慢落地有声,在念校长的指导下,本人两次的县局大会交流发言就是在念校长的不断鼓励帮助下进行的,反响很好。可以说这一年多来,自己在校长这个岗位角色上中收获与成长了很多。

三、“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教师素养提升与专业成长——示范引领,共同提升

学校的发展一定是人的发展,在一所学校中教师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办学水平高低。近一年多来,我们学校在联合体的帮助引领下,紧紧抓住联合体内的3个“名师+”研修共同体,凭借以“团队引领、自我孵化”为培养目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名师送教”、“名师送培”等“名”带“名”的活动方式,在课堂教学、交流研讨、读书分享、课题研究等层面,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实现我们兵教兵、兵练兵,以点带面,组建和培养我们学校自己本土的各学科优秀骨干教师团队。从20年春季学期开始,我们在联合体指导与帮助下坚持开展“仿教能赛教模式”的教师课堂教学微课大赛活动(已举办了三届),极大的锻炼了教师教研专业化成长。去年我们学校培养市级教学能手1名,县级骨干教师5名;在今年的教能赛教比赛中,我们联合体共有5名教师顺利通过市级教学能手赛教,4名教师(我校两名)被推荐参加省教学能手赛教活动,成绩优异。

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我们也参观学校频阳小学学生素质教育的先进做法,在我们体音美师资薄弱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造血功能,挖掘培养本土教师,借助联合体内教师走教支教,开展学生全员参与的学生社团,开发学校校本课间操,开展学生三跳项目的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及运动会,举办校园艺术节等活动,初步探索我们学校“课堂+社团+活动”的学科教学模式,不断壮大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团队,不断强化三支队伍建设,让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不断地为乡村教育去点亮希望之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名+”建设工作的全面实施,可以说是点燃了我们乡村学校发展的希望之火,照亮了我们乡村教育发展之路。在“名校+”“名校长+”“名师+”的带动引领下,我们的学生阳光自信,我们的教师激情满怀,我们的校园活力四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我们的办学特色逐步凸显,也可以说是我们距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又迈进了一大步。今后我们将会在“三名+”建设工作指引下,在频阳小学教育联合体帮助引领下,继续打造特色品牌,实现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以书为介 薪火相传

富平县教师发展中心 徐 娟

2021年4月,富平县“三名+”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我被命名为“名师+”共同体主持人。我开始思考:我名在哪里?我的共同体要干什么?5年前我刚走上教研员岗位时,恰逢教育局大力推进课外阅读教育之际,这成了我走上专业儿童阅读学习之路的契机。我的业余时间几乎在读书、观课、听报告中度过,取得了专业机构颁发的“儿童阅读指导师”资格证书,并进行了一些课外阅读课程的实践探索。于是,我决定把课外阅读课程研究作为共同体的主攻方向。共同体是一个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把“我”的发展变成了“我们”的发展,主持人与成员之间应该是双向奔赴,因此,我们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在全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体系中选拔了教学能力强、真正热爱阅读的10名教师组成团队,其中市级教学能手3名、县级学科带头人4名、教学新秀3名。一年来,共同体秉承“一事精致,足以动人”的基本理念;致力于“课外阅读课程”这一项目研修;遵循“研究提升、引领示范、辐射推广、智慧分享”的行动路径;追求“解决一个学科难题、打造一支专业队伍、带动一批教师成长”的工作目标。

一、问道取经,众行致远

“专业的阅读就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我为成员开书单,买书籍,组织开展每月一次的读书汇报活动,以阅读丰厚积淀。一年下来,我们阅读了《儿童读写三十讲》《阅读的力量》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教育著作8本,对“阅读力就是学习力”“语言的学习,是以输入量为前提的”等教育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阅读的推广需要专业课程的支撑”。共同体在东南教科院网络平台购买了王文丽、李怀远等全国名师的课外阅读课程,开展课例研究。我们观摩、剖析名师优质课20余节,逐步了解了课外阅读的课程类型、设计理念、实施策略,提炼出了“优质阅读课程”三要素。在此基础上,开展童书研读活动。我们从文本解读、主题分析、课程设计三方面对《亲爱的汉修先生》《特别的女生萨哈拉》等经典童书进行研磨,提升了教学“内功”,为后期的课程实践奠定了基础。

二、行为知始,知为行成

共同体频阳小学、陕压小学两所“名校+”教育联合体作为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其优质的阅读环境、资源,联合发力,开展阅读课程教学实践,形成了“三培养一带动”的工作模式:即重点培养共同体成员、着力培养基地校骨干教师、助力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带动全县课外阅读水平整体提升。

我们坚持每周五上午的教研日活动,主题为课外阅读课程观摩研讨。内容分为“课前预热、课堂展示、观课议课、课后反刍”四部曲。“课前预热”,指授课成员每周三将教学设计及设计理念分享到工作群,其他成员提前分析判断,带着思考走进教研场;“课后反刍”指每位成员对课堂录像记录进行“反刍”,不断完善自身教学行为。我们先后进行了绘本阅读、整本书导读、晨诵、读写绘、整本书阅读与创意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实践。成员间相互示范指导、鼓励带动,既实现了课外阅读教学的提升、突破,又逐渐打破了课内外阅读的壁垒,使课内、课外阅读相得益彰、融会贯通。比如:绘本创意读写课大大开阔了学生课内写作思路;整本书导读课促进了教师文本解读和大问题设计能力的提升。课程实践,让我们拥有了教学智慧,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成员中,2人荣获富平县最美教师称号;2人荣获学科带头人称号;1名教学新秀晋升为县级教学能手;2人晋升为高级教师;承担县级送教下乡任务10人次;在县级送教活动中承担点评、指导任务15人次;10多篇论文、课例获各级教学成果奖。

辐射是共同体的重要任务。我们精心研磨精品课例,反思总结形成经验,积极分享推广。推广形式多样,覆盖城乡,惠及10多所学校。2人在吉祥坊体育 “名师引领行动”中出色完成送教任务;成员上县级示范课20余节;开展《如何推动乡村儿童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等专题培训9次;多次开展送教送培、共同体联合教研活动;在世界读书日,为乡村儿童赠书送课2次;成员的课程设计、教学反思、班级共读经验在共同体公众号发表30余次。

在推广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自己有收获有成长,也遇到了很多尺码相同的阅读教育践行者,被感动被激励。

【案例】

我县偏远乡村底店小学的刘业文老师,教龄仅4年。工作第一年就开始带一年级学生大量课外阅读。这里经济相对落后,班里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占一半以上,刘老师的课外阅读实践遇到了很多困难,甚至家长的投诉,但刘老师凭着对阅读的坚定信念,化解了家长不理解、买书难等问题。坚持4年的阅读,学生的阅读、写作都越来越好,作文在《富平教育》专刊发表,这就是阅读的力量。共同体也及时为刘老师搭建平台,她的班级共读经验通过专题讲座和公众号平台推广分享。

共同体课外阅读课程的大力推广,使学校阅读教育与阅读课程融合共进,在全县逐步形成了“课程奠基,活动升华”的阅读教育体系。频阳小学坚持每周开设3节午读课,定期进行教师阅读指导课展示及书香少年、书香家庭评选活动。15名学生在富平县科技之春主题征文活动中,荣获“科普图书阅读小明星”称号。陕压小学实施“3+X”整本书阅读模式,淡村仲勋学校构建校本“四+”阅读课程体系(晨读+、午诵+、暮省+、美育+),三所学校均荣获读书育人特色学校。

③我撰写的阅读经验总结《儿童课外阅读十问十答》在富平教育微平台发表并被大量转发,反响良好。2021年11月,我受富平融媒体中心《新父母学堂》栏目组邀请,作为主嘉宾,与广大家长分享亲子阅读心得,助力富平形成亲子阅读、全民阅读新风尚。

三、且行且思,未来可期

在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的行政推动和政策支持下,全县“名师+”共同体运行良好,名师主持人之间经常交流碰撞,让我们也有了新的思考和规划。

坚持自主学习,让名师名副其实。主持人是共同体的掌舵者,在新课标背景下,亟须养成主动学习和自我反思的习惯,逐步形成自己的学科专长和教学主张,努力实现“成为一名专家,带动一门学科,引领一个团队,辐射一个区域,结出一批成果的工作目标。

整合名师力量,探索运行新模式。在我县三级教研体系”背景下,我们下一步要探索实践“1+X+N+n的链条式运行模式,“1”为县级学科教研中心,由专职、兼职教研员和部分有教学主张、有影响力的名师组成,主要负责确定各学科研究主题和研修项目的系统化设计;“X为县级“名师+”研修共同体,在学科教研中心统筹安排下带领N个校级“名师+”研修共同体”一起开展研修活动,最终促进更多n名一线教师专业成长,实现从主持人的一枝独秀,到更多人的万紫千红。

借力互联网,建设网络资源库。为一线教师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也是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任务。各共同体要打磨精品课例、优秀作业设计、微课等优质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建立学科资源库。取得突出成果的共同体可借鉴访谈类电视节目,用网络直播形式与一线教师面对面分享成果、互动答疑,促进教研活动专题化、系统化、成果化。

名师共同体是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利己利师利生,我们坚信:有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科学的顶层设计,有了一批主持人的使命担当和团结协作,名师共同体一定会成为“名师”培养的“孵化器”,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区域教育均衡的“催化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曹晓莉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