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16024605/2018-002848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陕西日报 发文日期 2018-11-16
名 称 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 永续大秦岭绿水青山
文 号 主 题 词 生态环境 保卫 绿水青山
持之以恒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 永续大秦岭绿水青山
  秦岭,不仅是陕西的秦岭,更是中国的秦岭、世界的秦岭。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7年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它成为我国首部为一座山脉所进行的地方立法。该条例规范了秦岭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维护了秦岭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功能。然而,秦岭北麓的违建别墅不但严重破坏了秦岭生态,更从侧面考验着法规执行的力度。
  面对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统一,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从而为我们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现阶段,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要充分认识秦岭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确保持之以恒地保护好大秦岭。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为科学把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始终应是包含优美生态环境在内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可以说,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共融共生、和谐相处。我们务必要牢牢守住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加快推进秦岭区域生态修复,持续抓好生物多样性和饮用水源保护,依法严厉打击秦岭区域违法建设、偷排污染等环境违法行为,推进秦岭保护长效机制建设,持之以恒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
  保护秦岭生态环境,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陕西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大格局。对于秦岭存在的问题,应该树立起大局意识、长远意识和整体意识,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取得新进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保护秦岭生态环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北麓违规建别墅问题重要批示指示。治理过程切忌急功近利、因小失大,要做到不打折扣、不讲条件,不留死角、不存侥幸,深挖违规审批、监管缺失等问题根源。同时,必须摒弃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走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用优美的生态环境造福人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也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等丰富内涵。“人民”二字,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天,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等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环境发展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据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三秦百姓的生活质量,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是决不允许触碰的政治底线和生态红线。政府应建立完善秦岭保护制度体系,严格执行新修订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严守秦岭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秦岭沿线各段建设开发范围,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私采滥挖、乱排乱放等行为,坚决遏制秦岭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同时,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切工作都从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让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梦想成真。(作者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李安定)