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缤纷校园>> 师德典型

师德典型

记临渭区下邽镇第二初级中学教师周智远援教——两次援藏支教 爱洒雪域高原

来源:吉祥坊体育 教育局教师工作科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4日 17:08:23 点击数:1876 次 字体:

西藏是一个令人向往而又神圣的地方,提起它,湛蓝的天空、壮美的雪山、辽阔的草原……一幅幅美景瞬间在脑海里翩然起舞。

周智远是临渭区下邽镇第二初级中学的政治教师,1981年出生,两次援藏支教,令他最难忘的是藏区孩子们天真淳朴的面孔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时光回到4年前,2015年10月,为响应国家“三区支教”的号召,周智远坐上了开往西藏的火车,目的地是西藏阿里地区高级中学。

初到西藏,恶劣的高原气候就给这个年轻气盛、铁骨铮铮的小伙来了个“下马威”。和他一起支教的老师有的发烧、有的因肺水肿住院,但他并没有一丝退缩。

“我出生在农村,毕业9年一直在农村从事教学工作,我早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这些是打不到我的!”周智远清楚,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坚定信心。

不到半月,周智远就适应了那里的特殊环境。他全身心投入政治教学工作,从了解学生、备课、讲课到学生作业的批阅、辅导以及考练,他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努力把内地课堂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到了现场教学中。

他准确把握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把课标、教参与课本有机结合,积极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以新型热点材料为背景,创新提问角度,拓展学习思路,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扎实的教学功底,新颖的教学设计,轻松的教学方式,赢得了同行的赞誉和学生们的欢迎。2016年7月,周智远完成支教任务,孩子们送来了洁白的哈达,写下了离别的祝福,依依不舍地拥抱、道别。“那一刻,我留下的心都有了!”周智远说。

回家,终于可以和亲人团聚了,应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情。但,支教一年间的所见所闻令他终生难忘,更使他的内心变得忧郁难安。

2016年8月,国家发出“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的号召,周智远主动请缨,做通工作,第一时间报了名。“选择再次援藏,是因为我忘不了阿里地区学生淳朴的面孔和求知的欲望”。

这次他去的是西藏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支教3年,担任过高一、二年级政治教师,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务。

西藏阿里地区高级中学办学条件薄弱,教学设施欠缺,师资力量不高,教学水平有限,高考上线率长年不到20%。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阿里地区行署2014年在拉萨市建设了西藏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教学硬件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把教学质量提上去、使教师队伍有提升是支教老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方面,周智远从学生开始,他讲授好课程内容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会求知、不断发展;在严格管理学生的同时,他经常在课余时间,来到校园、走进餐厅或宿舍,同他们谈家乡、谈生活、谈未来,在交流谈心中帮助他们解除烦恼、增强信心。

对于以母语为藏语的学生,使用汉语教学,教学难度可想而知。汉语基础差的学生,不认识字,理解不了词语,更别说句子了,学习的难度也会更大。周智远深知,要想教好专业学科,首先得教好汉语。他经常抽时间到各教室,帮助斯确旺姆、仁增南加、索南巴姆等学生提高汉语基础,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另一方面,周智远抓实教研促提高,多次承担援藏教师观摩课,参加拉萨市政治大教研活动,并组织政治组成员进行听课、评课、话题讨论等活动,努力提高整个团队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技能。对于年轻老师,周智远耐心地指导他们备课上课,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他所带领的一名西藏大学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取得了优异成绩。

辛苦付出换来了丰硕成绩。2016—2019年陕西省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正好对应建校以来的三届毕业生,他们的高考升学率都在95%以上。周智远也被评为优秀学科教师、师徒结对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教研组长、实习生优秀指导教师等殊荣。

两次援藏,四年时间,周智远克服了高原恶劣环境,克服了远离家乡亲人,克服了语言障碍等各种困难,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用真心真情、用点滴行动,用忠诚坚守、用过硬作风,赢得了师生们的尊重和爱戴,书写了一段平凡而又珍贵的人生经历。

周智远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在立德树人的事业中继续前行,以学生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渭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