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新闻>> 市局教育要闻

市局教育要闻

在摸索中实践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创新 ——“三名+”建设的北关中学行动专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教师工作科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5日 09:06:48 点击数:4 次 字体:

“三名+”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澄城县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名校、名校长、名师的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优质均衡、共同提高的发展目标,以建设“三名+”工作体系为载体,合作办学、捆绑考核,促进区域教育城乡均衡优质发展。

现就澄城县北关中学“三名+”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及后期规划予以专刊呈现,以供相互借鉴,创新工作思路,扩展实施途径,坚定不移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道路。

【澄城县北关中学

北关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省级示范初中,建校于1978年,现有55个教学班,2600多名学生,335名教职工。自全市“三名+”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共承担市县两级“三名+”建设项目3大类12个,其中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1个、“名校长+”发展共同体1个、“名师+”研修共同体1个,县级“名师+”研修共同体9个。北关中学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新时代教育发展方面的核心理念和经验做法为抓手,以提高共同体管理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通过健全组织、形成机制、强化措施,不断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探索与创新,“三名+”建设思路明确

“三名+”怎样运作,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这都需要最初的顶层设计。为了使活动有效开展,确保从校长到中层,再到一线教师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北关中学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和广大教师座谈交流、寻找路径,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北关中学借助域内外力量,结成组织、整合资源,常态进行能量交换、智慧共筹,形成了“诚-融-共”的发展理念,创新建立了“三三四五”发展模式,即:“三”以“名校+”建设为统领,以“名校长+”建设为抓手,以“名师+”建设为依托,将“名校+”“名校长+”“名师+”系统思考,统筹推进。“三”构建“学习—帮扶—迁移”的一体化阶梯式发展体系,①基于学校成长—北关中学与域外教育联合体(互动式“外+”);②基于县域均衡帮扶责任—北关中学与域内教育联合体(合作式“下+”);③基于办学经验移植的深度联合—北关中学庄头镇分校(合并式“下+”)。“四”聚焦学校内涵突破(学校文化)、中层培养(管理效能)、教师培训(师资力量)、学情调研(学生成长)四个着力点。“五”以理论学习、入校调研、菜单送培、主题研讨、成果展示五种方式。

二、执行与落地,“三名+”建设如火如荼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确保“三名+”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以树立教师专业理想为突破口,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突出问题为导向,以课堂研究为阵地,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助推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扩大“名校+”覆盖面。①互动式“外+”。

“外+”方式是激活学校办学活力的有效途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同理阅千校而明教育至理。澄城县北关中学学校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神木实验学校、江苏省镇江市宜城中学互派交流,并与市域内的吉祥坊体育 初级中学、潼关县城关第二初级中学、合阳县城关中学等11所初中学校组成教育联合体,通过入校观摩、经验分享、主题研讨、同课异构、管理难题的深度研讨等方式强化校际合作,相互汲取实用、实效的办学经验,实现细节优化。②合作式“下+”。基于县域均衡帮扶责任,北关中学与域内的北关中学庄头分校、刘家洼学校、醍醐学校组成教育联合体。不同学校因为规模、服务对象的特点都有着各自不同实际情况,这些构成中国农村不同的教育样态。组织定期以入校调研、管理问题的探讨、“点单”送培等形式,开展中层培养和教师培训,是帮扶也是教育实践的体验,教育见识的丰富。③合并式“下+”。县教育局探索实施集团化办学,将原庄头镇初级中学调整为北关中学分校,同一法人,分校执行,做到教学同步、测评统一、调配判阅、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学校制度统一、工作标准统一、教师融合、学生融合。先从制度的统一,情感的接纳逐步过度到学校文化的融合。

(二)持续提高“名校长+”影响力。作为市级共同体的张玉芳“名校长+”发展共同体,依托“名校+”教育联合体,以“六八机制”落实各项任务。“六八机制”即:六种途径,建立“名校长+”的运行机制,实行一体化管理,加强师资调配,强化资源共享,促进特色总结,实行捆绑评价;八项任务,建立阵地,课题引领,学思结合,活动展示,分享交流,成果凝练,示范带动,任务驱动。同时,学校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领共同体成员校,常态开展学习、观摩、研讨、交流,从教育终端着力,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学校还依托 “琢玉”教学节的校长论坛,就教育热点、难点进行经过深度思考后的交流。今年,来自不同县市7所学校9个科目20位老师开展同课异构,27名校长参与的校长论坛精彩纷呈,达到了相互交流、共同提升目的。

(三)不断提升“名师+”参与率。依据澄城县《关于“三名+”建设指导意见》,北关中学市县两级10个“名师+”研修共同体,“名师+”研修共同体以“10+X”为工作策略,重点突破、分项达标。“10+X”策略即:一个能手,一项课题,一篇论文,一次研讨活动,一个共享平台,一节示范课,一节微课,一次送教活动,一场报告,一本专著。

通过不同层级的“名师+”研修共同体,层层带动孵化(一个市级“名师+”研修共同体带动十名县级骨干教师,一个县级“名师+”研修共同体带动十个校级骨干教师),通过名使一批省市名师、学带、能手的思想、理念与教法得以升华与推广,从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到工作作风全方位带动、一生二、二生三地培养一支支积极向上,矢志于教育事业的高水平、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从而提升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启示与思考,“三名+”建设方兴未艾

“三名+”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借助于完善的组织体系、常态化工作机制和强有力的措施,北关中学发生了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节一活动”带动学校各项工作走向更高、更好、更强。“一节”即 “琢玉”教学节。“琢玉”教学节是北关中学为“三名+”搭建的交流重要平台,是学校“琢玉”特色工作的重要组成。两届“琢玉”教学节以校长论坛、班主任论坛、同课异构和主题论坛的形式会四方教育同仁,来自省域内外专家同仁200余人次进思想分享、智慧碰撞、情感的交融。“一活动”即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每年下半年学校举行一次共同体间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学校邀请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曹晓莉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